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每人只有一碗(1 / 2)

加入书签

虾仁面不适合做成汤面,因为过于丰沛的汤汁会稀释原本属于虾仁的鲜美甘甜。但是也不能完全做成干拌面,那样就感觉少了几分润泽。

所以恰到好处的一点浇汁就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设么豉油鲍鱼汁提鲜,也没有哪个神仙时间让她细细熬制高汤,只能用酱油、砂糖、盐巴、白胡椒等等调制汤底。

不过要激发鲜味,苏青鸾倒也有她的办法。

从角落里拿出一只小罐子,和寻常那些瓷罐子不一样,这只是草编的。

这种草编罐子是一次性的,因为里面的东西严格来说是“食材”,并非一般调味用的香辛料,所以并不具备香辛料或者盐巴砂糖那样的自带防腐能力。

这罐子里是鱼骨研磨成的细粉末。

打开罐子的盖子,扑鼻而来的就是属于水产略腥气而焦香的味道。

这鱼骨是苏青鸾特意留下的,不拘是什么种类,只要每次吃鱼肉丸或者鱼片粥之类需要把鱼肉整个剔下来,而又不需要用鱼骨头熬制底汤的菜色,苏青鸾总会把鱼骨保存下来,先用小火慢慢把表面的肉烤焦剔除,再把已经表面变成焦褐色的鱼骨放入她的平底锅中,也不加油,小心慢火焙熟。

等到鱼骨里面的水分都被烤干,鱼骨的质地也从最开始的坚硬变为疏松与焦脆,只要轻轻用捣蒜的石臼研磨几下,就变成细腻的鱼骨粉。

鱼骨里面有大量的油脂,也就是鱼类的“骨髓”,这些油脂经过高温烘烤,已经充分融合到鱼骨里面,让鱼骨更加香气扑鼻。

而这种鱼骨研磨成的粉末虽然没有咸味,却有着所有水产都有的特殊鲜香,加入这一次的虾仁面汤底里面,同虾子的鲜味相得益彰。

而原本混合了蔬菜丁的虾仁浇头,苏青鸾也没有用太过浓重的香辛料调味——不仅是因为香辛料会刺激几个病号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喉咙,更是因为,浓重的辛辣香味会掩盖虾仁和青笋胡萝卜白莲藕这种味道比较寡淡食材原本的味道。

所以,苏青鸾用清炒虾仁的办法,不过没有大火爆炒,而是先把所有蔬菜按照成熟的容易程度,用水全部焯水过凉,再用芡粉稍微勾了一下芡汁,把虾仁和其他食材慢慢小火慢煨熟了。

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虾仁滑嫩的口感,不至于火候太猛而让虾肉变柴。而勾芡则可以让浇头和汤汁变得更加融合,口感更加润泽,而且从视觉上来看,虾仁和蔬菜丁通过勾芡,好像点缀在细细龙须面之上的璀璨宝石,晶莹剔透引人食指大动。

最后撒上一把葱花最为点缀,苏青鸾这一碗虾仁面总算是出锅了。

说实话,即便是苏青鸾自己很擅长做各种食物,但相对来说她不怎么碰面食。一则白案实在是并非她擅长领域——苏青鸾更多擅长的是菜肴,更根本的原因则是,白案需要很长时间磨功夫,而苏青鸾上辈子因为生病,自然把白案的功夫扔到了后脑勺。

不过眼前这一碗虾仁面,即便是按照上辈子的水准来算,也是完全拿得出手了——几乎是立刻,苏青鸾就想到把这碗面加入他的“鸿福楼分成套餐”组合中。

不过眼下,比起赚钱,家人的赞叹更加让苏青鸾感到高兴。

“哇……这是什么面,真香!”苏玄鹤闻到香味,第一个迫不及待冲到了桌子边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