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老朱眼睛直了,老十教咱搞钱?(1 / 2)

加入书签

奉天殿内,群臣激忿,唾沫星子都快喷到金銮殿的台阶上了。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像是暴雨来临前的乌云。

他那双虎目扫视着底下的众人,一言不发,却让原本嘈杂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皇帝的怒火,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只有先前那位奏本的大臣,依旧跪在中央,梗着脖子,一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架势。

“标儿,你怎么看?”

沉默了许久,朱元璋终于开口了,但他没有理会那位大臣,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太子朱标。

朱标一直沉默不语,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听到父皇点名,他上前一步,躬身答道:

“父皇,儿臣以为,十弟此举虽有欠妥,但未必没有他的道理。”

“东瀛人虽是蛮夷,但若能教化他们,让他们学习我大明文化,心悦诚服,岂不是比刀兵相向更好?”

朱标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谨慎的味道。

他深知父皇的脾气,若是直接反驳,恐怕会适得其反。

倒不如先顺着他的意思,再慢慢劝说。

果然,朱元璋听完朱标的话,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但眉头依旧紧锁。他沉吟了片刻,说道:

“标儿言之有理,但此事事关重大,不可不察。”

“这样吧,就派锦衣卫去一趟东瀛学堂,看看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

……

朱元璋一声令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亲自领命,带了几个精干的手下,便服微行,直奔城外的东瀛学堂而去。

毛骧带着人扮作赶集的百姓,远远便瞧见那学堂门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待走近了一看,却发现来往的全是些东瀛面孔的矮个子,一个个叽里呱啦说着些听不懂的话,倒像是把这大明朝的学堂,活生生搬到了他们东瀛国去。

毛骧心里暗自纳闷,却也不动声色,只带着人混进了学堂。

这学堂虽说是朱檀所办,但他这个十皇子却是个甩手掌柜的。

平日里除了偶尔过来转转,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自己的王府里鼓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教书先生都是他从民间招募的。

据说是些落魄的读书人,也有些是游历四方的江湖术士。

总之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毛骧进了学堂,只见那些东瀛学生都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堂里。

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念书。

毛骧悄悄走到一间教室外,侧耳一听,却差点笑出声来。

只听得那先生摇头晃脑地念道:

“……盖我华夏,乃礼仪之邦,文明之源。尔等东瀛,蛮夷之地,不沐王化,故而愚昧无知……”

毛骧听得直皱眉,这哪里是什么儒家经典,分明是些不知从哪本书里抄来的胡言乱语!

这十皇子搞什么名堂,莫非真想教这些东瀛人造反不成?

毛骧不敢怠慢,立刻带人冲进了教室,将那先生和学生都控制了起来。

那先生吓得面如土色,双腿直打哆嗦,结结巴巴地问道:

“你……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为何要抓我?”

毛骧冷笑一声,道:

“锦衣卫办事,闲杂人等,少要多问!”

说罢,便命人将那先生和几个学生都带回了诏狱。

毛骧回到宫中,将自己在东瀛学堂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禀报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完,眉头紧锁,沉吟了半晌,才问道:

“那先生可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

毛骧想了想,道:

“那先生倒是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只是……”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说!”

朱元璋不耐烦地喝道。

毛骧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只是那先生教的那些东西,似乎……似乎并非是儒家经典,而是……而是……”

“是什么?”

“而是……宣扬我华夏血脉高人一等,乃是天命所归,当统治万邦……”

朱元璋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这逆子!朕还当他真要教那些东瀛人造反,原来是在给朕玩这一出!”

毛骧听得一头雾水,不解地问道:

“皇上,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止住笑,看了毛骧一眼,道:

“你有所不知,这逆子从小就鬼主意多,古灵精怪的。他这么做,看似是在宣扬什么华夏血脉高人一等,实际上是在变着法子地拍朕的马屁呢!”

毛骧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过来朱檀的用意。

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道:

“十皇子真是……真是孝心可嘉啊!”

朱元璋笑骂道:

“这逆子,就是嘴甜!罢了,看在他一片孝心的份上,朕就不跟他计较了。”

说罢,他长叹一声,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了一丝懊恼的神色。

就在这时,马皇后端了一碗参汤走了进来。

看见长叹短吁的朱元璋,她忙上前关切的问道:

“怎么了?重八?”

朱元璋摇摇头,道:

“没什么,只是朕方才错怪了老十,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马皇后闻言,掩嘴一笑,道:

“重八,你也知道自己错怪了老十?这孩子,从小就心胸宽广,从不与人计较,您又不是不知道。他这次办这个东瀛学堂,虽然有些胡闹,但出发点也是好的,想来也是为了替皇上您分忧。”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

“咱何尝不知老十的心思?只是这孩子,做事总是有些不着调,让咱怎么能放心得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