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无题(2 / 2)

加入书签

这确实不太正常。

陈景恪说道:“难道不是因为太上皇?”

徐达摇摇头说道:“伱得罪人之深,十个太上皇都护不住。”

“不要不服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开的价钱足够,有的是人来杀你。”

“而且还是查不到任何痕迹的那种。”

“就算你身边有陛下派的人保护,你父母呢?”

陈景恪一想,确实如此啊。

古今中外最不缺的就是政治暗杀。

古代的就不说了,现代比较著名的如脑洞大开美乐帝,心胸宽广安倍三。

在这个年代,想买一条人命实在太容易了。

自己深居简出,身边还有人保护,倒是不怕被刺杀。

可是自己的父母不一样,这二位是闲不住的人,天天出门遛弯。

时不时就去大街上给人做义诊,想对他们动手可太简单了。

为什么从未有人这么做过?

想不通之下,他只能将目光看向徐达:“为什么?”

徐达说道:“因为只有你能治太后的病。”

陈景恪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说白了还是害怕朱元璋。

只有马娘娘能劝得动朱元璋,陈景恪救了她就相当于是救了大家的护身符。

马娘娘得的是慢性病,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复发?

如果将陈景恪弄死,万一马娘娘的病复发了怎么办?

所以,不论心里多么痛恨他,都不能动他。

不但不能动,还要防止别人害他。

想通了这一切,陈景恪不禁一阵后怕。

还好救了马娘娘,否则都不用老朱动手,自己就先被利益受损的勋贵集团给弄死了。

徐达继续说道:“后来则是因为太上皇许诺大分封,比起封国被改革损害的那点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相反大家还要感谢你,若没有你的变革,以太上皇的性格是必然不可能施行这样的政策的。”

“所以你又成了大家的恩人。”

“难道你没有发现,以前因为文明治军对你很有意见的勋贵,对你友好了很多吗。”

陈景恪仔细想想,并没有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也不怪他迟钝,主要是他一直深居简出。

最近一两年大部分心思都在构建大同世界上,对别的事情确实关注不多。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抬起头问道:

“既如此,是时候让徐老大回来了吧?”

徐达被噎了一下,好一会儿才说道:“你不怪他?”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怪他做什么,大家背后都有一大家子人,没有任性的资格。”

不顾一家老小的命,非要成全自己个人感情的,那是脑子瓦特了。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往自己家看了一眼,方孝孺应该听不到。

不过老方那是为了正义,不是为了个人感情……

嗯,没毛病。

徐达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但陈景恪马上说道:“以前大家可以不怪他,但大分封这都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他到现在都没回来……”

“呵……看来他徐老大是没把我当兄弟啊。”

徐达连忙说道:“没有没有,允恭在辽东实在脱不开身……我这就奏请陛下调他回京。”

陈景恪阴阳怪气的道:“那怎么行,不能耽误徐大公子报效国家啊。”

“再说了,辽东那一大摊子可都指望着他呢,怎么能为了一己之私就让他离开。”

徐达脸顿时就黑了:“好好说话,别以为只有太上皇敢抽你。”

陈景恪见好就收,说道:“不用着急回来,多在那边立点军功,回来直接去神机营当差。”

徐达心中一动,说道:“神机营,那里要有大动作?”

陈景恪微微点头:“眼下没有,但未来的战争会是火器的天下。”

徐达眉头微皱,火器威力确实巨大,可局限性也同样大。

对冷兵器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怎么就能取代冷兵器了?

不过他从不怀疑陈景恪的话,尽管很疑惑,却也当即就说道:

“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陈景恪也没有继续多说火器的事情,现在大明的综合国力,玩火器成本太高。

大明现在的实力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没必要强行搞这种低端的燧发枪。

先弄一支神机营培养一批火器人才,等将来综合国力上来了,更先进的枪支研究出来。

再一步到位也不迟。

之后两人又聊起了封国。

目前老朱依然不打算公开此事,怕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让十余家顶级权贵派出家族子弟去秦国,一方面是为了支援朱樉,另一方面是方便各家培养自己的班底。

你一个权贵在大明内部培养班底,必然会被认为造反,到时候就露馅了。

去朱樉那里,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等五年后大明完成休养生息,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可以在不影响国内民生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扩张。

到时候这十余家权贵,就可以依仗班底,快速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封国。

只能说,朱元璋虽然退了,看似从未干涉朱标执政。

然而大明实际上依然在按照他的意志前进。

——

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朱樉也不在乱跑,一直留在宫里陪伴着老朱和马娘娘。

此去就真的很难再有相见之日了。

除此之外,他这次去并不准备带老婆和孩子。

那边具体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他不希望三人跟着去冒险。

等那边安稳下来,再将他们三个接过去也不迟。

老朱和马娘娘也知道以后再相见很难,让画师为一家子画了很多画像留念。

即便再不舍,出发的日子也很快到来。

朱樉叩别双亲,登船出发前往未知的远方。

眼见将瘟神送走,群臣皆弹冠相庆。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用不了多久朱樉就会给他们来一波强烈的震撼。

且说朱元璋和马娘娘两人,只用了一天就从骨肉分离的伤感中恢复过来。

然后马娘娘就对老朱说道:“老二已经出发,现在该你行动了。”

老朱有些疑惑,说道:“什么行动?”

马娘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为何着急退位给标儿?”

老朱心下疑惑,还是老实回道:“一来标儿年龄大了,二来变革咱越来越看不懂,再留在这个位置……”

马娘娘打断他的话,说道:“你天天跟在陈景恪身边学习,都弄不懂新政,你觉得外面那些大臣能懂吗?”

老朱心头一震,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退位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阻碍了新政的实施。

可是当初的那一批大臣,依然充斥在中枢各个重要岗位。

他们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新政的绊脚石。

倒不是他们的忠诚出了问题,而是旧官僚无法理解新思想。

淡马锡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标为了稳定朝局,没有大规模动那些老人,那这个恶人就只能老朱自己来做了。

想到这里,他说道:“咱懂了……这就下旨给他们换个位置。”

马娘娘摇摇头,说道:“你已经是太上皇了,这么做别人会如何看标儿?”

朱元璋有些头大的道:“那咱该怎么办?找他们谈,让他们自己请辞?”

马皇后很是无奈,说道:“就说咱们怀念凤阳和应天的生活了,想去那里转一转。”

“挑选一部分老臣随行,岂不是合情合理?”

朱元璋眼睛一亮,高兴的道:“哎呀,妹子你真是太聪明了,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而且咱还答应过你,等退位了就带你走一走大好河山,正好一举两得。”

“好好好,咱这就下旨,先去凤阳住几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