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切终于要好起来了(2 / 2)

加入书签

    被砍死的士兵,无法再发出声音;砍伤的躺在地上发出低低地哀嚎声;马蹄声不停的从大皇子兵力的地方传来。

    勇亲王知道援军来了自知不能敌众,也知道今日的目的已经达成,发出撤军的命令便离开了。

    当梁梦知道消息时,厮杀已经结束了,大皇子,焦图寺站在我的对面,诉说着事情当时的经过,“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箭,勇亲王不符合日常行事的挑衅。”

    梁梦看着由老十老十三送来的奏报已经送到面前“恳请皇后娘娘为臣弟做主,焦图寺以下犯上砍伤勇亲王实乃对我轩辕王氏的蔑视,恳请娘娘将焦图寺治罪。”而且是以三位亲王的名义向她奏表的。

    “皇后娘娘,属下办事不力,还请娘娘恕罪。”

    “不是你办事不力是敌人太过狡猾了,既然你有张良计,那我也有我的过墙梯,”梁梦了然的笑着。

    在大皇子的眼里女人是柔弱的,是以色事人的,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大金王朝的皇后,他的母后是不一样的,她可以知道那个令他自愧才智不如的十叔心里在想什么,他第一次开始他对于皇位的犹豫,他真的可以带领大金王朝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吗?他不知不觉的思考着。

    “大皇子你怎么了?”梁梦看到大皇子两眼发直,完全走神了便开口问道。

    “母后儿臣没事。”大皇子回过神来回到。

    “本宫想这都是十弟的计谋,一箭二雕,即可以逼得二哥表态,也可以让我治罪焦图寺,这样的话必然寒了将士的心,降低我们的威信,你们看这奏表是三位亲王。”

    “母后是说恭亲王已经站在十叔他们那边。”大皇子急切地问道。

    “未必,昨晚二哥装病不表明态度,这就是他的态度,他想在此次皇位争夺中表示中立,因而此刻他定然不会公然的站在十叔那边,而这里的二哥署名是。”

    “是十叔假冒的。”

    “对,是假冒的。”

    “为什么那?”

    “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恭亲王架起来,使我们以为恭亲王已是老十的人,到时候恭亲王就不得不选择老十那边。”

    “没想到十皇叔能够如此阴狠。”大皇子一时气愤拳头撞击桌子发出剧烈的响声。

    “那我们可怎么办。”

    梁梦看像焦图寺。

    “母后不会真的要处置焦图寺吧。”

    “属下自知犯错让肃亲王得逞,属下甘愿受罚”。焦图寺单膝跪下。

    “不是,我们可以采取拖。”

    “拖。”

    “是的,只要拖几天等到皇位一定,就可以……”大皇子和焦图寺转危而喜。

    带大皇子和焦图寺走后,梁梦差人去宣恭亲王。

    恭亲王府内

    “王爷,不好了,宫里传来消息,说十王爷给皇后娘娘请求治罪焦图寺的奏表上有您的署名。”

    “什么,你说什么,有我的署名。”这个老十真是阴狠毒辣刚刚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恭亲王正拿起他的茶水,思考着自己该如何。

    “王爷,王爷,皇后娘娘传您进宫。”

    “啪”茶杯衰落在地茶水宣泄的流淌,“皇后娘娘此番召见我入宫定是为了我的署名而来,可恶的老十将我害惨了,不过按此时的兵力对比我若是支持十弟,那兵力可就有优胜了,皇后娘娘此次宣我入进宫想必就是让我不要站在十弟那边并借机拉拢让我表态罢了,旋即想到,皇后娘娘,是个后宫的女人,应该是个好对付的,只要我用气势恫吓住她,想必就可以了,”随后胸有成竹的吩咐人将自己的戎装拿来。

    偌大的议事厅,空空荡荡的,恭亲王一身戎装的端坐在椅子上,脚蹬长靴,身披战甲,阳光洒在甲片上,熠熠闪光,显得威风凛凛,配上他那久经上位的肃穆面孔,让人不敢接近。

    梁梦看到恭亲王竟然穿着戎装来了,这个人真是他竟然想吓住她,真是可恶,这个自大的男人,把女人想成什么了呀,真真可恶。

    先晾他一会,可恶。

    端坐在屋里的恭亲王,年龄已是六十岁的老人长时间的穿着这重量惊人的甲胄,额头也微微冒汗。

    皇后娘娘怎么还不来恭亲王心里疑惑到便问前来奉茶的宫女:“皇后娘娘什么时候来?”

    “回恭亲王的话,奴婢不知皇后娘娘什么时候会来。”显然恭亲王对宫女的话很是不满:“下去吧。”

    看来差不多了,对于志气满满的敌人当然要先让他泄气,之后才好对付。

    “皇后娘娘到。”

    “臣见过皇后娘娘。”

    “恭亲王请起,连日忙碌皇上丧仪之事,怠慢了,此次诏恭亲王前来是想询问恭亲王,对于两兵在你门口厮杀之事的看法。”

    恭亲王看到皇后从容,丝毫没有被自己的戎装吓到,看到情况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发展心下不由打起鼓来。

    “回皇后娘娘的话,焦图寺砍伤勇亲王是事实,我们轩辕家的奴才砍伤自己的主人就向狗咬伤自己的主人一样是不容原谅的事。”

    梁梦心下明白,恭亲王已经打算投靠十弟了

    “恭亲王说的是,咬伤主人的狗不能放过,可是背叛主人的狗也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进来主持皇上的丧仪,不禁回想起先皇时的事情,你说先皇的长子陪着先皇到处征战,美女财富地位都仅次于先皇,是先皇之下的第二人,先皇对他是何等信任,让他留守都城,行监国之事可他竟然在先皇征战的时候,行谋逆之举,最终身首异处。”

    “先皇的弟弟那是何等的富贵呀,却在打仗时公然不听先皇的命令,想要自立为王,最终被先皇处死。自古多少人因为不满足于现有的财富而身首异处,真的是感慨呀,哎呀我跟恭亲王说这些做甚,恭亲王如今已是花甲之年,想来是比我这一介妇人看的多懂得多,恭亲王定然不似这些俗人一般一样,定是可以明白财富不过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罢了,若是为了一时的欲望,而豁及子孙那就得不偿失了。您说是吗?”

    “皇后娘娘说的是。”

    是啊如今我已是六十岁的年纪,财富更是数不尽,地位我的儿子孙子也是两军将领,就算是老十登上皇位我的好处又会比现在好多少那。要说不服皇上,可他也已经逝去,人死如灯灭,往事也应随着人死也划上句号了。

    恭亲王精神不再是倨傲,额上不知不觉不满细汗,显示主人内心的波涛汹涌,逐渐垮塌下来变成一个只是白发苍苍老人的模样了。

    见此情形,梁梦便在纸上写下,恭亲王门口发生的士兵厮杀之事由恭亲王查清,对于献身的将士给予抚慰。对于勇亲王受伤一事赏白银五千两以示本宫安慰。对于刺伤勇亲王的焦图寺,则由二哥收压暂管,待查明事情真相之后在处置。恭亲王觉得如何。

    “微臣但凭娘娘做主。微臣定不负皇后娘娘的信任。”

    看着二哥退出的背影,梁梦知道他暂时不会在站在十弟一旁了。

    梁梦很开心她知道胜利的天平已经朝她的方向倾斜,生命终于不用受到威胁了。轻松的伸着自己的腰脸上带着开心的微笑。

    “娘娘你这动作太过轻浮了。”红玉在一旁担忧的说到。

    “母后,母后,你在哪里呀,女儿很久没有见到母后了。”

    长相可爱的女孩,在前面奔跑,后面的宫女匆忙的跟着不断的呼喊:“九公主,九公主您小心地下不要被磕到。”

    好不容易让现在的局面一路开花,放轻松的我早已叫了内务府的膳食现在正不管不顾的吃了起来。

    看见站在自己面前的小女孩,梁梦才回忆起这就是这个原主的女儿轩辕景寰,景寰在见到梁梦时就像我扑来,面对她的拥抱,她怀疑公主不应该是淑女的模样吗,怎么说扑过来就扑过来,太热情了呀,不过她真的长的好可爱。

    “母后似乎变得不一样了,之前的母后见到我的拥抱定会训斥儿臣没有规矩。”九公主认真到。

    “母后也是近日太忙而想念你了,忘了规矩,你用膳了吗,要不在吃点。”

    “儿臣已经用过膳食了。”

    “哦,红玉,把这些膳食撤下去吧,我也吃饱了。”

    “是。”红玉回到。

    怎么办,她没有和孩子相处的经验呀谁来救救我。

    只听见太监的声音响到:“贤妃娘娘,德妃娘娘到。”

    “恩人呀。”

    贤妃娘娘带着他的儿子十二岁的八皇子轩辕恒琨来了。

    德妃娘娘带着他的儿子十岁的九皇子轩辕恒禄来了。

    “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儿臣给皇后娘娘请安。”

    “快快请起。”

    “都是玩闹的时候,就让三个孩子出去玩吧。”

    “淑妃的病情好多了吗?”

    淑妃在听到殉葬的事情后,回到宫中就生病了,她作为一个无儿无女的妃子,在这个没有子嗣的女人就会殉葬的时代里,怎会不被吓病。

    这个时代的女人为何会被殉葬,宫里的宫殿就是那些,宫里所有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国库来支出,新皇登基,新的妃子就会进来,那这些先帝的女人就只能腾地方,你说不是有寺庙吗,皇上妃子所住的寺庙是不对外开放的,那就没有香火钱,国库不会支持银钱给这些先帝的女人,没有银钱来源的女人,在没有家里的支援,就只有等死了这也就是为何寺庙的妃子过的生活及其不好。

    不是殉葬,就是在过的不好的寺庙,其实本质就是钱不够呀,既然她来了这个时代那就会尽自己的能力改善这个情况的。

    “回娘娘的话,太医看过药也已经开了,但实在是,心病只能心药医。”贤妃惋惜地回答道。

    “这还没怎么着呢就被吓病了,这要是还没殉葬就死了可就太冤了。”德妃幸灾乐祸地到。

    “你也不要在这说风凉话了。”真看不惯这个跋扈的德妃当即便怼回去,根本不惯着。

    “嗯,贤妃有空多去开导开导她。”

    “娘娘,不好了,九皇子跟九公主打起来了。”

    “什么,打起来了。”没想到皇宫里的小孩也会打起来,我们赶到现场。

    “公主快别打了。”

    “九皇子快别打了。”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

    “奴才给贤妃娘娘、德妃娘娘请安。”

    “起来吧,快把他们分开呀,你们看着干什么。”

    终于将他们两人分开了。

      焦图寺梁苟彭

        连起来读

        狡兔死良狗烹这就是人物的结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