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汤头浓郁(1 / 2)

加入书签

虽然去往火星的车票是没有,不过还好,比起苏青鸾花哨的拉面姿势,苏家人还是对面条本身比较感兴趣。

更何况,龙须面大家都是听说过,不过真正见到别说是两个小孩子,即便是杨氏和苏广福也是的第一次。

“现在我可算是知道,那说书先生说的‘龙须面’是个什么意思了。”杨氏不无感叹地说道,“这眼见着面条都快赶上头发丝了,可不就是‘龙须’么?”

苏玄鹤则是跃跃欲试:“我看着阿娘经常用棉线穿针,也不知道阿姐这面条能不能穿针。”

苏青鸾看大家似乎都没有把她社死的动作放在心上,自己也放松下来,解释道:“如果是专攻拉面的师傅,应该是能做到的——你阿姐我还远远功夫不到家,达不到那个程度。”

前世的时候,她曾经在厨艺交流大会上看到一位专心拉面将近三十年的师傅,技术妙到毫巅,别说是那面条穿针引线,甚至那一个针鼻儿里面都能穿过好几条细细的面线,简直是堪称神技。

虽然不能说是上辈子的事情,不过苏青鸾平素愿意去沐行之那里借各种各样的杂书来看,所以糊弄起大家也信手拈来,只说是在书本上见过,估计确有其人。

反正她只要说记不清楚到底是在哪里看到的,沐行之那边书那么多,总不能有人逐一核对吧?

为了保证面条表面的浮面不稀释浓稠的汤底,苏青鸾便用之前熬煮萝卜的小砂锅下面条。

龙须面很细,自然也是基本上下锅见开就熟了,不需要再多等。

更何况,苏青鸾用小砂锅也不是为了把面条完全煮熟,而是把表面那一层面粉给用开水冲下去,再用笊篱重新捞入熬煮筒骨汤的大锅里面。

等到再次等待开锅的空档,苏青鸾便把之前洗干净的黄瓜改刀切成细丝,同洋葱丝一样放入之前泻开的麻酱汁儿,又加入之前熏制好的卤下水。

原本卤制又烟熏的下水就有着特殊的香气,这样拌了黄瓜和洋葱丝之后,原本浓郁的口味多了几分清爽。

不过凉拌下水的时候因为麻酱汁儿沉底了,所以苏青鸾搅拌麻酱汁儿又花费了一点儿时间,就耽误了一些功夫。

正当她低头把所有食材拌匀的时候,旁边看的杨氏一个箭步冲过来,嘴上还张罗:“把笊篱给我,要不然要扑锅了!”

苏青鸾一扭头,发现原本基本上平静无波的筒骨汤已经泛出白色的细密泡沫,还好杨氏前来救场,要不然这样浇灭了下面的炉灶,虽然不会造成什么煤气中毒或者爆炸,不过清理潮湿的炉膛却有些麻烦。

更何况如果太多的筒骨汤洒出去,苏青鸾也是会心疼的。

有了杨氏的帮忙,很快,五大碗筒骨汤面就出锅了。

苏青鸾每个碗里面都分了一块筒骨、几块碎肉、若干片白萝卜片。最后还要在每一碗上面撒一些香菜和葱花作为最后的调味和点缀。

因为一直在门口看热闹,所以看到苏清理撒葱花的时候,苏玄鹤也跑过来帮忙。

他左看看,右看看,指了指苏青鸾说是端给爹娘的两碗面嚷嚷道:“阿爹和阿娘每人都比我这一碗多一块肉!”

苏雪雁却在一边朝他吐吐舌头:“阿兄不知羞!阿兄也是小孩子,当然要少一些,而且我也比爹娘碗里面少呢!”

“我……我在长身体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