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南面来的兵马(1 / 2)

加入书签

止阳宫有现成的纸笔。

    写完一封仅有六个字的密信,也不过顷刻之间。

    只是初冬微寒,墨汁干得有些慢。

    赵政把棉布紧贴密信,拍打几下沾去上面未干的墨色。随后把棉布丢在妆奁上,把密信装进信袋。

    似乎怕自己反悔,他把密信交给内侍时,几乎是扬手丢了出去。

    那内侍惶恐地在地上捡起信,退后几步转身,健步如飞向外奔去。

    他要送到卫尉军府衙,要他们信使迅速传递。

    正逢战时,连日信件传递不断。

    无论是送往魏国的军机邸报,还是送往楚国以及燕齐两国的探查信件,都由卫尉军传达。

    今日内侍冲进卫尉军府衙时,这里只剩下一个卫尉军信使。

    有就好,不需要再让卫尉军副统领调派人手了。

    “八百里加急!蒙恬!”

    内侍把信双手交给那名卫尉军,便转身离去复命。

    八百里加急,是军机谍报最快的传递速度。

    二十里一个驿站,每站换马,驿骑如流星般飞递。

    那名卫尉军也快速转身,去拿墙上挂着的干粮褡裢。

    “小路。”

    正此时,一位姑娘从偏门入,微笑着打招呼。

    “陈姑娘你先忙,我这里有信要往大梁送,这就走了。”

    送去大梁,是最重要的信。因为重要,送信者也有些骄傲。

    陈南星看了一眼被他放在桌案上的信,不知道是不是太急,那封信甚至没有用束绳封口。

    “咦,我的粮袋怎么空了?”背起褡裢的小路有些气恼地走过来,“算了不拿了,送信要紧!”

    “这怎么行?”陈南星道,“路上你饿晕过去,不就耽误了差事吗?府衙就在旁边,你快去拿!”

    小路也想到此处,慌忙往外跑去。

    陈南星却没有走。

    她站在屋子里,看着那封薄薄的信,双手因为慌张有些颤抖。

    午后申时初,在止阳宫偏殿午睡的阿谦醒了。

    他先吃了一碗蛋羹,再伸开手臂要采菱抱。

    今日院子里很暖和,采菱抱着他,四处踱步。

    寝殿的门敞开着,里面没有动静。

    “我听见陛下回来了。”

    采菱对跟随在她身后的宫婢道。

    “又出去了。”宫婢答,“很着急,奴婢们不敢进去收拾。”

    不敢就不去了吗?

    采菱横了宫婢一眼。

    真是的,王后不在宫中,难不成寝殿就得落一层灰?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她们。

    陛下原本严禁任何人进出寝殿,后来王后带着采菱住进宫,采菱才获准进殿。

    想到此处,采菱抱着阿谦走进去,唤人进殿打扫。

    在王后的妆奁上,她发现一张脏兮兮的白布。

    那白布上点点墨色,虽然不太清晰,却也勾连成几个字。

    展开仔细看,采菱发现她认识这些字。

    ——“勿,杀,魏国,王族。”

    突然意识到这是什么,采菱猛吸一口气,把白布揉成一团塞入袖中。

    这是用来沾掉未干墨迹的布。

    想必不久前陛下扬声唤人送信,信上就是写着这几个字吧。

    的确不该让宫婢随便进殿打扫的。

    是她粗心大意了。

    “都出去吧。”采菱立刻转身驱逐宫婢。

    原本就战战兢兢的婢女,立刻如蒙大赦般退出去。

    采菱慢慢平静下来,把阿谦放下,亲自收拾宫殿。

    她不懂政治,也不懂王后和陛下忙些什么。

    但王后如今不在,她要帮忙看好家。

    三日很快。

    第一日,行宫外的骂声和哭声都很大。

    第二日,哭声渐渐少了,仅留一些骂声。

    第三日,百姓连谩骂都没了力气。城门子时就打开,他们不敢摸黑出城。一直到天色微亮,才试探着携家带口出门。

    雍军果然退了,但接下来去哪里,还似乎没那么肯定。

    原籍大梁的,自然留下的多些。但是因为战乱逃出来的,就要考虑是回故乡做雍国人,还是北上渡过黄河,去魏国境。

    家境贫寒的百姓,大多就认命归家。

    但那些颇有资产的,唯恐雍军过境时抢夺家财,便想渡河北上。

    但很快传来消息,说黄河已经被雍军封锁。

    城门下又是乱成一片,直到齐国公子姜贲出面,说魏国百姓可以从齐国绕道北上,那里准备有渡河船只,百姓心中才稍稍安稳。

    只是从这里到齐国境,步行还要两三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