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我们沈家积善行德(2 / 2)

加入书签

        “若是国公爷说的与事实不符,此事,朕要治你欺君之罪。”

        话落,老沉的眼,瞥着沈群,“你可知晓,事情轻重?”

        沈群心里一肃,但他立即战战兢兢回道:

        “老臣不敢欺瞒陛下。此事,再真不过。”

        “朕疲了,此事,朕自会命人去查探。”

        说罢,不理会众朝臣,起身就走。

        李公公知道,老皇帝这是被沈群弄毛了,绷着脸,喊一句:“退潮。”人就脚步急促地跟在老皇帝身后离去。

        整个大殿之上,朝臣还没有退去,颇有许多人打趣沈群,说的是,沈大人啊,你这是后继有人了啊,想来英国公府繁盛百年不衰,这是十拿九稳了。

        类似这种调调的话,不少说。

        沈群虽年迈,虽在这朝堂数十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

        但他浸淫朝堂这几十年,绝不是白过的,能够如今这个年纪,却稳稳还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位,

        这位沈老太爷,可不像是别人眼中看到的那么中庸。

        若真是庸人,也不能在这风云跌宕的庙堂上,稳稳地坐着屁股下的椅子,活得有滋有味。

        徐如是圆滑,沈群就是老道。

        此刻大殿之上,旁人这些酸不拉几的话,他只清风云淡,笑着打哈哈,甭管旁人说什么,他都是笑着说“是啊,如今能够父子天伦,是我沈家积德行善”。

        “是先人们的德厚。”

        “拖了陛下的洪福啊,若不是陛下他不拘一格用人才,我那孙女一家子怎么有机会,从那山沟沟里走出来,走到这京都城里来。

        我这老不死的,又怎么有机会能够见着亲生子。”

        都是为官的人,怎么听不出来这老货打的太极,偏这老货太极耍得好,顺带马屁还拍的光光响。

        再有怼沈群狠一点的人,沈群就说:“多亏了我沈家先祖积德行善,否则怎么会好事成双?

        不光是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流落在外的孙子孙女,各个都是出色的。

        往后啊,我沈家要更加的行善积德。你们啊,也要学学我英国公府。”

        沈老太爷一脸的苦口婆心劝说众人,把围着他打趣他的那一众人,说得脸色一片黑,比锅底子还要黑。

        可不是?

        众人想起沈群那儿子连大山,连大山的名字不熟悉,但是连凤丫,连竹心的名字,哪一个挑出来都是响亮的很。

        一个是以平民之躯,获得帝王青睐,亲封赏为凤淮县主。

        一个是刚刚被赐翰林院编修的探花郎。

        翰林院编修官职不大,但撇去口不能言的缺陷,十一岁的探花,那可是前途不可预测!

        再看此刻这老东西洋洋得意的模样,众人有种想要把那张得意的笑脸打歪了的冲动。

        徐如探口气,这老王八蛋,真会占便宜,捡现成的!

        ……

        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愕然了。

        之词胡同,沈家

        沈家大老爷沈梁,他这几日病着,脸上脖子上,被那疯婆子抓的挠的都是指甲印,肩膀靠脖子处,还被生生咬掉一口,

        现下这个样子,沈群可没法早朝,别说早朝,更不敢走出去,太丢人现眼了。

        成日都在自己的书房里,他连自己和原配的卧房都没进,在他的书房里,临时搭了卧榻。

        沈大夫人倒是来看过几回了。

        此刻,沈大老爷沉默的坐在卧榻上,一身白色里衣,听完小厮的汇报,好半晌没有说话。

        小厮也不敢说话,又不敢走。

        如果那消息真的是真的,那大老爷的身份就变成二老爷了。

        虽然也是嫡出的,大老爷和二老爷的身份地位,那就是千差万别了。

        自古,三公九卿,爵位的传承,传嫡长子。

        书房外,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书房的门,豁地被推开:

        “老爷可听说了?”沈家大夫人额角汗淋漓,一双眼,露出焦色。

        沈梁望了过去,忽地眼底像是讽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