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 蜉蝣天地(十二)(1 / 2)

加入书签

第2612章  蜉蝣天地(十二)

事情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好在这么大个项目也不是说建就建的,光是设计图的敲定和修改就需要很长时间。

帕米拉、斯特兰奇和斯塔克都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徐尚气负责修改图纸,在席勒把彼得带过来之后,彼得也参与到了图纸的修订工作当中去。

法师们在辛勤的运原材料,虽然建筑的材质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既然要建温室,好的土壤和肥料是少不了的,他们先把这部分运了过来。

因为高度落差太大,原本平地起高楼的方案基本已经被否决了,然后他们又提出了数个方案,斯塔克认为干脆就把整个香巴拉包起来,内部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斯特兰奇觉得还是应该尊重村民的传统,哪怕内部材质变了,外观也应该尽量符合村子的风格,实在不行就拆成数十个小温室,伪装成村庄房屋。

徐尚气还是更多地考虑到现代建筑的思路以及有着天赋自带的基建改造基因,觉得这村子这么散落着也不是个办法,干脆就把村民全部迁移到一处,再想办法把山体内部掏空,做一个山内平原,什么建筑都比较好盖。

但是这些想法基本都没有落地可能,把香巴拉包起来,那游客看什么?怎么宣传营销?村民也不乐意自己头上顶个盖子。

拆分成那么多小温室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工作效率,也实现不了产业化种植,到最后还得是村民人工种植,脱贫致富是想也别想。

至于把山体掏空的大工程,先不说卡玛泰姬只拥有卡玛泰姬内部的领土权,还属于不完整的领土权,类似于各国大使馆,香巴拉的领土主权是属于中国的,中国肯定不可能让这帮法师搞这么大个活,这都属于改变地貌了。

最后还是帕米拉提出了一个几方都勉强同意的可能——催生世界树。

这也属于是万物之绿的拿手好戏了,  DC的地球上很多成千上百年的巨树都是万物之绿的化身,差不多可以算是万物之绿传教用的奇观,帕米拉当然也会这一手。

这样做的好处多多,因为虽然三个村子海拔跨越了两千米左右,但只要能在纵向上把它们连上,那两公里左右的距离其实也不算特别远。

问题在于建一条直愣愣的两公里的电梯太丑,哪怕隐藏在山体当中,村子在横向上也有一定的距离,到时候还是会弄的横枝蔓节,十分难看。

但是从这个词汇就能看出,天然就有一种生物,即使竖向和纵向有很多混乱的连通结构也不会被视为难看,那就是大树。

人们对于树的崇拜是有迹可循的,因为有树在的地方就意味着这里的水土风貌能够养育一方人民,夏尔巴人之所以能刚好找到一个气流交汇之处繁衍生息,不就是最开始看到了这与其他地方景致都不同的葱郁的绿色吗?

虽然三个村子都处于雪线之上,但在魔法的庇佑之下,这里也有植物,而在苍茫的雪景当中的一抹翠绿格外惹人怜惜,若能有一棵拔地而起的参天大树,那恐怕必定会成为令所有人类称道的奇观,旅游资源的事儿自然就不用愁了。

但这里毕竟是漫威,帕米拉的能力是用不了的,到底要怎么催生还得是法师们想办法,而这必定会是个麻烦事,可不是把树苗种在一起再拿骨粉狂点就行的。

卡玛泰姬的法师们几乎不会植物魔法,不然也不会种个藏红花都种得急头白脸的,正因为他们的魔法是问那些魔法生物借的,他们才格外不会种地,毕竟你也不能指望墨菲斯托和他们的下属搞什么农业文明。

据徐尚气了解,中国那边倒是有许多此类人才,甚至可以说中国的魔法师哪怕是不擅长种地,他也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能力擅长种地。

君不见,天气女巫手拿一本节气历,只要发现哪里没按照节气下雨,就迅速冲过去进行一些物理上的风调雨顺,火焰魔法师被逼的没招了,愣是给自己找个焚烧秸秆的长处,在中国魔法界流传着一句话,当魔法师,眼里得有活儿。

可是斯特兰奇就是梗着脖子不愿意求助,非得自己想办法,最后讨论来讨论去,还是马丁讨论出一种可能。

一般来说,和植物以及动物打交道的活都是一些先祖神来干,说白了就是萨满教,人类原始信仰当中才有司职这些的神。

席勒他们和埃及文明比较熟,于是他回了一趟自己的高塔,打算问问孔苏,农耕这两个字一出,孔苏立刻就精神起来了。

古埃及是这个世界上最早发展的农耕文明之一,尼罗河两侧肥沃的土壤孕育了极为强盛和绚烂的埃及文明,埃及的神界当中也有许多司职丰收的神,一听说用上他们了,马不停蹄地就赶过来了。

但是可惜,最近埃及神系过得不错,在人类迈入星际探索阶段后,非洲除了瓦坎达之外的其他国家算是彻底躺平摆烂了。

他们的科技水平想要奋起直追是不太可能了,出了一个瓦坎达也算是非洲这个人类文明老大哥对人类的贡献了,其他人已经在盘算着如果剩下的人类都进行星际移民了,地球留给自己就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