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馅料(2 / 2)

加入书签

所以苏青鸾打算这一次改良一下粽子的口感——当然,是要牺牲大量的炭火柴火。不过好在她家负担得起,而且粽子这种东西,到底是时令节日的食物,不会经常做的。

也正是如此,苏广福和杨氏才会对她最近两天一盆一盆换水的架势视而不见。不然总是不会对现在把控“财政大权”的苏青鸾多说什么,还是会忍不住唠叨两句“柴火不便宜”之类的。

苏青鸾先把泡好的大枣、枸杞和腌渍好的蜜豆分别放在三个小盆里面,枸杞和大枣是一种馅儿,而蜜豆是另外一种馅儿。

因为蜜豆其实使用已经熟透的黑豆、红小豆、绿豆、芡实几样粮食加入浓浓的用白砂糖熬制的糖浆腌渍而成的“蜜饯”,所以甜度十分高——这是给两个小朋友还有其他有可能喜欢甜味食物的乡亲朋友准备的。

至于大枣和枸杞,虽然本身也有甘甜的味道,不过其实那甜度并不是很高,尤其煮熟了之后,甜度就会进一步降低。

这样一来,对于不那么喜欢吃甜食,却又想要偏甜口的人来说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若是想要吃特别甜的,也可以另外沾上砂糖或者淋上蜂蜜。

苏清理把两片粽叶顺过来并在一处,相互之间略有一部分重叠,这样两层粽叶交互之下,一个是可以形成更宽的粽叶,让粽子的体积更大一些,另外一个两张粽叶相互交叠,也可以防止这种纹路是纵向的叶子有一张突然破了个口子,那么另一张也可以作为兜底,不让里面的馅料流出来。

这包粽子的手法苏青鸾有些生疏了,不过该注意的技巧她并没有忘记,比如在把粽叶窝成一个“漏斗状”的时候,要点之一就是要在最“尖角”的地方留一小段,让粽叶自然而然随着角度的弯折凹陷进去一小块儿,这样从外面看仍旧是个很漂亮的尖角,但内部却有了一个小小的向上的折角。

这样包粽子最大的好处就是维持了“三角粽”美观的同时,防止馅料从尖端直接漏出来。

另外把粽叶折过来封口的时候也要做到相同的“压角”——粽叶里面的糯米不能盛放得太多饱满,要让左右各有一个向内的折角,这样侧面两个尖角也同样不会有馅料漏出来。

虽然看上去也不过是一窝一折的动作,但是一般的新手却十分容易翻车,不是把叶子包漏了,就是折角没有折好,乍一看整整齐齐,等到粽子煮熟后,馅料就从三个角的缝隙处流出来一堆,变成了“粽叶糯米粥”。

苏青鸾虽然动作生疏,不过该注意的地方还是会注意,只不过因为熟练度不够,速度慢了很多。

所以等到她才包了十几个粽子,外面便听到杨氏苏广福领着苏雪雁进来的。

离着挺远的距离,就能听到妹妹那小麻雀一样吱吱喳喳的说话声,向爹娘学着这一天她在许老爷子那里又看到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客人,自己又学会了几个字,还有怎样用算盘理账什么的……

然后,小丫头就看到坐在灶房门口附近的苏青鸾,惊讶道:“阿姐,你先回来了?你在做什么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