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100章 半年后新军已成命运时刻(2 / 2)

加入书签

    威廉上校道:“那我会非常认真考虑,继续为您效命的。”

    “苏曳爵士,我真的很好奇,你这支新军练成之后,会是何等景象。”

    “是惊艳天下,还是……”

    ………………………………………………

    日复一日的疯狂训练。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

    苏曳的新军士兵,并没有显得粗壮,反而一个个更加精瘦。

    每一个人都是黑不溜秋的。

    唯有两只眼睛,发亮!

    春闱开始了!

    文举会试开始,武举会试开始!

    王世清跟着桂良去山东河南剿捻,立下了赫赫战功,闻名北地。

    在武举会试前三天,他才返回京师。

    就如同苏曳说的那样,他完全突破了自己。

    在整个武举会试上,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表演。

    几乎所有的成绩,都超过了苏曳当时的武举乡试。

    接着,在武举殿试中。

    他又再进一步,比历史上取得更好更强的成绩。

    他被誉为百年来,第一武状元。

    他的勇猛,甚至能够和当年太子太保杨遇春匹敌。

    在京师,他取代了苏曳,成为新的武曲星。

    中了武状元之后,皇帝大大封赏。

    他之前就已经累计战功,加上中武状元,皇帝直接把他抬入了八旗汉军,封为二等侍卫。

    此时,苏曳上奏举荐,邀王世清成为新军副帅。

    几日之后!

    皇帝下旨,二等侍卫王世清,成为新军副帅。

    至此,空缺了几个月之久的副帅,终于有了人选。

    王世清进入新军之后,非常低调。

    一切对苏曳唯命是从,从来不干涉军中事务,就只是埋头学习。

    而且苏曳的每一节课,他也必上。

    他仿佛没有把自己当成副帅,尽管在剿捻一战中,他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来到新军之后,他就如同一个新兵一样,重新训练。

    甚至,如饥似渴一般学习新东西。

    …………………………

    “砰,砰,砰!”

    王世清和苏曳两人骑马狂奔,举起马枪,瞄准天上的海鸥。

    他弓箭很强,马枪练起来也很快。

    或者说,他练什么都很快。

    骑兵阵型,马刀战术,马枪战术,等等等。

    几乎在最短的时间内,他就成为新军中骑兵第一强。

    苏曳道:“世清兄,你这个新军副帅也没有任何实质职位,就委屈你做这个骑兵统带如何?”

    王世清顿时滚下马背,跪下道:“多谢翼帅提拔。”

    苏曳道:“你若是在八旗,或者绿营,只怕是统领一两千骑兵了,哪里像在我这里,只能统领区区几百马队?”

    王世清道:“在翼帅这边统领几百马队,远超其他地方统领两千骑兵。”

    苏曳道:“世清兄,当日在武举乡试的时候,我就看中你了,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了。”

    王世清道:“我当日在武举乡试的时候,还看不上翼帅。但是此时,甘之若饴。”

    苏曳伸手道:“你我兄弟连心,其利断金。”

    王世清先是伸手相握,然后再一次拜下道:“世清唯翼帅马首是瞻。”

    ……………………………………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苏曳等待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并没有到来。

    原本历史上,江北大营应该被太平军破了。

    这对清廷来说,是无比巨大的打击。

    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这件事情依旧没有发生。

    四月二十五!

    懿嫔娘娘生下了皇子,皇帝大喜。

    这比历史上也早了两天。

    皇帝的长子诞生了,普天同庆。

    皇帝册封懿嫔为懿贵妃。

    而此时,苏曳新军已经训练了七个月左右。

    这几个月时间,皇帝没有召见苏曳。

    苏曳依旧三天一份奏折,大部分都没有回复。

    偶尔回复,朕已知晓!

    但是他的支持力度,依旧没有减少,半个月前,又送过来一笔银子。

    这意思非常清楚,闲话少叙,拿出真正的本事出来。

    用你的新军来向朕证明自己。

    ………………………………

    几日之后!

    京中发生一件大事,八旗京营发生了一场闹饷哗变。

    几百名八旗兵,烧了营帐,追打主将,殴杀了主将亲兵七人。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皇帝。

    这次你怎么处置?

    上一次苏曳新军发生兵变,绑架了副帅伯彦,杀死了他的六名亲兵。

    结果皇帝没有任何惩罚,不但给苏曳加了一个天津道员衔,而且还把伯彦调走,参加兵变也都没有杀。

    现在八旗也发生了哗变。

    如果不处置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乱子。

    但如果处置八旗兵的话,那苏曳新军兵变的士兵,是否也要处置?

    皇帝顿时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整整犹豫了三天!

    皇帝下旨,严惩!

    于是,参加哗变的几百名八旗兵,为首的十几人全部斩首。

    剩下几百人,全部开革出旗!

    这个处分一出,整个京城顿时哗然。

    整个八旗哗然。

    无数旗人,沸反盈天。

    没有这样糟践人的啊,苏曳新军发生兵变了,你不惩罚。

    我们八旗兵营闹饷哗变,反而大开杀戒,直接把几百人开革出旗。

    这怎么服众?

    皇上,我们八旗才是你的根基啊。

    这新军就这么金贵吗?

    这苏曳究竟给皇上灌了什么迷魂汤啊。

    …………………………………………

    养心殿,三希堂!

    “皇上,如今八旗各军,群情沸腾,恐再酿成剧变。”

    “驻京八旗十余万人,皆言不平。”

    “为了平息众怒,当一视同仁,下旨处置新军带头兵变的几十人。”

    瑞麟道:“皇上不可,天津新军之所以兵变,是因为遭遇生死,情有可原。”

    “兵变就是兵变,哪有什么情有可原。若不能一视同仁,岂不是寒了天下军队之心?”

    “皇上对苏曳还不够器重吗?为了他区区两千新军,用了上百万两银子。”

    “新军内斗,科尔沁亲王长子,何等尊贵?皇上依旧下旨将伯彦调离,让苏曳独掌军权。”

    “究竟是什么样的新军,值得皇上这般对待?相较而言,我八旗军如同草芥一般。”

    “八旗乃是我大清的根基,若寒了八旗之心,天下不稳啊,皇上。”

    不仅仅是八旗各营,就连朝堂上也风起云涌。

    其实,上一次将伯彦调回来的时候,就已经闹过一次。

    这次,八旗闹饷兵变被杀,又闹一次。

    只不过,这次闹得更加厉害。

    皇帝召来王世清。

    “王世清,你觉得新军闹兵变的那群人,该杀吗?”

    王世清叩首道:“皇上,当时新军兵变和其他军队兵变完全不一样,而且这群兵变之人是新军中最精锐,最忠诚于皇上的一群人。”

    “皇上没有处置他们,每次谈起来,他们对皇上都感恩戴德,泣不成声。”

    皇帝道:“那在你看来,这支新军是精锐吗?确实如同苏曳所说的那样吗?”

    王世清道:“臣在新军时间尚短,但却从未见过如此拼命的军队,也没有见过一支如此忠诚的军队。每一个人都在拼命的训练,几乎每一个士兵都曾尿血。”

    “皇上,因为没有真正打过战,所以臣不敢肯定新军是否是天下强军。但臣坚信,假以时日,这支新军绝对不会让皇上失望。”

    “皇上,士为知己者死。皇上既然对新军示恩,那比如示恩到底。”

    皇帝陷入沉默。

    对于这支新军,他何尝不是孤注一掷?

    付出得太多太多了。

    所以,也抱有巨大的期待。

    原本皇帝是有一定耐心的,等待一年期满,新军大成,然后投入战场。

    但是现在,八旗那边已经快要压不住了。

    如果不平息八旗京营的愤怒,那后果也不堪设想。

    作为朕抱有厚望的新军,此时是不是该出来亮相,帮朕分担一下呢?

    ………………………………

    次日朝堂之上。

    又是议如何处置新军兵变一事。

    军机领班文庆道:“皇上,臣有一个法子。”

    皇帝道:“你说。”

    文庆道:“苏曳口口声声说他要练天下第一强军,口口声声说要练百年历史未有之军队。”

    “那么就让他证明给大家看,什么样的军队值得这么另眼相待?什么样的军队值得这么纵容?”

    “如果真的表现惊艳,确实如同苏曳所说的那样,那大家自然心服口服,那八旗京营谁敢闹事?你本事比不过别人,还有脸闹事?”

    “但是如果事实证明,新军根本没有苏曳说的那般厉害,那苏曳就是浪费国帑,就该加倍严惩。”

    瑞麟道:“文庆大人,当日皇上和满朝大臣都同意,给苏曳一年的时间练兵,如今才不到八个月。”

    文庆道:“八个月和一年,又有多大差别吗?”

    瑞麟道:“当然有差别,还差着四个月呢。”

    文庆道:“那现在这局面,怎么压下去?苏曳新军只不过两千人不到,而八旗京营有十来万人。”

    皇帝道:“文庆,说说你的想法。”

    文庆道:“皇长子降生,普天同庆,皇上下旨阅兵演武大典,令八旗京营挑选精锐参加,令苏曳新军参加。”

    “若新军真如同苏曳所说,那定当惊艳全场,勇夺第一,让八旗京营心服口服,知耻后勇。”

    “若新军不如苏曳所说那般强,反而不如八旗和绿营精锐,那皇上下旨严惩,平息八旗京营之怒。”

    “如此,便可两全其美。”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办法。

    皇帝想了一会儿道:“照准!”

    次日!

    皇帝下旨,进行阅兵演武大典。

    令京城各军挑选精锐参加,令天津新军参加。

    顿时间,京城各军的躁动平息了下来。

    然后开始挑选精锐,开始拼命训练。

    届时要让皇上,让天下好好看看。

    什么新军,什么百年未有之军队?

    都是吹牛逼的。

    我们十几万人,难道还挑不出几千精锐,还压不过你区区不到两千新军?

    定要彻底压过你新军的风头,让你灰头土脸。

    你才练了多久?区区八个月不到。

    你有大半的兵,之前还是泥腿子呢,还是农民呢。

    而我们练了多少年呢?从孩子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了。

    也就是皇上被你苏曳忽悠了,才会相信你会练出什么天下强军。

    这次,就让你现出原型。

    就戳破你的西洋镜。

    而京城百姓,顿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又有热闹看了。

    苏曳新军,闹得沸沸扬扬的,如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啊。

    ……………………………………

    新军营地!

    宫里的太监,再一次到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令苏曳所领之新军进京参加阅兵演武大典,钦此!”

    “臣苏曳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

    注:新书月票榜掉出前三了,慌了呀,兄弟们助我一把好吗?

    真的拜托大家了。

      求200张月票,好不?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