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联邦改革(1 / 2)

加入书签

“相比1切事物,我更关心的是当下与日本的问题,谢天谢地,我们的海军状态还不错,然而,是时候做1次环球航行远航了。我想首先,让各国看清我们有能力这么做,这会产生促进和平的效果;其次,在海军总委员会深入讨论了当前的形式之后,我开始相信绝对有必要在和平时期尝试如何让1只庞大的战列舰队进入太平洋,而不是打起仗来才临时抱佛脚。”

罗斯福向他的密友以及国务卿的伊莱休·鲁特如是说道。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跨越大半个地球的壮(yu)举(chun)与震撼的对马海战,但美国向世界证明自己实力的行动是不会停止的,国会那帮短视的议员无法阻止罗斯福做出决定。

但在做出如此壮举之前,罗斯福依然要考虑1些事情,即如何将威慑发挥到最大,又如何将意外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罗斯福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对于海那边的国家。

中国的政策在如今这个激进的时代中显得很保守,我们更关心能够消化利用多少地方,而不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无所谓的争斗中。

尽管中国的政策很保守,但罗斯福依然认为,有必要进行更多的交流。

因为大白舰队的直接目标是增加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实力,这会直接刺激中国,如何能够在这种刺激下寻求更大的利益点以保证两国之间的和平稳定是绝对的关键问题。

可以说,这不仅仅关乎接下来的舰队计划,更关系着美国能否1心扑在欧洲事务上。

罗斯福承认中国很重要,但是比起世界中心的欧洲来说,亚洲的位置还是要低那么1些,只要亚洲不成为欧洲的负担,1切都好说。

欧洲现在局势敏感,英法和解,英德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法俄之间本就有针对德国的协约,而英法协约的签订更是促进了协约国集团雏形的出现,以如今欧洲的状况,稍有意外就是1场大战。

这个时候美国将注意力放在太平洋,英国可能会搞1次亚太均衡战略,让美国和中国都无法在愈来愈危险的欧洲发挥作用,这点显然不是双方想要看到的,中美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利益点,因为中美双方有1个共同的敌人——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他们都是,中美最希望的就是欧洲自己掐架。

同时,罗斯福的核心国策就是让美国在国际上拥有匹配自己国力的影响力,因此他不会放过介入欧洲事务的机会,所以中美关系绝对不能成为英国佬展现自己外交实力的舞台。

在罗斯福的心里其实有1个看起来不太现实的想法,那就是与中国签订1份太平洋合作条约,确定好双方的势力范围,互不干涉,以保证对欧战略的实施。

太平洋很小,放不下两个大国,但太平洋很大,放得下两个大国。

1907年4月,美国突然宣布将要派遣重要人员访华,但并没说是谁,也没有说具体时间,但很显然,中美之间的关系走到了1个节点。

不过,相比于动作不明的美国,中国现在正将心思放在整合联邦和东亚上。

在此之前,中国对于华联邦内的几个国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控制力还不如现在的英联邦,毕竟英国是真的殖民,拿刀朝殖民地身上照顾,剜肉喝血。

因此,战后的中枢决定加强华联邦内部的联系。

这毫无疑问是1场政治大洗牌,而中枢决定在这1年进行这1举动的原因也很简单,今年是大选年,在某种程度上,1907年的中国与当初的普鲁士类似,正在推动民族国家的构成,在此阶段总是会有诸多很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

总之,1907年的赛里斯,即本世界线,是列强,自然也不是啥好人,泛亚主义虽然冠以“亚洲解放者”的名号,但实际上就是殖民,而且是更彻底的殖民。

总的来说,现在完成的事情是在完成朝贡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过渡,将原有的“藩属国”划分为“附庸国”和“被保护国”的过程在甲午之后就完成了,而现在需要进行更加严密而成体系的分类,将部分附庸国吞并,然后使用更加隐蔽的方式控制附庸国和被保护国,以证明中国不是英法殖民者,而是亚洲的解放者和保护者。

换言之,虽然是列强,虽然是殖民,但也是要脸的,既然决定建立亚洲的门罗主义,那么就不能像原来那样搞附庸国这1套了,要给予1些国家“独立”地位,为他们争取“独立与自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