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抢手货(1 / 2)

加入书签

苏青鸾原本觉得,那棉手套不过是作为整套冬衣的一个补充,充其量缝制个几十双也就罢了,按照杨氏和她那些姐妹的速度,不过三五日便能完成。

不曾想,这棉手套竟然渐渐成了抢手货,别说花溪村的人纷纷抢购,甚至连村民偶尔去了镇子上,被镇子里的人看到之后也纷纷打听是在哪里买的。

而且这玩意其实并不是一双只有一个人能佩戴,只要手掌胖瘦相差不是太多,那么几个人一双手套都是可以的。

杨氏这手套原本设计了四个尺码,基本上能够覆盖从七八岁的小孩子到成年人,所以受众面儿很广。

再加上这一双手套比起那制作周期长且制作成本不菲的冬衣,差不多一两日就可以收到订货,所以反而比冬衣更加受到追捧,竟然在几天之内收到了上百份订单——且这些订单很多都是十双八双这般购入。

苏青鸾自然自然对这种赚钱惠民两不误的生意乐见其成,她悄悄用成本价收购了大量的棉花为自家娘亲的“手套大业”压低成本,又建议大家薄利多销,能赚钱,又能把价格维持在一个比较实惠的水平。

当然,这些跟着杨氏的女工苏青鸾也按照“苏记”的员工福利,每天给了不少物质上的补贴,所以即便杨氏那边工钱给得不多,大家干得也十分热火朝天。

况且,就像是苏青鸾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手套这样的东西看上去不起眼,却对很多需要寒冬腊月外出劳作的人太多的帮助——最重要的一点,大大减少了冻伤的可能性。

而一双手套比起冻伤之后去抓药看病,价格差不多,却不需要耽误工期,哪个更划算自然一目了然。

而且杨氏设计的棉手套装饰简单却精巧——手腕处做了能够收紧的抽绳,又把两只手套以线绳连接到一起,而且根据不同的年龄设计了不同的颜色纹样,供大家挑选。

所以一时间“杨氏手套”竟然成为了这个深秋这一片山村小镇十里八乡中最为紧俏的货物!更有甚者,接下来几年杨氏设计的棉手套一度成为了很多人送礼物做年货的流行选择,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的杨氏只觉得原本计划中三五日能完成的工作变成了结束之日遥遥无期,甚至到后面连已经完成了房屋修补工作的苏广福也被抓壮丁去采买布匹运送货物了。

苏青鸾这边也因为杨氏这边的突然“加班”变得忙碌起来——反正现在“苏记”果子酱的重要原材料的果子已经因为晚间温度过低而受冻受寒,变了味道,不再酸甜可口了,她是彻底清闲下来了。

这期间,原本苏青鸾想要找个机会把拖欠柳芸娘那次“答谢宴”给补上,结果发现因为最近降温厉害,再加上现在已经是深秋,不知什么时候一场大雪大家都出不了门了,所以基本所有人家都在抓紧最后一点儿时间外出务工赚钱采买越冬食材。

所以最近的下水汤格外紧俏,随之而来的便是柳家比以往更加忙碌。

于是柳芸娘也就顾不上吃什么“答谢宴”只想要帮阿爹多赚银子了,这倒是让苏青鸾既为柳家高兴,又有些哭笑不得——再这么“欠债”下去,这答谢宴估计要拖到明年开春了。

不过苏青鸾在这边帮着杨氏忙活手套的活计,却把除了“答谢宴”之外另外的一桩“欠债”给忘得干干净净。

于是这一天,便有鸿福楼小厮打扮的年轻人在外面驾着驴车扬声喊了一声:“请问苏娘子是住在这儿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