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1 / 2)

加入书签

黎斌去李军家里看他,得知他又住院了,便开着车到医院来看他。二人一见面,黎斌便笑了起来,故意调侃李军说:“你这是把医院当亲戚在走么?怎么又来了?”

        李军侧卧在床上,不敢笑得太大声,怕扯着伤口疼。更何况,他手上还扎针在输液,稍微活动下,针头便会刺到骨头,钻心的疼。他只好尽力忍住,缓缓说:“纯粹是自己作的吧。你怎么现在来了呢?”

        黎斌坐在床边,给他剥了几瓣儿橘子,递给他说:“就是来看看你。去你家,接过看到老太太忙前忙后,说你又到医院来了,这不很纳闷,只好来医院了。最近我又没出去自驾游,你不能出去,我跟陈小英就觉得不好玩。”

        李军努力翻翻身,说:“我这辈子估计没有可能再跟你们一起出去了。”

        二人聊了一会,房间另外两张床上,分别又进来了两位病人。李军看了一眼这俩人,分别是两位和他年纪差不多的难的。黎斌也瞅了瞅这俩人。只见这俩人全都面无表情,几乎像丧尸一般,也不言语,进房间后走到床边,便坐着面向窗户发呆。

        李军见黎斌坐在这里也很无聊,便说:“你最近不忙的话,帮我去做一件事吧。”

        黎斌问:“什么事?”

        李军清了清嗓子,说:“你还记得1986年的时候,我曾经在一个下大雨的晚上,被人追杀,匆匆忙忙跑进你家那次么?”

        黎斌点点头。

        李军继续说:“那天晚上,其实我去找林淑琴,本想送给她一样东西。这东西,就是一个写满情诗的日记本。我们之间,约定好,等我写好一本情诗,我就回东川找她。那时候我写好了,所以去找她,结果跟周学兵打了一架,又遇到下大雨,跟周学兵一起混的那些小弟,雨夜追杀我。我当时受伤了,带着这本日记本,匆匆逃跑,在下半城的时候,情急之下,把日记本给了一家火锅店老板帮我保存,说事情过后再回来拿。但是后面就一直没去拿。你这几天空了,去帮我把日记本取回来吧。”

        黎斌说:“都十几年过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

        李军说:“就是不知道了。这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心病。”

        黎斌说:“你把地址给我说声,我现在就过去帮你取。”

        李军便把地址写在一张纸上,递给黎斌,又大概说了那个店的具体位置,以及当时晚上的紧急情况。过了一会,他又说:“你仔细找一下,这事就拜托兄弟了。”

        黎斌收起地址,随即下楼开车往下半城赶

        。按照李军给的地址,黎斌到那附近转了一圈,没看到李军说的那个火锅店,他还问了一圈在那附近的清洁工,大家都没听说李军说的这家火锅店。

        黎斌觉得很奇怪,但又觉得很正常。奇怪的是,一家火锅店不可能那附近的人,都不知道吧?老居民也说不知道,那就奇怪了。觉得正常呢,是因为毕竟按照李军说的事情经过的话,都已经过去了快十二三年了。在东川,大街小巷遍地火锅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太正常不过了。

        问了一圈,仍然没问到。黎斌只好开车返回医院,他将寻找情况如实告诉李军,李军听完有些沮丧,兀自说道:“怎么会没有呢?怎么就找不到了呢?”

        黎斌说:“会不会这么久了,你没去找,对方以为不会再回去拿了,丢失了呢?又或者是我没有找到位置?要么等几天你身体好点,我再开车带你一起去找找?”

        李军说:“一定是没找对地方,我再三嘱咐了那老板,他不可能就这样弄丢了。”

        黎斌见他有些着急,当下便决定找机会再去找一下,一定尽可能想办法,满足李军这一意愿。将近中午,老太太提着一保温桶莲藕排骨汤过来了,黎斌便让了位置,让老太太张罗李军的午饭。

        李军心里想着那个笔记本可能丢失,一时间便没啥胃口,躺在床上目光呆滞。黎斌见他这样子,便当着老太太的面说:“军,赶紧把汤喝了吧。这汤闻起来好像,嬢嬢你这手艺,都快赶上我餐馆里的大厨了。”

        李军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才端起碗,慢慢喝汤。

        老太太听到被黎斌表扬,心里乐得像吃了蜜似的,笑着说:“小黎,你太会说话了。对了,小陈在忙么?你可不能老过这里来,小陈一个人也很辛苦的。”

        黎斌没说帮李军找日记本的事,这事也只有李军知道,他不想让老太太知道,以免担心,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说:“嬢嬢,陈小英喊我过来的,说没事多陪下军军,免得他一个人闲得慌。”

        老太太说:“这多不好意思的。哎,李军有你这样的好朋友,真是他的福气。”

        见李军吃完了,黎斌看老太太一个人在这里,担心扶不动李军,便问李军要不要去一趟厕所,他正好在这里,可以搭把手。李军说好。黎斌便把李军扶着去了厕所,等待的时候,他对李军说:“军,我准备过几天再去你说的这个位置去找下。你等我消息。”

        李军说好。

        过了两天,黎斌带着陈小英一起再去了李军说的这个地址。俩人

        专门找那种老头问,结合李军说的细枝末节的信息,问了大概一上午,还是没啥消息。好在俩人即将放弃的时候,路边有个在下半城做“棒棒”的说:“你们怎么不问问我?”

        这个“棒棒”,肩上背着一根楠竹扁担,扁担上缠着一副粗麻绳,坐在路边揽活。“棒棒”,在东川,有几百年的历史。东川本身是一个两江交汇的码头城市,以前货物在码头卸下来,需要有大力气的人帮着扛运,于是诞生了一批卖力气干活的工人,他们就是靠着一根楠竹扁担,一副副麻绳揽活,于是就被人唤作“棒棒”。

        黎斌大量了一眼这个棒棒,走过去蹲下来说了下情况。只见这个棒棒笑了笑,说:“你们这些城里人,一点生活常识都没得。这种打听人的事,问我们这种走街串巷的人噻!”

        黎斌也不跟棒棒计较,说:“那就请这位大哥帮帮忙。”

        棒棒看都不看黎斌一眼,伸出三根手指,闭口不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