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四时(1 / 2)

加入书签

对于这个“最合适”,自然不是指“最合适自己的伴侣”,而是“最合适这个时代作为结婚对象的合作者”。

其实苏青鸾想得很清楚,也很现实。别说是这相隔几百数千年的古代,就算是同样生活在现代社会,要想找一个真正精神契合的伴侣,都是十分少见的。

哪怕语言相通,在相似的社会环境中成长,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不同,也会造成巨大的理念差异。

上辈子苏青鸾虽然自己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没有什么谈恋爱结婚的打算,不过倒是见证了包括大学室友在内的无数段感情纠葛,堪比大型狗血电视剧。

所以苏青鸾十分明白,想要隔着时间的洪流谈“三观一致”“灵魂契合”是多么的痴人说梦。

既然如此,把婚姻当成必须在这个时代顺利生活下去的必经之路,放低不切实际的期待,转而抓住更加务实的方面才比较重要。

苏青鸾想得很明白——既然这个时代只有男人才有继承权,那么找一个木讷好掌控一点的,哪怕没什么太大的帮衬,只要不给她拖后腿就可以。

就算是不能同未来的丈夫情投意合,能做好合作伙伴一样相敬如宾也不错。

至于沐行之……

苏青鸾承认,若是说道“相处时候最放松最自如”,目前为止这个男人是不二人选。

但是她并不会因为一时的轻松愉悦就忘记,这个男人身上的谜团太多太多——那种博闻强识的程度,通身的气度风韵,并非寻常人家简单靠金钱能够堆砌出来。更多的还是要家学,甚至点点滴滴的经历。

甚至还有那位自称“松伯”的仆从,苏青鸾从很早就注意到,那名在这个时代可以自称“老夫”的人,从来都是健步如飞,挺拔如松。

那种训练有素的既视感,让她想起上一世的一种职业——军人。而且是久经风霜的军人。仿佛蛰伏于剑鞘的利刃,虽然低调,若是贸然接近,就能领略其锋芒。

种种迹象都表明,沐行之若是作为朋友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伙伴,也许相当可靠,但如果作为伴侣,估计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简而言之:此人谜团甚多,最好保持距离。

想到这里,苏青鸾提前为沐行之未来的另一半——或者是另一半“们”——掬了一把同情泪,苏青鸾不甚上心地吐槽着。

对于苏青鸾的“择婿观”,苏广福倒是很赞同,表示男人其他都不重要,人品好对女儿好能过日子就行。

至于杨氏,却用指头点点苏青鸾的额头:“未出阁的小姑娘,整日把择婿什么的挂在嘴上,也不怕别人家笑话。”但是看得出来,她也算是对大女儿的“务实”感觉很欣慰。

至于所谓的“被人看笑话”,其实大家都明白,只要这种言论不要被亲爹娘之外的人听到,也就没什么大不了。

毕竟,其实谁家对于婚姻都有着自己的成算呢。

苏青鸾对于爹娘“朴素”的择偶观没什么太大意见,他们的想法虽然很多都不符合苏青鸾上辈子的理念,但是他们是真的为自己考虑的。

在亲眼看到雀儿被自己的亲爹“卖”出去,又看到听到那么多这时代婚嫁的悲剧,苏青鸾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苏广福和杨氏这一对真心为女儿考虑的父母。

知道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对沐行之有什么“非分之想”后,杨氏和苏广福的态度马上轻松了下来。

用他们的话说,“沐先生那样的读书人,是官家娘子也娶得的,咱们农门小户,不求破天富贵,能小富即安,稳当过日子才是正理”。

其实苏广福和杨氏倒不是看出来沐行之来历不凡,而是单纯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读书人无所不能。哪怕对方不良于行,也不是一般人能比。

不过这倒是阴差阳错同苏青鸾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没有了爹娘紧张兮兮地念叨,苏青鸾终于可以继续大大方方去沐行之那里商量合约的事情。

双方都是诚心想要合作,于是合约的大致方向很快敲定。苏青鸾又去请了专于此道的文书先生做第三方见证,同沐行之逐一敲定细节。

当然,作为这次合作的甲方,苏青鸾并没有因为这次乙方是自己的朋友,就减少摧残对方的想法。

虽然不至于提出“五彩斑斓的黑”这种丧病要求,不过本着“精益求精,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弃改进空间”的想法,她可算是使出浑身解数,压榨沐行之身上的艺术细胞。

于是这一段时间,白天苏青鸾便不再去下水摊子,而是专心忙果子酱的事情。她要不停地看沐行之给出的图样,然后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同时还要兼顾果酱的熬制、调味、放置。

另外为了搭配沐行之的设计图样,两人还要去找适合的容器做盛放果酱的器皿——从外形设计到材质要求,都是要仔细考虑的因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