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关税(1 / 2)

加入书签

招抚郑芝龙对福建地方来说是大事,朱由检也很重视。

    但是在朝堂上面,大多数官员根本就不在意——

    区区一个海寇,是招抚还是剿灭,根本就影响不了朝堂局势。

    这也是朱由检之前宣布境外戒严由他直接管理时,没有大臣反对的原因。

    就连朱由检,虽然内心对郑芝龙和他的海盗集团很重视。但是在建立海军衙门的大事面前,也只是就郑芝龙的事情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略过去。

    他更关注的,目前是收取海关税收,缓解大明的财政困境。长远来看,是用专门的海洋机构,引领大明走向大航海时代。

    作为一个税种,关税在后世占各国财政收入的比例并不高。大部分国家是通过调节关税,调节进出口贸易。

    不过,在对清末有些了解的朱由检看来,关税的潜力很大。清末各种赔款贷款,通常就是以关税、盐税做抵押。

    可以说,关税是除了盐税之外,另一个方便收取的税种。而且对民众的影响更小,不会因此闹出农民起义。

    但是怎么把税款收上来,怎么防止偷税漏税,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朱由检虽然做好了花几年时间完善海关总署的准备,但是如果能把漏洞提前发现,在海关成立之初就尽可能地堵住漏洞,那样自然更好。

    回想着后世的海关机构,朱由检想到了一个名词:关衔。

    虽然他不记得具体划分,也不知道关衔的作用是怎样,但是既然后世实行了,他就仿照着实行。海关由护军都尉管辖,护军的那些勋级,正好作为关衔使用。

    而且既然有衔,朱由检就猜测其中多半有武装。想着海上的走私犯不能都让海军去抓,朱由检道:

    “海军衙门设立海警总队,以护军都尉管辖,负责海岸警卫。”

    “各海防区没有舰队分舰队的,可以不设旅将、参将,以护军校尉管辖的海警支队、海警大队负责警卫即可。”

    “除此之外,海警有缉私职责,配合海关总署征税。”

    “如果有人拒不缴税,海警可强制执行,甚至罚没货物。”

    “没有纳税证明的货物,一律不得出关。”

    “纳税证明由海关总署和四海银行共同开具,必须在银行入账后,才算完结。”

    “海关总署和四海银行设立督查机构,对此相互查验。”

    这个决定刚说出来,俞咨皋便感觉有些不痛快。因为皇帝刚刚说了海上的一切都由海军管,如今却成立护军都尉管辖的海警,负责警卫缉私——

    这明显是分他的权力,让他在海上不能为所欲为。

    而且不止是他,毛文龙听到没有纳税证明就不能出关后,当即就向皇帝道:

    “陛下,皮岛的事情怎么办?”

    “海商从山东运输货物到皮岛,要不要缴纳关税?”

    朱由检听到这个问题,顿时陷入沉思。皮岛虽说是朝鲜领土,目前却是毛文龙寄居的,从山东运输货物到皮岛,要不要收取关税呢?

    俞咨皋也趁机道:

    “海商从南方运输货物到北方,要不要缴纳关税?”

    “还有在海上的渔民,他们的船只没有海关纳税证明,海军能不能缉捕他们?”

    这就更麻烦了,朱由检不可能把这些具体问题一一解决,所以他下令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