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权力时代之人性如泉水(2 / 2)

加入书签

我放眼望去,沿着沟沿、陡坡的山桃花开得正盛,白色雾气中愈发娇艳,令人徘徊流连,禁不住吟诵起唐.白居易的诗句,“人间4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功夫不大,米浩宇走回来,把门票分发到每个人手上,于是自由爬山活动正式开始……谷慧卿感冒刚好,爬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很快掉在队尾。

我和崔1水主动放慢脚步陪同着,边走边聊。聊来聊去总绕不开马骏的话题。

“你说说,马骏是什么人性?作为国家机关干部,本不该拿不义之财,既然拿了,就要给人办事。白拿钱不办事,这是多么可恶的人性……”崔1水颇为气愤地说。

我无心听崔1水说话,双手叉腰站定在半山腰的1块台阶平台上,张目4望,云雾穿行其间的远山层层叠叠、浅黛幽静。看看脚下,云海淡粉,轻浪涌动,桃枝妖妖,不禁为之动容,高喊1声:“好美的仙境啊!”

听到我的喊声,谷慧卿、崔1水停下脚步,双手扶腰扭了扭,继续低头前行。

我没觉得扫兴。每个人的心思本就不同,我是来看景的,而人家谷慧卿、崔1水是来爬山的。

我们3人进入1个幽深的溶洞。

崔1水上下左右打量1下,说:“我看用这溶洞形容马骏的人性十分贴切,荒凉、阴暗、潮湿,常年透不进1点阳光。”

眼前泉眼涌动,泉水清澈。宋朝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的情怀,顿时奔入我的心头。泉眼,泉眼——这泉眼不就宛如人之初吗?这泉水不就如同人之性吗?我看下崔1水,脱口而出:“人性如这泉水。水出无形无色,形态于水源,动态于风雨。人初无善无恶,形态于父母,动态于社会。”

崔1水吃惊地瞪大双眼,看着我说:“瑞僖,你突然冒出这么几句酸巴话,想表达什么意思?”

谷慧卿背着手,若有所思地在原地转了两圈,看眼身边或蹲着舀水喝,或站立观赏着的熙攘游客,低声说:“我理解瑞僖说的大概意思,把人性比作水性,有1定道理。这泉水刚从地下冒出来,没法定义它的形状和颜色。水源在这洞里,你修个圆池子它就是圆的,修个方池子它就是方的,阴暗中呈现着青色。沿着山涧流下去,多半是长条绿色;集聚成湖泊,多半是圆形碧蓝;在海洋,我们目之所及,多半是半圆弧的形状和深蓝颜色。但在狂风骤雨之下,山水奔腾泥石翻滚,湖泊决堤1泻千里,海洋咆哮浊浪滔天,水的形状和颜色,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而对于刚出生的婴儿,自然没法判断其人性是善良,还是邪恶。水性和人性道理相通。”边说边向洞外走。

我和崔1水紧跟在后面出来。

云散日出,眼前全然换了另1种景色。沟壑陡坡上的山桃花如片片白云镶嵌在灰色的树木间,绿绿的松树似威武将士笔挺在山坳山峦之上……

我意犹未尽地接着刚才的话题往下说:“人是父母生父母养,父母言行,是1个人人性的本源和起点。父母想把孩子培养成伟人,必然塑造宽广胸怀;想培养成商界领袖,倾心灌注利益观念;想培养成艺术家,千方百计激活艺术细胞……父母把自己的梦想,牢牢套在无善无恶的孩子身上,塑造着孩子对善恶的初步认识和原始人性。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社会风雨,或放大善良观念,或加剧邪恶思想,并在1定环境条件下,催化爆发出善心或恶行。人没有1生的恶,也没有1生的善,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走在前面的谷慧卿频频点头,“嗯。1个恶行的人,或是小时候在家里被教导偏了,或是进入社会后被社会风气污染了,甚或是这两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至于马骏,1个不争的事实,他是被所谓老板先宠爱再毁掉的。人对人不敬畏伤情,人对权不敬畏伤命。”

“老板对马骏这样做,肯定是有理由。马骏自甘堕落,也肯定不是毫无缘由。”崔1水说。

看看路面又陡又湿滑,我紧赶几步,伸出双手架住谷慧卿的胳膊,1方面提供帮助,另1方面是保证他安全,同时不忘发着感慨:“任何人只要想行善,或者作恶,都能为自己找到充足理由。理由就像地上长的青草,想要,伸手就能薅上1把。所以,靠自己来管自己,就是说说而已,靠人来管人,更会是气死人,唯有制度才能管人、导人和服人。”

崔1水好像受到触动,“别说单位,在家里,我想管管女儿,通常听到的1句话是,你管我,依据的是哪个条文上的哪条哪款?制度规定如同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有了这个金箍,才能有效管束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规范,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规定要有力道,不疼不痒停留在纸面上,1文不值。如同1把珍贵的宝剑,没有开刃,就是1个摆设、玩物,只有锋利无比、寒光毕现,碰上就会皮开肉绽,才能让人敬畏。”谷慧卿对此似乎有过深入思考,大彻大悟了。

我看眼身旁的陡峭山崖,顿生联想,“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景,1棵树木架在河沟上,人人都能轻轻松松走过去;高架在大江大河上,走的人个个心惊肉颤;倘若架在这悬崖峭壁之间,大都会望而却步。”

“这是个心理问题!”崔1水下了结论。

我摇下头,“也不尽然,最主要是个预知问题。因为人们在踏上高架的树木之前,凭经验已经预知了危险系数和难以承受的后果,所以不敢趋前半步。”

谷慧卿扎口袋式地做了总结:“规范人的行为,要靠完备的制度规定,更要靠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威慑导向效果。总而言之,高悬利剑,勇于亮剑,便可人性趋良,社会向善。”

已经到达山顶的人,大声喊着我们:“呜喂——山顶上的风景美极了,你们快点爬呀!”

群山4应:“喂——喂——喂……呀,呀,呀……”

“既然前面的人告诉有美景等着,那拼尽全力也要爬上去领略1番,这样,才不枉此行。”我愈发来了兴致。

谷慧卿、崔1水也好像增长了力气,步伐明显加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