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2 / 2)

加入书签

    他一定是发现了父亲,在营救时受了伤。

    后来的信中魏忌不再提起寻找父亲的事。

    他讲天下局势,讲忧心魏国,讲雍国野心,也讲春花秋月。

    他说:“小禾,若天下再无战事、百姓安宁,该多好。”

    他说:“小禾,你该已及笄,我为你做了一支骨笛当作礼物,其音悠扬婉转,如鹤鸣九皋。”

    他说:“小禾,我为你买了一座宅子。那宅子最大的好处,是庭中有一棵你喜欢的水杉。”

    每一封信的末尾,他都说:“念念。”

    秋日香甜的桂花窸窸窣窣飞扬起来,掉落在姜禾的发间、衣领和一张张写满字的丝帛上。

    这万千情意深重,让她不由得轻轻叹息。

    这一晚直至夜深,姜禾还未回寝殿。

    李温舟转达她的话,说怕睡梦中碰到陛下伤口,宿在偏殿了。

    姜禾的睡姿的确很不好,一晚上不知要翻滚多少次。因为睡在床边,还曾经梦呓中掉在地板上。

    赵政曾把她抱上床,也曾无数次为她拉严锦被,更曾因为看到她领口松开露出的锁骨,心跳如雷辗转反侧。

    而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

    这胁迫而得的片刻温暖,将要随着雍国奸细被擒彻底结束。

    不必问,赵政就能推测到,姜禾是想等九嵕山祭典后离开。

    或许这几日勉强的停留,是因为那日中毒后咬伤了他,过意不去吧。

    祭典前的这两日,赵政同姜禾形同陌路。

    赵政知道姜禾都在做什么。

    她指挥宗郡把私库里的东西卖出去换成金饼,她买来紫红色的衣服做了几套齐国女子的窄袖深衣,她把那些信藏进祭典时要带出宫的妆奁里,她又把宫中的瑞兽抚摸了一遍确认已没了金子。

    内侍带来姜禾的消息,事无巨细。

    赵政每次都说:“任王后如何,莫要告诉太后,也莫要阻拦。”

    其实整个大雍王宫,最想要拦住姜禾的那个人是他。

    赵政同样很忙。

    这个祭典第一次聚集了七个国家,雍国除了要保护各国使团的安全,还要留意其中的风吹草动。

    除了这些,祭典后的战争,也在悄无声息地准备着。

    雍国有猛将良兵,且创“耕战”之策。平日里士兵耕田,一旦战争爆发,便整编入军。所以雍国的兵,不缺。

    雍国也有富庶蜀郡,天下粮仓之地,存粮足可应对征战。所以雍国的粮,也不缺。

    赵政既已亲政,便同文臣武将商议,想要攻打韩魏,再取赵燕。可是这些国家都在北方,而蜀郡距离关中颇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从南往北调运粮草,路途遥远,不利作战。

    那么关中呢?

    可惜关中常年干旱,粮食只够军民果腹而已,官府鲜有存粮。

    粮草一事悬而未决,赵政便不能发兵。

    不过就在祭典前一日,韩国国君再一次入宫,送来了解决关中干旱问题的良策。

    修渠。

    三尺长的丝帛展开,其上蜿蜒起伏,绣着山水纹路。

    而山水纹路之上,又用银线细致地勾勒出一道渠水。

    这条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关中平原。

    赵政看着那条银色的丝线,一时间心潮起伏。

    解决关中土地盐碱干旱问题的良策,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出现了!

    若关中千里沃野再无凶年,则雍国大军的铁蹄,就能北踏燕国,南诛蛮夷。

    只是,这到底是良策,还是阴谋呢?

    绣出这简单的一条线,需知雍国舆图,需能勘探水文,需懂天地造化,更需有能工巧匠。

    韩国人才凋敝,是绝不可能献出这样的计策的。

    是魏忌,只可能是他。

    群情振奋的大臣在宫门下钥前离去。

    赵政手里拿着那幅修渠图,在桂树下找到了姜禾。

    她静静坐着,抬头看天上的群星。

    宫灯为她玄青色的衣服镀上一层金边。

    “姜禾,”赵政唤她道,“你来看看这个。”

    他把修渠图丢给姜禾,同她一起席地而坐。

    姜禾微微诧异地展开图,台阶下服侍的宫婢立刻提着灯笼靠近。

    “是渠。”短暂的惊讶过后,她点头道。“是魏忌想要雍国修的渠,”赵政唇角噙着冷意,转头看向姜禾,“孤想问你,这渠,可修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