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组建报业集团,探索网站架构(1 / 2)

加入书签

杨奇可不知道面前的人,身是香江仔但内核是华夏魂。

    “杨老,虽然我从未办过报纸,但我有信心在未来十年内将财经日报打造香江乃至整个亚洲最专业的头部报刊。在这里呢我诚挚的挽留您,您之前的一切待遇上涨30%,还希望我们能在一起继续共创辉煌。”

    蒋天恩放下茶杯诚恳的对面说道。

    也许是前面铺垫的第一印象很好。杨奇辞行的话到嘴边忽然停住,他准备给面前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蒋生,我这把年纪了待遇不待遇的已经不放在眼里了,反正政府那里没有也有一份顾问费,饿不死的。不过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再答复你留不留下。”

    蒋天恩摆正身体做了个请的手势:“您请问,我能回答的一定知无不言。”

    “好,后生仔我的问题很简单,你对内地是什么看法?三十年后的经济体量能超过东瀛么?”

    果然!蒋天恩早就有预料对方问的问题一定是关于内地的问题。

    沉思了几秒,清了清嗓子,蒋天恩首先下了个基调。

    “杨老,三十年后不要说东瀛不配与华夏相比,就是阿美瑞肯也不配!彼时的华夏目标是星辰大海!”

    噗,杨奇差点被这答复呛到,更是吓到了。

    对方如果说能超过东瀛,杨奇都会觉得这已经是非常乐观的想法了。

    没想到对方这个答复比自己这个左派想法更极端。

    这家伙不是来搞笑的吧?脑子痴线了?

    “杨老伱一定觉得我这个想法不切实际吧。”

    杨奇皱了皱眉:“后生仔我想听听你有什么论点依据支撑你这个想法。”

    蒋天恩站起来来到落地窗前,点燃一支香烟,烟雾淼淼在玻璃窗上蒙上了一层烟雾。

    “杨老,世界的未来在东方,华夏将在二十年内成为世界工厂!再用十几年攀登科技高峰,对米国由尾随到奋起直追再到与之平行。

    其实答案就在我们眼前,而不是我瞎臆测。

    彼时全球现在进行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

    欧米西方的想法是占据金融与高科技的顶端,安逸的把钱给赚了。

    至于傻大笨粗,污染环境,利润产值较低的工业或面临产业转移,或面临去产能的问题。

    一旦这些低端的产业关停后必须要有一个国家能承担其世界工厂的职责!

    整个蓝星只有一个国家能承担起整个西方乃至全球的工业产能那就是华夏!”

    杨奇扶了扶眼镜。

    眼神中精光闪现,原本漫不经心的态度转为仔细倾听。

    蒋天恩新颖的观点让杨奇不由得刮目相看,放下手中的茶杯,神情不由得专注起来!

    办公室里张超阳博士与常满总经理也不由得投过探寻的视线。

    “哦!产业转移?这个观点很吸引人,你为什么笃定只有华夏能承接?日韩乃至印度都可以啊?毕竟要论关系来说这些国家与欧米更密切,欧米凭什么扶持一个不同价值观的国家?”

    不知不觉中原本只是一个简单问题变成了一个探讨会。

    杨奇一连串的问题不断抛甩过来。

    但作为有未来几十年视野蒋天恩很轻易的把答案归纳出来:“我还是那个观点能承接全球产能的只有华夏!”

    在众人震惊的眼神中,继续说道:

    “第一:工业基础!

    华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建设了一个非常完善的轻重工业体系!小到螺丝钉大到航天都能生产,虽然科技含量与西方相比还有些差距,但就这个体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无人可比,哪怕是米国!

    从用电量和钢铁产能就不难发现北边在年年扩大生产规模,这不是简单的百分比增长而是指数型增长!

    这强大的工业能力就是基础!

    像杨老你说的日韩他们可能在造船及造车上要强一些,但他们因为先天原因工业严重偏科,只专注小而精。

    大而全的只有华夏。

    第二:人口红利!

    机械是要由庞大的产业工人来操控的。

    诚然印度人数也不少,但因为种姓问题,其绝大多数的国民都处于文盲状态,这不是人口红利,反而是垃圾人口。

    反观北面,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完成了去文盲化,国内年轻人最低学历也是个中专生,这是一股庞大的产业工人集群。

    他们高度纪律性!没有南亚人那种懒散性格,干了半个月下半月就找不到人。

    第三:高效的行政能力及求富求变的思潮。

    北边每一个同胞都有迫切改善生活的想法,自上到下改革将贯穿到底!这个政策将一直延续,这是大势无可阻挡。

    政治方面我不想多谈,这不是一个商人该妄论的。

    第四:配套齐全,资源丰富

    祖国九百多万的大地上遍布海量资源,为大集群工业规模奠定了基础。

    发达的交通网又将物流成本降低。

    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在价格上就能碾压全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