第三十六章 思乡亦念卿(1)(1 / 2)

加入书签

谢骛清辗转南下。

        进广西时,有人带了封信和一个日记本、一块表给他。

        新的金表,在盒子里被她用红绳缠绕了几圈,想来是为了讨吉利。这是她的第一封家书,辗转两个月才送到他手里:

        清哥,

        今年雪多,后悔没在你走前,带你去太和殿。那里近年不大办典礼,杂草高,有雪时好看。不过从逊清皇帝走,已经有人开始清点宫里的东西。听闻秋天要建古物馆和图书馆。你晚些回来也好,那时就能进去看了。

        一个将军,要有好的表,怎么摔打都坏不掉的表,战机要紧,用饭也要紧。

        还要有个日记本,留给家人。另,百花深处的海棠,我带回家了。老伯说,任我处置。望你如海棠,归来后,任我处置。

        妹未未

        二月十六日

        信纸也有两张,第二张仅有一行字:

        家中生意多,每日忙不胜忙,对外人日也讲夜也讲,就不给你说了。另,如今推崇白话,你可以试试的,别有趣味。××××××

        谢骛清对着后边的几个叉叉,瞧了许久。

        最后还是一位军官给他解了困惑,那个中年军官也是陪他在南洋养过重伤的,在那边和一个女孩子谈过新式的恋爱,说是学生们喜欢用这个表示亲吻。

        “卑职仅是耳闻,第一次见到。”军官严肃地说。

        ……

        谢骛清折好信纸。

        以他对未未的了解,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

        谢骛清的驻地在山里。

        距驻地还有两小时路程时,车已难行,他徒步带白谨行和军官们沿山路前行,竟碰上二团参谋焦急赶出,带着一份紧急军报,准备送出去。

        军报内容简短:林东亲自带着主力七万兵力,已包围山林而来。

        二团参谋没想到谢骛清竟提前赶回来,一时不知是喜是忧。

        喜的是,少将军终于回来了,有救了;忧的是,少将军竟赶上了这次生死大劫。

        此战凶险非常。

        此处驻地只有七个团,不到一万五的兵力,幸而骨干军官都是精锐,全部来自于他过去在讲武堂的学生,算是谢骛清最嫡系的部下。

        谢骛清把军报留下,让参谋去山外发一份相同内容的新电报,通知附近的几个军阀,自己即将和林东一战。生死战。

        “他们会帮你?”白谨行问。

        “自然不会,”谢骛清答,“但会抢着善后。”

        他们会等着谢骛清和林东斗出个你死我活,再去收拾善后。

        谢骛清一个革命将领,没钱没油水没矿没鸦片,只有枪炮,落败了最多为他们补给武器,少个人干扰他们种鸦片。而南方军阀素来擅长和革命军今日合作、明日翻脸,从不觉得革命将领是什么大威胁。林东对他们的意义则大不同了,一旦林东落败,无论是兵还是府中财产、鸦片田,还有地盘都是大家要争抢的肥肉。

        谢骛清无法在明日歼灭林东的全部兵马。他须人善后,彻底断了林东的退路。

        谢骛清到了驻地,几个团长见到他都慌了,问他怎么回来了?

        这一仗的凶险大家都懂,见谢骛清闯入危局,不由着急。

        谢骛清没多说,带众人进了帐篷里,深夜点灯。

        一团团长给谢骛清讲了敌军几路兵的情况。有一个重点,对方带了一个炮兵营,有十八门火炮。而这里只有一个炮兵连,六门炮。

        “他们现在驻扎在哪里?”谢骛清问。

        “江对岸。”

        “林东是个小心的人,来了不熟悉的地方,必然会等着天亮再行军,”谢骛清带大家到铺在桌上的沙盘前,“天亮前,我们先渡江,抢一个先机。”

        “我给你三个团驻防,”谢骛清先对白谨行说,“牵住林东左翼的两万人,”他指沙盘一处山林,“不要正面迎敌,拖住他们。你带一团参谋走,他对那片山林最熟。那有瘴气林,想办法诱他们进去。”

        “还有毒气阵?”白谨行惊讶于南方打仗的方法多样。

        谢骛清笑了笑:“这次我们命好,山林瘴气每年在清明后起来,霜降落下去,现在正好用上了。”清明节刚过,瘴气正是起来的时候。

        谢骛清让人把全部防毒装备给白谨行。

        没清点装备前,白谨行还奇怪谢骛清为什么不撤兵,等到拿到防毒装备,懂了,全部装备也就够两个团用。

        后路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瘴气林。前路已被林东堵死,只能正面对战。

        “下午三时,你带着一个团撤回来,从背后突袭林东,”谢骛清手按住白谨行的肩,“日落前,我们或者一起死,或一起庆功。”

        白谨行笑:“我可不想和你一起死,你有想同你合葬的人,我也有我的。”

        谢骛清意外,瞧向他。

        白谨行在两年前就知道何未和谢骛清谈恋爱,而这位老兄的意中人,倒是从未说过。

        “大我十岁,在南京等我,”白谨行笑着说,“余下的,回来说。”

        谢骛清点头。他从手腕上摘下表,和白谨行对了时间。

        白谨行郑重敬礼,果断离开。

        谢骛清严肃回一军礼,看着他离去。

        他叫住要跟出去的一团参谋,轻声叮嘱,如果下午三点前正面对敌失败,炮兵连会发讯号。到时候让参谋拦着白谨行,不要回来救人:“带他和剩下的弟兄们从瘴气林走,如果防毒装备不够,还有几个小溶洞能藏几百人。”

        一团参谋领了军令,对着谢骛清敬了一个军礼,看了一眼自家一团团长,难过地走了。

        “看这依依不舍的,”二团团长笑嘲一团团长,“这是参谋啊,还是老婆啊。”

        “有没有句能听的话?”一团团长笑着骂了句。

        白谨行一走,谢骛清再无笑容,看其余部下。

        剩下四个团,一共八千人,须迎战林东的主力五万人。胜算至多五五开,这五成自信还是来自于这些受过现代军事化教育的中级军官。

        “现在是凌晨1点,十分钟后大家动身。凌晨六点,四团绕到这里,”谢骛清点着沙盘上江东的无人村落外,“包抄他们的右侧,给我拖住一万人。林骁你带三团,在六点,准时突击这里,拖住另一万人。”

        谢骛清最后道:“我带一团二团,渡江,正面迎敌。”

        众将领命,齐齐敬礼,离去。

        谢骛清戴上那块表,身边只剩下王堇。

        他从裤子口袋掏出两块包装未拆的军用压缩饼干,给了王堇一块:“战死可以,饿死就不值得了。”

        他身上常带的干粮就是这个和巧克力,吃不了太多东西,热量高,扛饿。

        王堇愣了愣,眼睛突然红了,他们今天前半段路坐车,山路太颠簸,这个小副官吐得不行,就没吃东西。他没想到,谢骛清全注意到了……

        谢骛清给自己倒了杯热水,让王堇去叫一二团的营连级军官都到帐外。

        他则在安静的帐篷里,打开那个还没来得及写一个字的日记本,找到钢笔,笔尖在白纸上停了许久,在想如何写。

        他平日谨慎,除了电报不喜写过多的字,一个人的字迹、措辞都能暴露出各种隐藏信息,所以谢骛清不喜欢写,不想给人太多了解自己的线索。

        他喝了口热水,以何未喜欢的白话形式,简单写下:

        四月十六日,林东一战前夜。山麓湿气重,正值雨季,恐明日渡江前有大雨,若涨水,影响渡江时间。清明刚过,这一战若能胜,也算能告慰往昔葬身山林的将士。

        谢骛清合上日记本,换上轻便的军装,检查好匕首,手|枪,走出了大帐。

        帐外,已站着几十个中级军官。

        谢骛清借着月色看每个营长、连长和参谋的面孔:“列位。今日一战,一团二团是主力。我们四千人,一个炮兵连,对方三万,一个炮兵营。”

        他严肃地看着众人:“各位都是军中最精锐,而面对的也是敌军最精锐。这是决定性的一战,胜,则可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军阀林东。败,则掩护我们的五个团,都要跟着一起死。一二团既是精锐,当为五个团的兄弟,拿下此战!”

        众人肃穆,一言不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