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皇后的执念是杀沈冬素(2 / 2)
难道就是想来看一下幽州城现在的城防如何?
不知为何,算着冬素明、后天就该到幽州了,而这个节骨眼上,鞑子如此怪异的偷袭,实在让人心中不安。
若没这次偷袭,凌墨萧早就亲自带人去接冬素了。
他已经安排好城防,都准备带人去城外迎接了。
但现在,庞先生说以防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说不定此次就为试探,结果发现王爷在城中,所以才匆匆退兵。
庞先生安慰他,有禁军护送,再派亲卫去迎接,凌王妃很快就会到幽州的。
此时,他们谁也没想到北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因为正常人都不会想到。
这是偏执到疯狂的皇后的执念,那就是杀沈冬素。
这个女人屡次栽在沈冬素手里,既没伤到沈冬素,也没把她背后的大家族逼出来。
这让皇后很挫败,甚至比她自己被关到冷宫还要挫败。
女人执拗起来就是这么要命,不像两口子吵架,吵到最后女人在乎的已经不是为什么吵架。
而是:“你竟然吼我!”
现在皇后执拗的就是,一个小小村姑,就不信弄不死她!
她不在乎陈因她势力到了一半,不在乎卢家被她牵连,从士族阶级抹除。
不在乎太子党因她势力大减,不在乎自己被废关入冷宫,甚至都不骂皇上薄情寡义。
就认定,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沈冬素!
因为凌墨萧都没让她这么挫败过!她害凌墨萧可是非常顺利的,害他失去兵权,成为废人。
可为什么害沈冬素就这么难呢?那个死丫头明明就那么娇娇小小一点大,竟然像一颗铜豆子。
煮不烂、砸不碎、炖不熟,吃到嘴里咯掉大牙……
皇后就是不信邪!借陈家的力量杀不死沈冬素,兄长还要跟她义绝。
那就不借陈家的力!你们以为本宫当了这么多年皇后,就这点能耐吗?
除了苗疆的毒蛊之术,墨门之技,本宫有的是你们不知道的手段!
就像现在的幽州,因接到皇后的密信,立即就开始了准备。
他们围而不攻,把幽州主军力吸引过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让一支小队悄悄进入幽州。
埋伏在凌王妃必经之路上。
说来有趣,本来鞑子将领接到的消息是杀了凌王妃。
但他打听了一下得知,凌王和凌王妃的感情极深。
杀一个女人有什么意思?万一因为死了媳妇凌王发疯怎么办?
在他们鞑子看来,女人和牛羊一样是财产,你抢我的,我抢你的。
绝不会因为一个女人的死,而发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
但好像汉人就很喜欢,把媳妇看得比天还大,媳妇只是被别的男人睡了,就恨得眼睛发红,要跟对方同归于尽。
所以鞑子将领觉得,与其杀凌王妃,不如将她抢过来,要挟凌墨萧。
哈哈,把凌王妃押到阵前,刀横在脖子上,问凌墨萧是要媳妇还是撤兵?
凌墨萧那小子会不会在战场上发疯?
他若选择要媳妇,就失了军心。
他若选择了军心,那咱也不杀凌王妃,而是当众羞辱她,当着两军的面,送凌墨萧一顶绿帽子。
看他以后还怎么做人?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他带大军围住幽州城之际,百人小队悄悄从山林越过幽州城,埋伏在官道边上的一处山谷中。
就是凌王妃的队伍比他们预料的慢,预料是正午通过的,结果一直等到深夜,才听到动静。
队伍举着火把,连夜赶路,速度极慢。
午夜正是人疲马倦的时候,鞑子小队很兴奋,定能成功掳走凌王妃!
再说沈冬素的队伍之所以慢了一步,像蝴蝶效应一般,因为鞑子突袭攻城,许多百姓听到风声,闻风而逃。
昨天队伍正好遇到一支逃跑的百姓,只有几十人,个个瘦的皮包骨,拿筐子挑着孩子,艰难地走着。
看到禁军开始还吓一跳,都慌忙逃窜,听到是凌王妃的队伍才停了下来。
一问才知道,幽州正被大军包围,他们怕城破被屠,所以才匆匆逃进山林。
沈冬素问他们为什么不直接逃到南边?
百姓叹道:“夏粮要收了。”
是的,对百姓来说,命重要,粮食更重要!因为没粮食也是死。
一年当中夏、秋两收,便是遇到敌人杀上门,也要想法子抢了粮再逃。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逃进山林,等着风声,随时准备下山回村收粮食。
沈冬素不知幽州情况,又不能劝他们不要逃回村,又不能帮他们逃。
只给了他们一点粮食和药物,任由他们往山林里去。
但也因为知道幽州城的情况,甲四和单统领都建议不要再走,先派人去幽州打听准备情况。
对于安全问题,沈冬素是很听话的。
她可没恋爱脑上身,在那哭道:“我不要我不要,我要去找王爷,我要和王爷在一起……”
屁忙帮不上,净添乱。
前世看小说或电视,每每看到这样拖后腿的女主,沈冬素都恨不得跳进去把她打醒。
她可不想被甲四或是单统领跳起来打醒,呃,两人肯定不会真打她,但心里绝对会骂的。
所以她很配合甲四的安排,派一支小队去幽州打听消息,剩下的人扎营保护王妃,随时准备着撤退。
庆幸的是,派出去的小队很快就回来了,还带回了一支亲卫队。
是王爷派来接王妃的,围着幽州城的鞑子已经撤兵了,幽州城很安全。
单统领问道:“这种情况很常见吗?”
那亲卫点头:“春夏还好些,秋冬的时候,鞑子隔几天就来攻一次。”
单统领很真诚地对沈冬素道:“王妃,不如您回长安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