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忽悠瘸了(2 / 2)
原因很简单,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都城的富贵人家什么珍馐美味没有见过没有尝过?既然如此,那么越是稀有的食材,哪怕并不是那么美味,都会让他们为了显示身价而吹得天花乱坠。
比如上辈子,苏青鸾的师傅为了让她品尝正宗的各地美食,经常打飞的带着她去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不仅仅是常见食材,连冷门食材也尝试了。
不得不说,有许多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甚至牢底坐穿食材,比如什么象鼻、熊掌、猴脑之类,苏青鸾也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尝试过。她的评价是——不如猪拱嘴猪蹄子猪脑花好吃。
师傅也曾经告诉过她:如果那些所谓的“野味”真的如此鲜美,早就会成为人们——尤其是民以食为天的炎黄子孙——的驯养对象,进而成为盘中餐。
比如小龙虾,螃蟹这种甲壳类动物,坦白说,它们吃起来十分麻烦,而且吃十斤恐怕五斤以上都得是壳。
这样麻烦又“不划算”的食材,仅仅是因为味道鲜美,仍旧有无数食客不厌其烦琢磨怎么吃它们——清蒸、蒜蓉、生腌……
所以如果那些“山珍海味”真的有那么美味,人类怎么可能不饲养呢?
还不是不够好吃!
但是因为足够稀有,甚至禁止食用,当自己能够把这些“食材”作为盘中餐端上桌,似乎也赢得了某种“特权”。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有很多菜品明明难吃的要死,却总有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他们吃的不是菜品,而是身份,是特权,是象征。
所以苏青鸾确定,张妈不但不会为了“再想吃‘四时’系列要等一年”而生气,反而会觉得自家主子吃了唯一“限量版”,那不就是“独一份儿”么?
果不其然,苏青鸾的话让张妈不但没有失望,反而带上了一丝微笑:“原来那‘四时’果子酱居然如此难得一份。”
“诶唷可不是么,”苏青鸾挤眉弄眼特别夸张,“原本这果子酱的做法也麻烦,就算是把所有能叫上的人一起做,按照那种‘四时’的做法儿,也不过百十来套,所以也就是做一份儿讨贵人欢心,没人把这果子酱做成产业的。”
虽然没有人在这小镇做果子酱是真的,不过根本不是产量多少——按照花溪村附近山地林地中那些野果子的量,自然可以做出大批量的果酱。
不过因为果酱本身制作工艺繁琐,而且要加入大量的糖分保鲜,成本就不低,因此不是一般平民能够买得起的食物。
苏青鸾因此干脆把这种“买不起”极端化,打算让花溪村的果子酱直接变成“奢侈品”,专供那些有钱没处花的富贵人家来享用。
“奢侈品”虽然从表面上来说是“品牌的文化传承”,但是说白了,某种意义上就是“只给特定客户提供服务和商品”。
苏青鸾无论从前世还是这一世都是平头百姓一个,她不了解也不理解那些所谓的“奢侈品”。在她看来,那些“奢侈品”无论是从耐用度还是美观程度,都不如一些中等品牌的大众产品,有的也只有“让人仰望的价格”。
虽然苏青鸾本人是实用主义,觉得“五千买钢丝球”“三百买纸杯”这种完全是钱太多烧得。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把自己平平无奇的果子酱打造成为“果子酱中的奢侈品”,让那些富贵人的钱财流入自己和乡亲们的钱袋子。
既然如此,那么苏青鸾的果子酱就一定要有“格调”。
某种意义上,有“格调”的第一要素就是,不能烂大街,成为常见快消品。
它一定要足够小众,并且拥有自己某种程度的不可替代性。
苏青鸾对于果子酱的味道“不可替代”具有绝对的信心,那么剩下的就是让这些平凡的果子酱通过各种包装变得“不平凡”起来。
第一步,就是让它们足够“稀有”。
“张妈您有所不知,这野果原本平平无奇,但毕竟是吸收了天地灵气。”苏青鸾指了指外面,“咱们这里虽然远离都城,甚至州府也相距甚远,不过却是山清水秀自有灵气,那野果子长起来个顶个水灵透亮!”
说着,苏青鸾就用十分夸张的形容词形容当初为了制备这小小四份果子酱,从原料果子成熟度、色泽、大小的严格挑选,到后来放入多少复杂的调料调味——当然,具体的种类和比例她并没有说——总之,将每一步说得都是“千挑万选”,优中选优。
张妈听着苏青鸾说得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也不嫌弃了,只是微笑道:“看起来这果子酱真是难得做出一份,价值千金呢。”
苏青鸾见张妈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心中啧啧腹诽:得,这是被忽悠瘸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