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不搬家的理由(1 / 2)

加入书签

虽然苏青鸾自身的经验来看,什么“温性食物”“寒性食物”,除却冷饮之外,她都是照吃不误,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但是既然杨氏信奉这一套饮食理论,那么她也就是本着“哄家里人呢高兴,何乐而不为”的态度。

反正吃什么她都会吃得很香就是了。

所以杨氏说准备什么食材,她就处理什么食材,把自己变成一个么得感情的切菜机器。

只不过还没做多长时间,杨氏就以“长时间弯腰你会不舒服”为由把苏青鸾赶去看炉子——炉子上面有一只水壶,里面的水是杨氏让苏青鸾待会儿冲泡红枣生姜水来喝的。

“喏,这里有红糖,补气血。”看苏青鸾把热水倒入茶碗,杨氏又把板结的红糖掰下来一块儿丢入生姜红枣茶里面。

用汤匙随意搅拌几次,原本透明的液体就渐渐变成红棕色,在百次茶碗里面映衬着浅黄色的姜片和绛红色的大枣,竟然有点儿浓郁的色泽之美。

哦,顺便一提,因为苏家的家底儿愈发殷实,现在家里面也不再用那左边磕掉一个角儿,右边掉了一半把手的容器了。

当然,苏家还是比不得真正家底殷实的富贵人家,动辄骨瓷汝窑的器具,但是光洁细腻的普通白瓷还是用得起的。

其实原本按照苏青鸾的想法,是要举家搬到大一些的州府一类的地方安居,这样城市更加繁华,生活条件更好。

然而最开始想要直接搬家到都城的计划被那边暗潮汹涌的局面打断,更何况为了巩固“苏记”果子酱的“地域特点”,苏青鸾千方百计用当地特产的野果作为原料,现在那些野果生长的山林已经被谢府那边的巡山人保护起来,防止村人过度砍伐。

因为这一点,所以果子酱的“总供货点”是必定会在花溪村附近不能挪动,所以若是苏青鸾想要搬到稍微繁华一点儿的地方,也就是乐丰镇了。

对于这个方案,苏青鸾表示:可以,但没必要。

先不说两个地方其实只距离脚程不到一个时辰的距离,从地缘上来说虽然乐丰镇会更加繁华,然而相对而言会有开市闭市的时间,甚至还有宵禁,而宵禁的时候想要如同在花溪村趁着夜色散散步什么的,那是坚决不可能的。

更何况,那边对于苏广福和杨氏来说,少了让他们聊得来的邻里乡亲,也没有这么山水宜人的秀丽风景,所以对于那大差不差的乐丰镇,两口子都不太乐意搬过去。

苏雪雁自然也是不愿意舍弃花溪村玩儿的好的小伙伴,不过要说有什么便利,就是苏玄鹤上学堂更加方便一些。

不过很显然这对苏玄鹤本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正相反,他这小子从以前就是个皮猴子性格,现在虽然是有所收敛,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皮猴子还是那个皮猴子。

对于现在的苏玄鹤,他已经知道了去学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即便内心还是不怎么愿意学习,他仍旧非常自觉地每天去上课,不让爹娘和阿姐交给先生的束脩白搭进去打水漂。

用苏青鸾的话说就是——“你可以不去考状元,但是不能大字不识一个,不然被卖了你还帮着人家数钱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