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李家插曲(1 / 2)

加入书签

苏青鸾原本认为,不过是二十六个汉语拼音,外加上包括轻音在内的五个音节,按照沐行之的逆天学习能力,肯定一两天之内就能完全完成教学任务。

不曾想,她忘记了考虑两个时代语言方面的巨大差异——不是来自于书写,而是来自于读音。

于是原本计划十分简单的教学任务不断被迫更改“计划”,苏青鸾甚至感觉自己也在学一种十分新的汉语拼音。

沐行之那边倒是适应良好,很快就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注音规则,甚至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许多简略表达固定词组甚至短句的方式。

毕竟比起笔画数量众多的繁体字,相对而言二十六个字母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了,而且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能够组成不同的文字,并且同时能够占据更少的纸张,对于需要传递重要情报,但展现“信纸”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这实在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甚至比沐行之曾经用过的利用偏旁部首传递情报的方式更加高效——原因很简单,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偏旁部首,但是字母却比很多偏旁部首要简单许多。

毕竟一个字母最多也不过是两笔就能完成,很多偏旁部首甚至十几笔才能够写完,如此能够大大节省书写成本。

不过因为这些意想不到的插曲,原本计划中“两三日便可结束”的课程从第二节课开始便改成了两天一次,下雪天延后的节奏。

虽然如此,对于这种死冷寒天还要“出外勤”的情况,苏青鸾是满脸不情愿——又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地铁,还要一步一滑艰难行走,实在是个考验体力和意志力的事情。

不过沐行之那边第一天送了苏青鸾一套精铁锻造的厨具,第二节课又送了她一张看上去就十分柔软顺滑的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看上去像是雪狐一样洁白的动物皮毛,第三次是一只无论怎样翻转都能保证中心的炭火不掉出来的镂空金属“暖手球”……

糖衣炮弹十分可耻,不过效果也十分显著。苏青鸾便这样一点一滴被腐蚀了……

同乐滋滋的苏青鸾不同,杨氏和苏广福忧心忡忡地交换一个眼神,心里打定主意,开春天气暖和之后,一定要抓紧时间给女儿相看亲事了!

毕竟他们就算是不怎么知道富贵人家的器具是什么样的,三十几年的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苏青鸾拿回来那几样“劳动报酬”每一件都不是寻常人家轻易能得到的!

苏青鸾却不知道自家爹娘为自己操碎了心,她惯常去对面的李家看望孙桂香,却不曾想孙桂香家不同于前几日的热闹,显得有些冷清。

原来虽然孙桂香有惊无险的生子,不过到底曾经大出血身子有亏。所以每过几日就要去镇子上的回春堂抓药回来煎服。

孙桂香的姑姐也是已经嫁为人妇,所以等到孙桂香平安产子之后便回到自己的婆家那边去了。

而孙桂香的婆母李氏,李三郎的母亲则留下来为儿子和儿媳妇做做饭,更重要的是,她在儿子去镇子上抓药的时候,会留下来照顾仍旧十分虚弱的儿媳妇。

可是昨日发生了一点儿意外,李氏在院子中喂鸡的时候,不小心滑倒了。

四五十岁的年纪,即便是在现代也算得上是“中老年人”,是各种需要补钙的重点人群之一。虽然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补钙”的概念,不过这个年纪的人骨头愈发酥脆不抗摔也是不争的事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