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1 / 2)

加入书签

其实苏青鸾也知道,“生腌”这种甚至不需要“烹饪”的烹饪方式在这个时代很常见,不过她也并非每次都是以烹饪技巧来做出更美味的食物。

其实“生腌”这种烹饪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将食材浸入已经调好的料汁中,利用高盐高糖或者高度白酒等等调味料作为“杀菌消毒”的原材料,顺便可以把特具特色的味道腌入食材,使得它们别具风味。

新鲜的鱼虾、各色兽类的肉片,都是生腌的常见原材料。

不过虽然生腌美味,毕竟腌渍的时候少不了高度白酒,苏青鸾还是不希望自家弟弟妹妹小小年纪就变成小酒鬼,更何况小孩子吃生鲜类,也怕脾胃虚弱直接闹肠胃炎。

这年代苏青鸾可没有地方给她们吃什么抗生素。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苏青鸾还是同四位大人商量了一下,只留下四只用来做生腌的蟹子,剩下的两只,她切了姜片放在螃蟹腹部去腥,上锅蒸熟给两个小家伙吃。

蒸蟹子很简单,不过是把蟹子洗刷干净上锅掐时间别蒸的火大了。

但是生腌的步骤可是有些麻烦。

苏青鸾把洗刷干净的螃蟹泡入高度的“烧刀子”里面,这边去准备酱油作为主要底料的腌料汁。

而杨氏则是同孙桂香忙活着今晚的晚餐——当然,对于孙桂香这个双身子的人,无论杨氏还是李三儿都不敢太让她劳累,所以她只给杨氏打打下手,择菜或者切个调料递个物件儿什么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聊天解闷。

两个男人经过方才一阵鸡飞狗跳地捉蟹子,都一身泥污,杨氏嫌弃地打发他们去河边洗洗干净再回来——虽然天气已经转凉,不过现在太阳还没有下山,两人又是火力壮的中年汉子,自然不太在意这有些低的水温。

其实生腌的料汁都不是什么新鲜佐料配置,无非酱油、盐巴、白糖、还有葱姜蒜和香辛料。

由于没有二荆条之类辣度比较清新又高的辣椒,苏青鸾不得不用茱萸代替。不过茱萸虽然有辛辣的味道,却也总有若有若无的苦味。

还好有白糖和其他调味料,苏青鸾巧妙地改变了配比,并且加了一些洋葱和香菜在料汁里面,使得茱萸那微微的苦涩味道不仅没有显得十分突兀,反而由于苏青鸾十分巧妙的味道搭配,让这一丝丝若有似无的苦涩冲淡了蟹子肉原有的腥气,变得十分清新。

而由于最开始被浸入高浓度的白酒腌渍片刻,这让生腌蟹虽然没有浓烈的酒味,却仍旧留下了淡淡的酒香。

生腌需要至少腌渍两个时辰,小孩子和孕妇吃完了就该回房的回房,该回家的回家了,只剩下三个成年人和苏青鸾这个伪儿童,仍旧在聊着天,等着生腌到时间。

其实原本这个生腌蟹大家是想要等到明天再享用——毕竟腌渍时间更长,味道会更加充分渗透,而且里面的各种调味料更会充分发挥消灭寄生虫的作用,不过杨氏告诉她,若是等到明天,生腌蟹可能就要坏了。

苏青鸾一拍脑袋:这个时代没有冰箱冰柜,穷人家——虽然苏家现在也不是很穷——甚至连储存冰块的凌阴的见不到,所以自然没有什么特别靠谱的储存生腌的地方。

倒是有一个适合穷人的“冰箱”——便是各处的水井。不过那里通常都是被冰镇水果,而且是被附近的人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苏家这种就算把螃蟹放进去也不能保证存放得当,不会把汤汁洒出来。

既然没办法过夜,只能为了美味含泪熬夜了。

渐渐地,太阳下山了,月亮爬上的东方的天空。

今天虽然不是满月,但天气十分晴朗,万里无云。

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甚至让整个院子里都明亮了起来。

草丛中的鸣虫开始高高低低争相鸣唱,似乎要抓紧这严寒降临之前最后一段能够让它们繁衍后代的日子做最后的挣扎。

而几个有了几分睡意的人终于等到了生腌蟹。

事实证明,“为了生腌蟹,含泪来熬夜”是值得的。

苏家人送来的蟹子虽然不能同那些真正的富贵人家比较,从分量和个头上面都少了一些,不过却胜在新鲜。

青色的蟹壳被掰开,里面晶莹的蟹肉露了出来。

大家都是农家粗人,不会用“蟹八件”那种种劳心劳力、让人吃都吃不安生的物件儿——事实上李三儿和苏广福甚至认为,食用蟹子这种“肉还不够给我塞牙缝”的食材,实用主义的苏广福也无法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