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听从建议百倍提升(1 / 2)

加入书签

大员省。

    “儿臣赵烽--”

    “臣忽必烈”

    “-——”

    “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码头上一众文武大臣跪在地上。

    赵与芮第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忽必烈。

    忽必烈是大员副都指挥使,兼大员水师一军统制,今年已经五十二岁,按大宋现在规矩,再过三年他就得退休。

    多年前忽必烈刚投降过来时,赵与芮召见过一次,如今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

    “诸卿平身吧。”赵与芮笑道:“忽必烈,你也老了喽,好多白发。”

    “臣老了,陛下正当年青呢。”忽必烈陪笑道,他的汉语是越来越溜,如果不看他的脸,根本不知道他以前是蒙古人。

    三月二十二日,赵与芮上大员,召见儿子赵烽和大员文武官员,从二品以上。

    每人都是单独谈话,每个人谈的都不同,有的是闲聊,有的会说些大员的事情。

    忽必烈在二十三日被召见。

    赵与芮开口问他有几个儿子,都在干嘛。

    忽必烈实话实说,说到有两个儿子在大明省,也是武官时,赵与芮含笑点头:“虎父无犬子。”

    忽必烈的两个儿子,朵儿织和脱欢正在赵绎麾下呢。

    “几個孙子了?”赵与芮又问。

    忽必烈说有八个了。

    成年有几个?

    君臣一问一答,赵与芮听到忽必烈长孙去年还参与科举,不中,今年正在家补习时,便沉思了片刻。

    不一会,赵与芮道:“当年你带数千蒙军弃暗投明,对我大宋收复波斯还是有功的,这样吧,朕特赫,让你长孙荫补,你想让他当文官还是武官?”

    忽必烈大喜,叩谢皇恩,然后道,想让他当文官。

    于是赵与芮便打算让忽必烈长孙去其他省当主簿。

    赵与芮和忽必烈聊了有一刻钟,便让他离开。

    忽必烈在里面还是满脸堆笑,出来后就一脸阴沉。

    “父亲。”他的三子忙哥剌,四子那木罕都跟随他在大员,两人立刻迎上。

    “回去再说。”忽必烈阴着脸一挥手。

    三人忽忽上马,带着一队亲兵回到府上。

    家中还有忽必烈二子真金。

    “父亲回来了。”真金看到忽必烈,也赶紧上前,同时挥手示意外面的人关门,也不要进来。

    父子四人直接来到后面大院,有亲兵守在院门口,不能让任何人进来。

    “有没有电报?”忽必烈回到自己家中,才舒了口气。

    刚刚在皇帝面前,他还是很害怕,怕自己露出什么破绽。

    “明王的船队已经到了马尔代夫,很快会绕过斯里兰卡,进入孟加拉湾。”真金道。

    忽必烈皱眉:“他们要从马六甲走?”那可是赵祺的地盘。

    “原本是打算从马六甲走。”真金道:“但后来赵祺不知为什么,突然下令,只能带两艘船,两百人经过,明王的船队可能一分为二,明王走马六甲,其他船走巽他海峡。”

    “地图呢。”忽必烈立刻来到地图前。

    父子四人盯着地图在看。

    走巽他海峡要经过雅加达,那也是赵祺的地盘。

    但好在,现在驻守雅加达的,是曾经赵绎大明省的武官牛俊。

    “牛俊是不是自己人?”真金这时问。

    忽必烈一脸茫然,这个他也不清楚,因为赵绎很多事情不会和他说。

    他只能道:“牛俊以前在大明省呆过,从准将干到副统制,当时大明还是波斯,后来明王过去没多久,牛俊就调走了,到底是不是明王的人,我还真不知道。”

    二子真金道:“明王兵分两路,一路走巽他海峡,肯定要经过牛俊地盘,十有捌九是自己人?”

    忽必烈则摇头:“兵则,诡道也,未料胜,先料败,不能事事想着这般好。”

    三个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明王有什么命令没有?”

    “暂时还没有?”

    忙哥剌这时问:“父亲,刚刚赵与芮和你说了什么?”

    “问了我一些家事。”忽必烈想了想,冷笑道:“赵与芮怕是知道自己这套规则不够好,现在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在忽必烈看来,赵与芮最大的失败是取消世袭。

    大伙拼了命为你打下江山,你却要取消世袭,那大伙的努力何在?

    以前赵与芮壮年,威压四海,无人不服。

    现在他已经垂幕晚年,恐怕再也压不住底下的骄兵悍将们。

    “他们汉人中原几千年历史,从来都是勋贵世袭,门阀传承,现在到了赵与芮手上,偏要搞什么公平。”

    “呵呵,没有世袭,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大伙拼命为你打江山,不就是为儿孙们打些基业吗?伱不能世袭,这公平吗?”

    几个儿子重重点头,当然得世袭,不然咱们和普通人一样去考试?开什么玩笑,这公平吗?

    父子四人正在说话,嗡嗡嗡,突然房间里一个书柜开始移动。

    大伙纷纷扭头,里面走出一个少年。

    少年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正是忽必烈的八子阔阔出。

    “父亲,二哥,三哥,四哥——”阔阔出手上拿出一张纸:“明王最新电报。”

    忽必烈赶紧拿过来,上面写了一串数字。

    “书来。”不用忽必烈开口,边上真金已经递过来一本厚厚的【大宋新律法】。

    接着他抬头看了眼几个儿子,儿子们很识趣,赶紧后退,远离忽必烈。

    这忽必烈非常小心,儿子也防着。

    只见他对照数字,一页页打开,然后挑出一个个字,组成几句话。

    看完之后,他脸色微变,接着纸塞进嘴里,直接吞掉。

    “父亲,明王怎么说?”几个儿子都紧紧盯着他。

    忽必烈的表情,缓缓变的狰狞起来:“哈哈哈,都说我蒙古人会父子相残,原来汉人也不曾多让——”

    忽必烈厉声道:“明王要我们,帮他弑父。”

    场中诸子齐齐脸色大变,谁也没想到,赵绎居然敢弑父。

    “我当年在波斯就看出来了。”忽必烈狞笑:“这个赵绎,没什么事不敢干,为了皇帝之位,他连父亲都敢杀,真是无法无天,哈哈哈,好,好,我们当然得帮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