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110章 伯彦惨败苏曳攻破扬州城(2 / 2)

加入书签

    你以为我们像你们清妖那样吗?对兄弟部队见死不救。

    镇江守将道:“燕王威武,这么短时间就率领大军来援助,所以吓跑了清妖,让他们无功而返。”

    秦日刚松了一口气,下令道:“立刻派出斥候,打探清妖大军的踪影,看他们究竟往哪里去了。”

    “是!”

    片刻后,十几个斥候骑兵飞奔而出。

    一直到这个时候,太平军都没有觉得扬州城有危险。

    因为清妖两万多大军,现在隐藏踪迹,几乎是不可能的。

    果然,半个多时辰后。

    斥候来报,发现了清军主力大军的踪迹,正在朝着九华山大营而去。

    这群清妖,贼心不死啊,还是一门心思想要打镇江。

    当初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就是领兵一万,屡次攻打镇江,每次都没打下来,退往九华山大营去了。

    只不过现在这样一来,九华山大营足足有两三万清妖大军了,镇江还是很有危险。

    瓜洲那边的天国援军,还是要尽快赶来,入驻镇江。

    这段时间,都要想办法守住镇江,甚至有必要的话,还要主动攻击九华山大营,一举消灭清妖主力。

    ……………………………………………………

    局面比想象中要顺利得多。

    因为没有人想到,苏曳会疯狂到用一千五百人去攻打扬州。

    不过,这一次他依旧不能带火炮。

    火炮运输起来太慢了。

    让秦日刚率领骑兵从瓜洲出发,支援镇江的时候。

    托明阿的主力,就先撤离九华山大营了。

    临走的时候,托明阿握住苏曳的手道:“老哥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接下来才是你真正的挑战,老哥哥我真心希望你能成功,再建奇功!”

    然后,苏曳率领一千五百新军,开始了疯狂的奔跑。

    这一次,会超过之前所有的急行军难度。

    真正需要争分夺秒。

    先用最快速度来到长江边上,用最快速度登船,渡江北上!

    而且,还要在最偏僻的地方登陆。

    登陆之后,已经彻底天黑了。

    不能亮火把,只能抹黑赶路,还不能发出大的声音。

    因为整个区域,还是有不少太平军的巡逻队。

    这个登陆地点,距离扬州城大约六十里左右。

    一千五百名新军,背着枪支,背着弹药,埋头狂奔。

    这完全是真正意志的较量。

    因为他们之前,刚刚从仙女庙营寨南下,渡过长江,奔袭到镇江,攻打镇江。

    之后又马不停蹄北上,再渡长江。

    只可惜。

    想象中精彩的画面没有发生。

    没有四渡赤水的精彩。

    没有出现几万太平军对新军围追堵截的画面。

    没有出现精准微操的时间差和空间差。

    因为,对方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发现他们。

    但是……这样也才是正常的。

    这个时代没有电话电报,也没有飞机。

    鬼知道苏曳胆大包天,区区一千五百人,就敢去攻打扬州城。

    ……………………………………………………

    而此时新城之内。

    伯彦讷谟祜陷入了深深的耻辱。

    深深地怀疑人生。

    怎么会输呢?

    怎么就输了呢?

    那群太平军骑兵,才是真正的泥腿子啊。

    而此时,下面这些太平军的骁骑营军官,也垂头丧气。

    这一败,真真是奇耻大辱。

    此时,新城外面有四千太平军,想要彻底包围是不可能的了,就这么钉在那里。

    另外四千太平军,死死钉着六合。

    这意思很明显了,等燕王打败了镇江城那边的清妖军队后,再回师北上,一举攻下六合和新城,至此一战功成,彻底灭亡江北大营,占领整个江北。

    “台吉,您放心,现在您的功劳还是大过于苏曳的。”副骁骑参领道:“毕竟,六合和新城,还是您打下来的。”

    是啊,但是很快就要丢了。

    “现在光靠我们,肯定是守不住六合和新城了,不如向邵伯镇大营求援,让德兴阿和翁同书领一部分兵马过来,帮忙守城?”

    伯彦不做声,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只能把功劳分出去了。

    然后,从新城中奔出了几骑,朝着邵伯镇大营方向而去了。

    太平军看到了,但是四千人想要完全围城是不可能的,只能任由这些骑兵冲出来,派人追击了一阵,发现追不上。

    因为骁骑营战马太好了,速度太快了。

    ………………………………………………

    天蒙蒙亮!

    扬州城的太平守军睡眼朦胧。

    他们不喜欢这个城市,典型的清妖型城市,对他们的到来非常不欢迎。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太平天国很难成功的原因。

    所谓的拜上帝教和中国传统割裂得太厉害了,树敌太多了。

    尤其是扬州这种城市,被豪富盐商经营了上百年,对太平军是天然敌意的。

    在晨曦中。

    太平军守军忽然发现,城西出现了人影。

    顿时,不由得揉了揉眼睛。

    这,这是什么?

    足足好一会儿,他们才发现是有敌军。

    整整经过一夜的跋涉,苏曳新军终于来到了扬州城外。

    他不是没有想过假扮成为太平军的样式诈城,但后来发现这几乎不可能,他并没有抓到太平军的高级将领。

    “敌袭!”

    “敌袭!”

    扬州城内的太平守军,立刻发出尖锐的高呼声。

    紧接着,刺耳的金属声被敲响。

    睡梦中的太平军守军,纷纷被惊醒。

    “集结,集结!”

    “守城,守城!”

    真正的硬战开始了。

    这是实打实的攻城战。

    火炮依旧没有到。

    苏曳显得平静下来,他的一千五百名新军,包括轻伤者,开始集结列阵。

    这一次攻城,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战术。

    什么挖掘地道啊,统统不存在。

    很简单,就是线性阵列,不断开枪,不断开枪。

    不断派人冲到城门之下,想办法用炸药包,炸塌城门。

    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四次!

    “前进!”

    随着一声令下。

    一千五百名新军,整整几排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扬州城挺近。

    城上的太平军惊呆了。

    还有这样攻城的?

    没有任何攻城器械啊,两个攻城梯都没有。

    而且排列得这么整齐,你唱戏吗?

    甚至,敲打的军鼓声,都像是在唱戏的感觉。

    我们虽然只有两千多人守军,但我们坚城在手,你只有区区一千多人,怎么攻城?

    你难道不知道,攻城至少要有两三倍的兵力吗?

    新军距离扬州城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距离还有三百米的时候。

    城墙上的火炮就开火了,数量不多。

    严酷的考验又来了,盯着炮火前进。

    阵型不散。

    这一次,比上一次好得多了。

    或许,有了一定的经验。

    这一次,军队要直接推倒城墙下面三十米内。

    因为这样一来,城内炮台几乎就失去作用,因为距离太近了。

    就这样!

    一千多名新军,盯着城上的炮火,阵型不乱,跑步前进。

    “轰轰轰轰……”

    最后一发霰弹爆炸。

    那一片新军士兵,成片倒下。

    “别乱,别看!”

    “继续跑步前进,跑步前进!”

    接着,城墙上太平军的火枪开火,弓箭齐射。

    一千多新军,依旧埋头,继续冲锋。

    来到城墙之下,五十米的距离,从这里开始试探最佳射击距离。

    重新集结列队。

    举枪,瞄准,开火!

    “砰砰砰砰!”

    第一队射击完毕后,立刻蹲下身子,装填弹药。

    第二队整齐射击。

    接着,第三队,第四队!

    顿时间……

    惊人的战果出现了。

    在五十米距离内,新军的米涅式步枪发威,新军长期用子弹喂出来的精准枪法发威了。

    城墙上的太平军守军,成片成片的倒下。

    而他们太平军的火力,同样非常凶猛。火枪,弓箭齐射。

    但是在这个距离,太平军的火枪和弓箭,威力还是太弱了。

    几年后会大不一样,因为到那个时候,太平军也会大规模装备洋枪洋炮。

    顿时间!

    苏曳新军,直接将城头上的太平军守军打得无法冒头。

    而此刻,他们终于知道苏曳新军的凶猛彪悍之处了。

    面对枪林弹雨,面对箭雨,阵型不乱,整整齐齐,就是不断地瞄准开枪,瞄准开枪。

    果然战斗,才是最好的老师。

    这一次的新军,已经不太需要军官的威喝了,他们自己都知道,乱跑乱逃,伤亡更大。

    看着旁边的兄弟们一个个倒下,尽管依旧会害怕。

    但是,仅仅只是害怕。

    因为,伤亡还不到一定级别。

    线式战术在欧洲,虽然已经渐渐被纵队战术淘汰了。

    但至少在这一刻,还是非常好用的,难怪会统治战场几百年。

    城墙上的太平军,直接就被打蒙了。

    接着,苏曳新军继续推进。

    军队大规模集结在城门之下,大规模火力掩护,使得城头上的军队,根本无法冒头。

    接着,敢死队出发。

    抱着大量的炸药冲向城门。

    炸城门,需要的炸药是惊人的,不是说一两个炸药包。

    而是需要几千斤。

    几十个敢死队,在最短时间内冲上去。

    短短时间内,把超过两三千斤的炸药,堆在城门之下。

    城头之上的守军很快就发现了苏曳要炸城门,顿时高呼:“快,快,阻止他们。”

    顿时,城头上的太平军疯狂地往下砸石头,倒滚油。

    敢死队士兵,出现了伤亡。

    被石头砸中概率不大,但是被滚油淋中的概率,太大了。

    片刻之后!

    “轰……”

    一阵惊天的巨响!

    两三千斤炸药,猛烈爆炸。

    城头上的太平军,几乎被震得猛地飞起。

    但是……

    坚固无比的城门,依旧没有倒塌。

    只是被炸得摇摇欲坠。

    接着,新军的敢死队,开始进行了第二轮冲锋。

    几十人,扛着几十斤的炸药包,疯狂地冲锋,将炸药包放在城门之下。

    就如同苏曳之前布置的战术一下。

    一次炸不掉,就两次,三次,四次。

    只要在城门区域,造成火力压制就行。

    ……………………………………………………

    而此时,新城之内!

    之前派出去的骁骑营斥候飞快回禀。

    “伯彦台吉,苏曳新军来了,正在攻打扬州城!”

    伯彦讷谟祜惊呼道:“他疯了吗?一千多人去攻扬州城?”

    “卑职看得清清楚楚,已经快要成功了,正在不断炸城门,他新军的火力非常猛,而且选择的位置很刁钻,发逆的炮台打不着。”

    “他的新军很猛,就在城门下和发逆对射,发逆人数众多,但火力根本不是新军的对手!”

    “看这架势,很快就要攻破扬州城了。”

    伯彦骇然!

    如果让苏赫拿下扬州城,那这一场功劳之争,他就彻底输了啊。

    还有没有办法补救?还有没有?

    “扬州城守军有多少?”伯彦问道。

    “不知道,但是不多,应该只有小几千。主力好像都被发逆匪首带走了。“

    伯彦问道:“苏曳攻打的是哪个城门?”

    “东边城门!”

    伯彦道:“那南边城门,西边城门,可有发逆守军?”

    “没有几个人,几乎算是空,发逆守军严重不足,苏曳新军火力太猛,太平军守军,全部朝着东边城门去了。”

    伯彦浑身热血沸腾,他感觉到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

    现在扬州城所有守军,都被苏曳新军吸引了过去,他如果率领骁骑营直接冲杀过去,攻打南城,或者东城,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杀入扬州城,夺取扬州城。

    届时,苏曳所有的努力,都为了我伯彦做了嫁衣。

    你拼命攻城,我不劳而获。

    届时,夺取扬州城的大功,就归我了。

    伯彦道:“此时扬州东边,西边完全空虚,攻打下来,轻而易举。正好可以一雪前耻,诸位可愿意随我一同前往?”

    众人蠢蠢欲动,却又犹豫。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城太小,扬州城坚固,入了扬州城后,苏曳新军入城,他还需要帮我们守城,届时扬州城比新城安全。”

    “每人二百两!”伯彦讷谟祜大声高呼。

    片刻后!

    一千余骁骑营骑兵,疯狂地从新城驰骋而出,朝着扬州城西门疯狂冲来。

    伯彦讷谟祜此人真有一个巨大的优点。

    一旦发现投机的机会,坚决不放过,立刻迅速出击。

    之前靠这夺了新城和六合。

    现在又要靠这夺扬州城。

    本来在新城外盯住的四千太平军见到这一幕,不由得一愕,然后凶猛地追上来。

    只不过,他们就两条腿跑,而伯彦讷谟祜是骑兵,他们很难追上。

    “快,快,快!”

    伯彦率领一千骑兵,策马狂奔。

    一定要在苏曳破城之前,进入扬州。

    先入扬州,为首功。

    新城距离扬州很近。

    没过多久,扬州城就在视野之中了。

    “轰轰轰轰……”此时依旧在激战,密集的枪声,还有炸药爆炸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

    冲,冲,冲!

    苏曳,你真是苦命人啊。

    每一次都要为我伯彦做嫁衣,哈哈哈哈哈。

    伯彦的骑兵,距离扬州东边城门,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果然城头上,几乎没有什么人防守。

    天助我也!

    哈哈哈哈!

    伯彦正要下令砍断护城河的吊桥的吊索。

    然后用勾爪爬上城墙开门。

    然而……在这个时候。

    扬州城西边城门,忽然大开。

    “砰!”

    巨大的吊桥,自己落下来了。

    咦?这么主动吗?

    紧接着,一千多名太平军直接从城门内冲了出来。

    他们看着伯彦已经下马的骑兵,正在面面相觑。

    你是谁?你来做什么?

    这一千多名太平军是眼看着苏曳要攻破东城门,而且枪法太猛,肯定不敌,所以主动从西门撤离。

    没想到,在这里撞上了伯彦来投机的军队。

    呆了一下,然后二话不说,这一千多太平军挥舞着兵器朝着伯彦冲杀了过去。

    与此同时!

    “轰!”

    一阵惊天的巨响!

    第三轮引爆!

    扬州城的东城门,彻底被炸塌。

    苏曳新军,涌入扬州城。

    至此,扬州城破!

    ……………………………………

    注:醒来后吃四个包子,就在电脑面前码字,写了五个小时,完成了万字大章。

    谢谢大家的月票,叩首!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