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的格局(2 / 2)

加入书签

    待到马车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众人肃穆以待。

    待到皇帝陛下下马车,众王爷,百官,纷纷下跪拜见。

    “臣等拜见皇帝陛下。”

    “众爱卿请起。”皇上道。

    “儿臣拜见母后。”皇上行礼道。

    “皇儿,免礼。”梁梦说道,有当初刚刚登基的皇帝相比此刻的他越来越像一个帝王。

    “怎么不见妹妹呐?”梁梦道。

    “母后,被瘟疫所染,已经薨了。”皇上露出痛苦的表情道。

    “没想到,许久未见,上次分离将会是永别,皇儿切莫太过悲伤,保重身体。”梁梦感慨,世事无常,皇帝还只是个13岁的孩子呀,小小年纪就要经历父母双双离世的痛苦,梁梦不由的安慰道。

    “母后放心,儿臣会好好保护好身体,不让母后担忧。”皇上道。

    众人进入皇城,百姓跪与街道两侧纷纷参拜。

    “这就是大金的陛下,看起来年纪很小,还是个娃娃。”百姓悄悄道。

    “你要找死呀,这可是上天的子孙,你竟敢不敬上天,小心上天惩罚你。”另一个百姓道。

    “不敢不敢,老天爷都是愚民无心之过,还望上天大人大量莫要责怪,莫要责怪。”心里的愧疚让他又狠狠的磕了几个头。

    众人一直行进到大殿前。

    “母后,这大殿之前叫什么名字?”皇上问道。

    “做宫殿的名字本是叫做大棠宫。”梁梦道。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落日皇朝,大棠宫属木,而我大金,乃五行中的金,金克木,大金克落日,乃天意也。”皇帝道。

    “陛下所言极是。”众位大臣道。

    “皇儿所言甚是。”梁梦道。

    “既如此,朗朗乾坤,乾乃金,此宫殿,便更名为永乾宫吧。”

    “皇帝陛下圣明。”众百官道。

    时间流逝,百官归家,大殿之中,留下众位王爷和梁梦。

    “皇上,哀家以为虽天下一统,但落日与大金子民毕竟文化习俗不同。

    应当让我大金与落日子民混居,通婚;我大金的将士还未曾婚配者娶落日女子为妻;大金的官员与落日官员结为亲家;由大金皇子娶落日公主;将落日的将士重新编排于我军之中,凡将领官员,高官者,皆为我大金子民担任;我大金还要学习落日当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凡是大金子民,皆学习落日语言,独尊儒术,我大金为官者,皆尊儒术,官吏选拔仍然采用推选的方式;

    我大金的穿衣束发规矩皆遵照大金,让百姓意识到落日以亡,此时为大金的子民。”

    众人被太后娘娘的一席话惊的目瞪口呆。

    “太后娘娘此言,太过于惊世骇俗。”礼亲王道。

    “非也,哀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方得出结论,虽说天下一统,但大金与落日子民之间毕竟习俗言语不通,尊为圣贤之书的文化也不同,想要彻底的一统天下就不能忽视,必须要让我大金与落日之间通婚才可以消除习俗上的不同。

    我大金人口不足以比拟落日,我大金百年又以武者为尊,文化甚是粗糙,落日的人口众多,落日的儒家文化也细致,想要让落日改变遵循数百年的儒家文化,此事代价太过昂贵。

    想要守住我大金百年千年万年江山,就需要文官来管理,我大金文官缺乏,而落日的文官都遵循的是儒家文化,因此我们急需大量的文官资源就必须遵行儒家文化。

    我大金人口无法比拟落日人口,想要让他们学习我大金的语言,太过困难。”

    “落日百年都被我大金亡了,想来文化也不咋样。”大皇子道。

    “非也,儒家遵行天人合一思想,想必在攻破皇城的时候,大皇子应该见识过,儒家文化的厉害;

    在先皇驾崩面临谁登于帝位的时候,众位也都知道皇权争夺可以让一个王朝瞬间崩塌,可儒家文化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并不是儒家文化的全部,我之所以选择儒家文化,最重要的是儒家文化,讲究的是对帝王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家国一体,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这难道不是目前最好的巩固江山的方法吗?

    如今落日仍然是世家大族林立,他们囤积了不少粮食,虽然我们取得了天下但为防止世家大族反抗,我们需要给予制度上的利益。

    如果我们上来就杀掉所有的世家大族,那么他们一定会群起而反抗,有了粮食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士兵,我们大金的士兵战力再强也双拳难敌四手,因此由世家推选官员目前是最好的选择。”梁梦道。

    梁梦在心里想到,科举选拔是需要在造纸术以及世家被战争削弱之时才有机会。

    仓廪时而知礼节,只有吃饱了饭,才可以让贫苦百姓读书,而现在粮食还没有达到,只能暂时采用推举的方式选官。

    在这个时代,只有两个阶级掌握土地的地主和被压迫的农民,团结这两个阶级,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然后就可以真正的统一落日。

    “嫡长子继承制,只要我登上皇位,我的儿子,孙子便可以再也不需要经过共同讨论而决定皇位。”肃亲王在心里想到。

    “嫡长子继承制,我的儿子,孙子便再也不需要和我一样,由别人商定登上皇位。”皇上在心里想道。

    众位王爷点头被说服。

    皇帝陛下的眼里闪过不易察觉的忌惮。

    梁梦想到,作为一个自由的现代女性,虽然不喜欢儒家文化,但此时也需要选择。

    “如今天下一统,军队又该如何安置呢?”皇帝陛下问道。

    “陛下,起兵造反落日皇朝的反贼都已经投降的投降,没有投降的也被诛杀殆尽,投降的共有三位,驻兵于南部,此时谈军队安置是否时候未到。”礼亲王道。

    “母后以为那?”皇上问道。

    梁梦在心里想到,在兵制的问题上面,只有招兵和世代为兵两种制度。

    在春秋之前,为官者可以世代为官,被称为世碌世卿,百姓也是在固定的年纪服兵役于国家。

    然而世禄世卿,会导致民众没有能力,服兵役会导致百姓积极性差,而战争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秦国仍然是男子到固定年纪入军营但可以通过军功可以为官,解决是世禄世卿与服兵役的缺点而统一天下。

    汉朝便出现不同制度,仍然是服兵役为主,但已经出现花钱征兵,而不仅仅是服兵役,一开始大大激发了将士的积极性,使得士兵开始职业化,东汉刘秀,整个宋朝,明清凡是在王朝周期律的末端时便会用银子来买士兵效力。

    在宋朝采用的是用花钱给士兵,且没有退休,由于每月都发银钱,从一开始的积极性到导致士兵只会在没钱的时候打仗,打仗的积极性不高,士兵开始职业化导致将士根本就不是在保卫国家,没有荣誉感。

    仅仅服兵役不会让将士拥兵自重,但存在的缺点是将士得积极性不高,战士的资质差,优点便是消耗银子少;如果需要给战士支付银钱,就需要庞大的国库开支,优点是可以迅速集结兵力,积极性高。

    在之后便是世代为兵的制度,此制度战时为兵,农闲时则为劳力,但此制度,需要以百姓都有相等的地为基础,会造成将士与士兵的亲密造成将士拥兵自重,但此制度可以让战士的资质好,国库的开支也小,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都以此为主要制度。

    大金的将士都是战时为兵,闲时便可为劳力的。梁梦在心里盘算着,已经打定主意要哪种制度。

    “在哀家看来,不论南部是否有三位异姓王的存在,我大金的将士都不可能回归农田。”梁梦道。

    “母后,此话怎讲?闲时当然是回归农田呀!”大皇子道。

    “非也非也,我大金疆域内可以分为数个战士驻扎地,只训练而不农耕。”梁梦说。

    “什么,只训练不农耕。”肃亲王道。

    “肃亲王,不要着急,且听哀家慢慢讲来,只训练而不农耕,我大金的士兵离开家园服役两年,便可回归家园。

    如若想要继续留在军营里,需要通过比武考核,只有通过的人,当然这种只有少数士兵才可以留下,通过考核留下的人,并不是说就一直在军营里面,有不同的年限,可以选择。

    而且可以选择由我大金王朝每月发银钱;如果不需要我大金王朝按月发银钱,便在最终回归家园之时,可以选择我大金给予一笔费用,或者作为我大金的官员。

    将士只有战时才可以在军队中指挥战士,哀家会制定一套完整的训练士兵的方法,统一整个大金的军营,从战场活着上下来的战士,会颁发荣誉勋章,刻在荣誉杯上面,而没有从战场上活着下来的,也会建立战士园,刻在烈士碑上面。”梁梦道。

    梁梦想到,历朝历代都存在兵源不足,此法可以避免临时招兵的不足,提高士兵的积极性,减轻国库的财政支出,又能够防止士兵的拥兵自重,提高士兵的荣誉感。

    从服兵役到花钱让士兵服兵役中吸取教训,最终形成以服兵役为主,花钱让士兵服兵役为辅的兵役制度;在征兵即临时为兵和世代为兵,做出了让个人在临时为兵还是一直为兵之间做出选择,将历朝历代的经验总结于一起,这就是梁梦所在的现代的兵制。

    战士需要战场的磨砺,才能够不断的保持战力,至于如何解决兵力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梁梦想到现代当中的演练,到时可以尝试一下。

    至于会不会没有士兵想要去成为战士,梁梦丝毫不担心,因为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男性的数量会很多,女性嫁给男性,为了生存,只会嫁给吃得起饭的男性,而现在这个时代,做文官需要举荐,当兵是这些没有出路的男性,唯一的出路。

    至于士兵又会不会不想要留在军营?梁梦更加不担心,在这个时代,父母在不远游,孝道为先,妻子不会在军营,因此,一定会放弃一部分的利益,回归家园。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