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章 气运(2 / 2)

加入书签

    苏曳无奈。

    前穿越者道:“苏曳,我们两人必须走一个,我必须离开,我必须要回现代社会的。”

    “你太强了,你适合这个世界,刚才发生的一切我都看到了,你太牛逼了。”

    “我本来以为你会杀秦天龙,救曾国藩,然后借机让他放你一命,没有想到你玩的是双杀!”

    苏曳道:“救曾国藩没用的,他杀我不是因为恨我,而是因为政治利益。”

    前穿越者道:“但不管如何,你都立功了。不管是胡林翼,还是杨霈来主持局面,你都不会死了,你的计划真是环环相扣。”

    苏曳道:“最关键的是,就算最坏局面发生,也能有挽救方案。”

    前穿越者道:“当我看到曾国藩在面前倒下的时候,完全惊呆了,他可是改变历史的人物,他可是传说中的癞龙。”

    “癞龙也是龙啊,也有气运的啊,没想到也这么轻而易举被砍死了。”

    苏曳道:“刚才瞄准那一枪,用了我半条命,脑子仿佛要炸开。”

    前穿越者道:“这个身体,容不下我们两人的,否则早晚有一天,这具身体也会崩溃。必须要想办法让我离开,不管任何办法。”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苏曳阁下,大人有请。”是张玉钊的声音。

    苏曳微微一愕?哪个大人?

    胡林翼没有那么快来啊?是沈葆桢,还是彭玉麟?

    然后苏曳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张玉钊在前面带路,朝着县衙最深的后宅走去。

    来到门外,张玉钊道:“大人,苏曳来了。”

    房门开启。

    “进来吧!”里面传来嘶哑的声音。

    苏曳心脏猛地一抖。

    ……

    苏曳走了进去,只见到曾国藩坐在床榻之上,身上包裹着厚厚的白布,到处都是血迹。

    顿时,苏曳全身一紧,目光无比惊诧。

    这?都不死?!

    这就是癞龙气运吗?

    这么难杀吗?

    胡林翼和杨霈的路子都走不通了,事情又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事情就是这样,要时刻迎接变局。

    但是,这依旧没有脱离苏曳的计划之内。

    曾国藩缓缓道:“是上天要救我一命,我本来已经出门了,不知道为何觉得冷,一阵哆嗦。于是回到房中,穿了一层厚厚的内甲。”

    “但那秦天龙也真是霸道,他的刀直接劈开了我的内甲,我背上的伤口长一尺多,深寸许,断了六根肋骨。”

    接着,曾国藩无比艰难下床,朝着苏曳拜下。

    “老朽多谢苏曳公子救命之恩,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他没有怀疑苏曳,因为到现在为止,苏曳没有多少破绽,最关键的是对一个将死之人想这么多作甚?

    苏曳没有提前开枪,而是等秦天龙砍下之后再开枪,在曾国藩看来,也不算破绽。电光火石之间,谁能把握得那么精准。

    “苏曳,你要什么奖赏?尽管说来,只要我能做到。”曾国藩道。

    苏曳道:“放我回家。”

    曾国藩道:“抱歉,真的做不到。上一次你犯下的罪太大,原本必胜的战局,近乎溃败,影响了整个南方战局,导致几千将士枉死。不杀你,无法和几万将士交代。不杀你,明日大决战就无法鼓舞士气!不杀你,今后我就无法领兵。”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京中高层有人秘密给他传来消息,皇帝要给苏曳密奏之权,让他暗中监视湘军。

    甚至还要利用苏曳的身份,在湘军中另立山头。

    塔其布是满人,但他根基在湘军,所以曾国藩并不担心。

    在曾国藩看来苏曳可是红带子,远支宗室,天生不可能跟湘军站在一起,苏曳就是把心挖出来给他看也没用。

    这段时间湘军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他曾国藩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

    湖北前巡抚崇伦之死,只是其中的一件。

    所以,苏曳必杀。

    而且必须立刻杀,以后再杀说不定就晚了。

    苏曳颤抖道:“曾公,我除了打仗无能,练兵无能,对您也算忠心耿耿,甚至薄有功劳吧,为何非杀我不可啊?”

    曾国藩斩钉截铁道:“为了几万将士,为了整个战局,我不得不杀!除此之外,任何条件,皆可以谈。”

    苏曳道:“那能否给我留一具全尸,不要杀头,改为绞刑?”

    阵前祭旗,本来一定要杀头的,曾国藩绝无可能答应绞刑。

    但此时,曾国藩不得不答应。

    “好!”

    苏曳闭上眼睛。

    尽管他内心不情愿承认,但其实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结果,他不愿意做的事,曾国藩替他去做。

    从情绪上,他想杀曾国藩。

    但是从利益上,曾国藩活着,会给知道历史走向的苏曳带来天大的利益。

    会成为他夺取权力,谋朝篡位最大的经验包和踏脚石。

    次日一早!

    苏曳乘坐舒服的马车,在几千军队包围中,赶赴阵前战场。

    赶赴刑场。

    ……

    注:拜求月票,拜求推荐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