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普洛森的御前会议(2 / 2)

加入书签

    “够了!”莱因哈特皇帝厉声呵斥道。

    空军作为新兴的高技术兵种,一直得到莱因哈特的偏爱,这种时候他当然要站在空军这边。

    冯·布莱恩元帅低下头,表示了自己的顺从,让莱因哈特绷紧的表情松弛了一点。

    陆军将领主要是容克军官团,莱因哈特皇帝已经利用装甲兵这一兵种的划分尽可能的削弱军官团在陆军中的影响力了,最近又组建了不归陆军总司令管辖的阿斯加德骑士团。

    但陆军本身如此庞大,军官如此多,容克贵族关系盘根错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莱茵哈特明显感觉到陆军的老将们之前因为连串辉煌胜利而闭上的嘴又开始松动了。

    老将们的领袖有二,一个是已经退休在家的兴登堡老元帅,第二个就是只比兴登堡年轻五岁的冯·布莱恩。

    当然,几年的辉煌胜利已经让莱因哈特建立起了异常稳固的统治,所以就算遭遇了小小的挫折,冯·布莱恩依然对莱因哈特表达了顺从。

    再就是,经过几年的战争,老将们也知道技术的革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大量的掌握新技术的军官补充进军队是大势所趋,容克军官的权力会被稀释已成定局。

    不少老将已经放弃抵抗,坦然接受军事革新。

    就像安特的贵族们失去权力那样,容克军事贵族也会逐渐失去权力。

    不少容克贵族已经卖掉了传承了了那么多年的老庄园,搬进了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城市,他们的孩子也习惯了电力、收音机和自来水,再也不愿意回到老旧的庄园了。

    莱因哈特盯着陆军总司令看了好几秒,点头:“空军会全力以赴协助你们的。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打到瓦尔岱丘河畔,不需要渡河,只要沿河布置防线就可以,迫使敌人增援库巴要走内海航运。”

    冯·布莱恩点了点头:“只要在我们的南线计划基础上修改一下就行了。我们的计划本来只打算突破滨海-博尔斯克一线,占领这道筑垒地带卡住敌人的咽喉,防止敌人从南线反扑。”

    莱因哈特:“你们的计划太保守了,就算吉尔艾斯也不会喜欢的。”

    吉尔艾斯还在负责中央集团军群防线的南部,也就是杜瓦河一线的防御,所以没有参加这次御前会议。

    冯·布莱恩:“我们会在月底之前拿出新的计划,现在虽然还没有清楚具体的进攻方案,但是已经可以开始囤积弹药和装备了。”

    莱因哈特看向自己的装甲兵总监:“尽快给部队补充新型坦克。”

    毛奇大将:“刚刚我已经说了,除非开始动员,转入战时生产体系,不然我军没有办法迅速补充长管四号。到四月开始进攻,我预计东线有10个装甲营能够得到长管四号。”

    莱因哈特立刻敏锐的不戳到一个字眼:“‘得到’?”

    毛奇大将:“为了换装的顺利,肯定得先让原本就驾驶四号坦克的车组换装。每个营只有25辆左右的四号。”

    “那也只是二百五十辆!”莱因哈特提高音量,“三个月才250辆,我的普洛森工业已经衰弱到这种地步了吗?”

    毛奇大将:“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长43倍径75毫米炮的炮管产能有限,毕竟帝国陆军刚刚下了大量的PAK40的订单,虽然两款炮炮管在细节上不同,但仍然会互相挤占产能。转入战时体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莱因哈特摆了摆手:“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新的坦克要先武装阿斯加德骑士团师,和空军野战师。”

    莱因哈特尬住了。

    冯·布莱恩等老派军官对视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的进入看戏状态。

    莱因哈特最终摇了摇头:“那春季的进攻,就更多的使用阿斯加德骑士团!把他们放在最重要、敌人兵力最强的突破点!上次他们碰到了那个罗科索夫,表现不佳被联众国和联合王国的报纸嘲笑了!正好让他们重新证明自己!”

    冯布莱恩和威廉凯尔特再次对视。

    然后总参谋长威廉凯尔特说:“那我们需要陛下您保证这些部队会按照我们的计划配置在前线。”

    “我保证!你们就把它们当成普通的装甲师来布置,但是要放在最难突破的地方!”莱因哈特说完,再次转向装甲兵总监毛奇大将,“新式坦克的情况如何了?”

    毛奇大将:“五号坦克之前只是预研阶段,并没有拿出设计图,于是我让设计组仔细测量了缴获的安特坦克。基本上打算在T34的基础上改进,改掉它的缺陷。最快今年年底进行原型车的测试。”

    莱因哈特:“那这场和安特的战争可能用不上它了。我们今年就要打掉安特的煤炭和原油产地,他们明年春天就会投降。”

    毛奇大将:“倒是有一款坦克可能可以在今年投入战场。之前我们面对加洛林的B1重型坦克打的非常吃力,所以提出了88毫米运载车的招标案,主要在之前已经停止发展的VK3001方案基础上进行改进。

    “目前亨舍尔和保时捷已经造出了原型车,正在贝尔卡的战车测试场进行测试。一切顺利的话,四月攻势式试生产型就可以运抵前线。”

    毛奇大将:“在贝尔卡吗?好的,我要去看一看。这次会议就到此为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