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洪武一怒,李善长恐慌!(2 / 2)

加入书签

    他一把抓住李善长的衣领,将他提了起来,像拎小鸡仔一样拎在手中。

    “蓝玉!你……你要干什么?!”

    李善长被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挣扎着,却哪里是蓝玉的对手?

    蓝玉冷笑一声,将李善长扔到朱檀面前,嘲讽道:

    “李善长,你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才爬到国公的位置,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可叹啊!”

    李善长此刻哪里还有往日的威风,他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双目无神,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

    朱檀居高临下地看着李善长,眼中满是厌恶与鄙夷:

    “李善长,你机关算尽,却终究算漏了一步。你以为你做的事情,真的能瞒天过海吗?”

    李善长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的光芒:

    “鲁王殿下,老夫……老夫知道错了!求求您,饶了老夫这一次吧!老夫愿意将所有的家产都献出来,只求您能饶老夫一命!”

    朱檀冷笑一声,缓缓蹲下身,看着李善长,一字一句地说道:

    “李善长,你以为,本王会在乎你的那些臭钱吗?”

    “本王,想要钱的话,早在东瀛就用之不尽了。”

    “本王想要的,是你的命,还不明白吗?”

    朱檀没有再和李善长废话,在他眼里,这个贪婪狡诈的老狐狸早就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他站起身,厌恶地掸了掸衣袍,仿佛沾染了什么脏东西一般。

    “带走!”

    朱檀冷冷地吐出两个字,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蓝玉心领神会,一把提起瘫软如泥的李善长,像拖死狗一样将他拖出了码头。

    ……

    第二天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了皇宫。

    庄严肃穆的奉天殿内,文武百官早已按品级站立两侧。

    等待着早朝的开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令众人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接下来便是例行公事般的汇报。

    户部尚书汇报了今年的税收情况。

    兵部尚书汇报了边境的军情。

    工部尚书汇报了水利工程的进度……

    朱元璋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偶尔会询问几句,但语气中却透着一股掩盖不住的疲惫。

    就在朱元璋准备宣布退朝之时,一道洪亮的声音突然在大殿中响起:

    “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令原本死气沉沉的大殿瞬间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只见朱檀身穿蟒袍,腰佩玉带,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大殿。

    “鲁王?!”

    “他怎么来了?”

    “不是被禁足了吗?”

    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中充满了惊讶和疑惑。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悦地看着朱檀。

    这小子,一天到晚无法无天,一点规矩都没有!

    一旁。

    太子朱标无奈地摇了摇头,十弟总是这样,做事跳脱,这下免不了被父皇责罚了。

    朱檀对众人的反应视若无睹,他径直走到大殿中央,跪倒在地,朗声道:

    “儿臣要弹劾韩国公李善长!”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愣住了,像是被点了穴一般,一动不动。

    弹劾李善长?!

    这可是开国功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韩国公啊!

    而且,弹劾的还是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鲁王!

    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朱元璋也被朱檀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惊到了,他猛地坐直了身子,目光如电地盯着朱檀,沉声问道:

    “你要弹劾李善长什么?!”

    “儿臣要弹劾韩国公李善长勾结东瀛,意图谋害陛下!”

    朱檀掷地有声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坚定。

    “什么?!”

    “这怎么可能?!”

    “一派胡言!”

    朱檀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殿中炸响!

    文武百官顿时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勾结东瀛,谋害皇上,这可是诛九族的死罪啊!

    李善长可是开国元勋,位高权重,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而且,弹劾他的人还是一向与他不对付的鲁王,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一时间,各种猜测和议论在大殿中蔓延开来,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和诡异。

    朱元璋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他紧紧地盯着朱檀,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知道,以朱檀的性格,绝不会无的放矢,他这么说,肯定是有所依据的。

    “放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怒喝道,“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朱檀毫不畏惧地迎着朱元璋的目光,沉声道:

    “父皇,儿臣所说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

    “哼!空口白牙,谁信?!”朱元璋怒道,“你可有证据?!”

    “回禀父皇,儿臣当然有证据!”

    朱檀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叠厚厚的纸张,高举过头顶,“这是儿臣连夜搜集到的李善长勾结东瀛的证据,还请父皇明鉴!”

    “呈上来!”朱元璋沉声道。

    一个小太监连忙上前,从朱檀手中接过那叠纸张,然后小心翼翼地呈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那叠纸张,仔细地翻阅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眉头越皱越紧,握着纸张的手也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大殿中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压抑,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大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惊扰了朱元璋。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终于看完了手中的纸张。

    朱檀又继续说道:

    “父皇,儿臣除了物证之外,还有人证!”

    “那九条政孝于昨天夜里被儿臣在码头中截胡,李善长准备将他给送出大明。”

    “只要见了这九条政孝,一切都可以明朗了!”

    朱元璋的脸色,现在已经难看得可怕。

    他身边的那些老兄弟,如今就剩下了李善长、徐达、汤和。

    却没想到,这李善长……(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