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赵封的好事!众将兴奋!(1 / 2)

加入书签

章台宫内,后殿!

    嬴政手握着王玺,不过并不是秦国王玺,而是赵国的王玺。

    他缓步向着后殿走去。

    在一个桌子上摆放着六个盒子,每一个盒子上都写着一个字。

    齐,楚,燕,赵,魏,韩。

    只见嬴政将写着“赵”字的盒子打开。

    将手中这一尊王玺放了进去,盖上了盒盖。

    此刻嬴政脸上也浮起了一抹兴奋的笑容,将沙盘地图上的赵国旌旗全部取了下来:“还剩四个。”

    “大秦历代先祖先王。”

    “一切都快了。”

    “天下归一,华夏凝一。”

——

    代地,代城!

    城中各处都是巡视的秦军。

    “发现赵兵踪迹,速速拿下。”

    “逃跑者,反抗者,就地格杀。”

    “收留赵兵躲藏者,下狱。”

    巡视过程中,不少秦军都在忙碌着。

    作为曾经存在代国的都城,这一个城池自然是很大的,经过这一战,大秦斩获不少,也俘获了不少,当然也有逃走躲避的。

    攻占后!

    秦军锐士已经封锁了全城,并且挨家挨户的搜查赵兵,赵臣。

    一旦发现自然是立刻擒下。

    不仅仅是代城,乃至于代地各处都是如此。

    此刻朝廷还未曾派遣官吏来镇守,一切都是以军队的军规处置。

    用后世的话来说,现在所有攻占的赵地都是以军队掌管,而军队自行自然是铁律,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屠城之事,但杀戮也同样不少。

    刚刚灭了赵国,并非所有赵人都甘愿的臣服的。

    联想到日后的秦末,六国余孽轻易聚集了兵力就可以想到对大秦不满的六国之人有很多,一则秦律严苛,二则是国仇家恨。

    这些需要用时间才能平息下去。

    五年不行,十年!

    十年不行,二十年!

    需要一个足够平稳过渡的时间。

    只要让百姓能够活下去,他们就断然不会造反,无论哪一个时代,平民百姓所求是最少的,只要能够安稳活下去,能够一家安宁,这就是他们所求。

    只不过。

    如若按照历史发展,秦始皇陨,后继之君是胡亥,那给予天下百姓安宁就成了一个笑话了。

    秦二世!

    一个废物!

    军营内!

    赵封坐在了营帐内处置着军务公文。

    随着战定。

    各种抚恤名册,还有返回籍贯名册都需要赵封亲自来过目,然后上报中军司马整合。

    同时还有军侯以上的战功赏赐,这些都需要他亲自造册上奏。

    这些事情自然是非常多的。

    所以在攻克了代城后,赵封就留在了代城镇守,剩下代地的攻伐赵封没有去参与,毕竟这些小功赵封根本不在乎了,让给杨端和与王贲去了。

    “十万大军,加上伤好归营的,如今只剩下了不到六万了。”

    “灭赵一战,折损四万众。”

    “战争啊!”

    通过桌子上堆积很高的册录,赵封也对自己麾下军队战损情况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此战。

    战死了锐士三万八千余众,伤残退役的也有四千余众。

    在大秦军中能够达到伤残退役的,那必然是断手断脚,以后这个人也相当于废了。

    除了锐士外。

    军侯战死超过三十余人。

    都尉战死七人,万将战死两人。

    如若不是赵封统兵有着战力的两倍加持,十万大军能够存下来两万就已经是不错了。

    “主上。”

    “诸位将军求见。”

    张明的声音在外传来。

    “进。”赵封道。

    应声。

    幕帘打开。

    屠睢,章邯诸将都来到了营帐内。

    “参见将军。”众将纷纷躬身行礼。

    “都坐吧。”赵封微微一笑。

    “谢将军。”众将道谢一声,随后以官阶入座。

    章邯与屠睢分别坐在了左右两侧首位,其他将领也是跟随各自的副将入座。

    “城中情况如何了?”赵封看着屠睢问道。

    这一次清理缉拿城中赵兵还有那些赵朝廷余孽的事情都是交给屠睢去做的。

    “抓了不少人,城中牢狱都关满了。”

    “粗略统计也有六七千人。”

    “除了那些赵朝廷余孽,赵兵。”

    “还有不少平民,他们藏匿那些赵兵,藏匿那些赵臣,甚至与我军锐士动手。”

    “此城之人对我大秦敌意很深啊。”屠睢禀告道。

    “亡国之仇,他们又怎会没有敌意。”

    “不仅仅是这代城,整个赵国都是如此。”赵封淡笑了一声,并不觉得奇怪。

    民怨!

    母国覆灭之仇!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散去的。

    这需要长期施行于民恩泽的国策方可达成。

    当然。

    如今的秦国根本真正去重视,哪怕是颍川郡的韩人,如今也是在律法的约束下,军队的震慑下。

    不过比之他们母国存在好一点,那就是税务完全按照大秦所收取。

    放眼天下。

    税最低的唯有大秦,十税六。

    而曾经的韩国已然是十税八。

    赵国则是达到了十税九了。

    这要将税降下来就可让许多百姓安宁许多了。

    至于让他们彻底归心需要时间,足够的时间,至少都需要十载时间以上了。

    “是啊。”

    “那些赵人对我们都很敌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章邯沉声道。

    “我们武将负责开疆拓土,覆灭敌军,至于这些治理的事情与我们无关,你们也无需多想什么。”

    “如今赵国已经亡了,想必朝廷很快就会派遣文臣前来治理了。”赵封对着章邯说道。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赵封可不是文臣,麾下的将领也不是,他也不会去考虑什么治理之事。

    在他看来现在大秦国策,乃至于律法的缺陷太多了。

    一个严苛的律法,以法压人,别说是这些被灭国的百姓了,就算是秦人也是如此,如果让他来,秦律必然是要改变的。

    还有就是军功制。

    如今有战争,有敌国的存在,军功制的存在就是让大秦强盛的根本。

    可如若神州一统,华夏凝一,军功制也就成了一个弊端了。

    总的来说。

    往后大秦一统后,利益分配要定型,阶层如果没有变动了,那大秦就会成为如昔日覆亡的诸国一样。

    军功制往后也需要改变的。

    而且还有官员的任免。

    秦国为何而亡?

    除了秦二世胡亥的胡作非为以外,最关键的还有一点,秦一统之后,地方官员严重不足。

    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识字,几乎只有士族才有识文断字的机会,秦灭六国,不知道死了多少的六国官吏,死了多少六国士族,而且恨秦的更是不少,这就是官吏短缺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教育根本。

    当然。

    这一切都与赵封无关。

    毕竟赵封所想的,等以后到了秦末,真正开启他的王图霸业之后,赵封自然会想办法解决。

    有阎庭在,赵封会慢慢的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

    “将军所言极是。”

    众将也是纷纷点头。

    他们的确是操心太多了,治理之事的确与他们无关。

    现在赵国疆土还是军管,等朝廷派来的大臣一来,他们就可以彻底脱手了。

    “当然。”

    “虽然治理与我们无关,但在交出控制权之前,也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一旦有人胆敢违逆军规,劝告不从者,杀。”赵封沉声道。

    “末将明白。”众将齐声回道。

    “将军。”

    “如今外面都在传将军要晋上将军了,而且还是自上将军大营传出来的,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屠睢一脸激动的道。

    听到此言。

    众将目光也都透出了激动。

    在场的这些人毫无疑问,全部都是属于对赵封狂热的将领,每一个都是与赵封血战到底的战将。

    如若是其他主将晋位,那他们不服,可他们的将军晋位,他们心服口服。

    放眼蓝田大营,放眼整个大秦,哪一个将领的战功能比得上他们将军?

    “此事不到最后一刻还没有定下。”

    “所以你们暂时也不要多想什么了。”赵封淡淡一笑。

    “将军。”

    “如若你升了,那我们岂不是有机会再进一步。”屠睢则是毫无掩饰的笑道。

    “你这家伙倒是不掩饰。”赵封没好气的笑骂道。

    “嘿嘿。”屠睢嘿嘿一笑。

    凭他们这一次灭赵立下的战功,的确是足够他们更进一步了。

    只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的将军先行进一步,这样才会有他们的主将之位。

    “好了。”

    “实话告诉你们吧。”

    “当日在邯郸时,本将曾与大王单独一叙。”

    “大王说吾归咸阳之后,他会给我一个惊喜。”

    “这惊喜是如何?”

    “诸位应该想得到吧?”

    看着手下这些将领翘首以盼,赵封也不隐瞒了。

    闻言!

    众将全部都面带喜色,纷纷抱拳道:“恭贺将军。”

    “你们的战功吾已经统计出来了。”

    “经过此次灭赵之战,你们在场每人至少可晋两爵,至于官位晋升,还需待吾归咸阳之后才有定数。”赵封沉声道。

    “听到将军说大王有惊喜,那末将就不急了。”屠睢笑道。

    “没错。”

    “一切还是等将军去咸阳就知道了。”章邯也是连连说道。

    “赵国的那些战马保了多少?”赵封看向了章邯问道。

    “回将军。”

    “在邯郸一战时,那些战马被王贲将军保全了一万多匹,攻入代地后,乃是真正的赵国骑兵驻扎之地,如今收拢下,我军已得战马五万余,而且赵国马场也落入了我军掌控。”章邯立刻回道。

    “好,好啊。”

    “五万多匹战马,这就是五万多骑兵。”

    “这些战马你一定要令人好好看着,他日本将要是真的成了上将军,这些战马就是我组建骑兵的根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