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猪骨汤面(1 / 2)

加入书签

这筒骨一看就是上好的大腿骨,里面的骨髓十分丰厚。

为了防止在焯水的时候里面珍贵而浓厚的骨髓掉出来,苏青鸾小心翼翼把筒骨一分为二之后,开口处都朝上面放置在砂锅里面,而且为了防止这骨头突然倒塌,还用细麻绳小心仔细地绑好,然后才加入葱姜和香辛料配制的料包去腥。

等到去腥这一步完成之后,便不需要太过担心骨髓是否会飘出来——反正即便这骨髓煮化了,也能化在汤里面,只会让汤头变得更加淳厚浓鲜。

这筒骨汤底要长时间熬煮才能进一步激发香气,让汤底变成雪白的颜色,于是苏青鸾便把通风口关小,转而去准备面条。

之前在沐行之那里尝试过制作龙须面,这一次为了让面条更加入味,所以她这一次也打算如法炮制。

不过上一次在面饼之间刷的是普通的豆油,幸亏有蟹油的鲜香以及蟹黄蟹膏本身的浓郁,才盖住了那隐隐约约的豆腥气。

这一次,苏青鸾吸取了这个教训,在刷油这一步改成了芝麻油,这样不仅没有了豆腥气,反而让香油还有猪骨汤的香醇相得益彰。

更何况这几天外面的温度越来越低,上一次苏青鸾还是把面饼松弛的时间有点儿短,虽然龙须面最终制作成功了,不过也多费了许多功夫。所以她这一次又把面饼多松弛了小半个时辰——当然,这也是因为想让汤头更加浓郁一些。

等到骨头汤已经由那种几乎透明的淡淡的白色变为更为浓稠的乳白色,筒骨上面零碎的猪肉已经被炖到脱骨,苏青鸾小心捞起来筒骨轻轻用笊篱抖一抖,那上面的肉就轻易地被剥脱下来,落入浓白的骨汤里面。

最近这段时间,室内的温度已经越来越冷,苏青鸾已经不让苏雪雁在阴冷的房间里面写大字了,相反,让她多在外面的阳光下玩儿跳格子或者其他什么的——之前家里杀鸡,鸡尾巴上面相对比较长的羽毛都没有人扔,苏广福又用鸡毛给小丫头弄了个毽子。

不过很显然,虽然苏广福会做毽子,但是他不会玩儿这玩意。毽子扔向高空,还没等腿抬起来,毽子就已经落地了。或者因为力气用得太过,毽子被扔得太高太远,结果根本就踢不到。

就因为这样,苏广福虽然做了毽子,却一度遭受小丫头的各种嫌弃。

反倒是杨氏,虽然已经是三十多岁,而且平素也是安安静静做女工做家务,没想到一遇到踢毽子,简直是像换了一个人一般。

左右脚轮着踢;转一圈踢;用脚尖踢完了转身用脚后跟踢……总之各种花样让人目不暇接,别说是苏雪雁还有苏玄鹤这两个小孩子,连苏青鸾这个“伪”小孩儿看得也是目不转睛大声叫好。

没曾想,高手竟然就在身边!

苏青鸾自己试了几次,只能用最传统的脚侧面连续接几个,而且还是只有惯用的右边腿,左边的腿就像是灌铅了一样,抬起来都困难。

所以从杨氏“大展身手”的那一天开始,原本让苏雪雁百玩儿不腻的跳房子就被“打入冷宫”,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花样踢毽子。

只不过相对于跳格子只需要平衡能力,踢毽子可是需要灵活度、柔韧度和身体总体协调性都要出色的一项运动。

如同苏青鸾那般寻常踢几个可是不算太难,只不过如果想要同杨氏那样踢出花儿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