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空手套白狼(2 / 2)

加入书签

    在王柔讲述中苏曜才知道,原来此玉竟曾为刘虞之物。

    不,这个说法不严谨,应该说是此玉是东方夷民贡与刘虞,而刘虞又将其贡给皇帝之物。

    “夷民的贡物?他们不是都反了吗?”王凌惊讶道。

    “不是现在,那是在好几年前了,过去那刘虞还担任幽州刺史的时候,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夷民间便有很好的名声。”

    那时候这些夷人可说是无不拜服,随时朝贡。

    后来刘虞因故被免,这个宝玉便是最后一批的贡品。

    本来幽州贡物应是走冀州下豫州到洛阳的,但不巧,当年走了一半路,正好黄巾之乱爆发,冀州和豫州正是重灾区,道路断绝。

    于是这支贡队便调头北上,转经代郡走雁门,进太原这条路线。

    “想来正是因为这贡物转运耗时太久,暴露了行踪,在太原便被那太行山中的盗贼所获,最后来到了贤侄的手里。”

    “既是贡物,将军为何要说是我家官长的福气呢?”

    发完言,看王柔皱眉,那站在苏曜身边的成廉便赶紧歉意的低头。

    跟着苏曜久了,他都有点忘了礼数,这里哪是他一个侍卫能开口的场合。

    “这是我兄弟成廉,骁勇善战随我出生入死。”苏曜插嘴介绍道,其实他已经懂了。

    但王柔还是点了点头,讲出了缘由。

    原来因此物遗失,刘虞曾寝食难安,自觉有愧于夷民信任。

    “现在他又重回幽州上任,所以我若是将此完璧归赵,必能得到他的青睐?”

    “没错。”

    王柔抚须点头,目光颇为赞赏。

    但苏曜却面露狐疑,认为此事并不会如此简单。

    这突然上门了一个陌生的大官,难道就只是给他触发个跑腿任务的?还要送那么远?

    有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件?

    “王将军此次所谓何事啊?”

    想了一下的苏曜还是决定开门见山。

    使匈奴中郎将,在刚刚见面的时候,苏曜便通过内置百科查阅到了他的职能信息。

    这个曾经煊赫彪炳的职位,在王柔这一任上彻底走向终结,往后再也没发挥过什么作用。

    若是历史正常推进,王柔也将泯于史册,碌碌无为,仅仅留下一个证明他曾经来过的名字。

    但现在,因为苏曜在太原超新星般的爆发,这位将军的心思也突然活络了起来。

    “什么?!”

    王凌大惊:

    “你要恩公做你的门下?!”

    “门下督,领别部司马。”

    王柔点头正色道。

    门下督,意为将帅帐下都督,此为仅有授命开府的将军方能设置的幕府官职,寻常郎将和校尉是没资格拥有的。

    而使匈奴中郎将,因其独在关外的特殊性质,所以特别被授予了持节和开府的权利。

    而开府就意味着朝廷授予的全权人事权。

    故此,王柔可以仅凭个人喜好,将任何人提为自己的部属,而无视其资历和出身,这就是独特的幕府路线。

    而别部司马则是军中具体的差事名,是军职,代表可独领一部营属的意思。

    而王柔许给与苏曜的门下督领别部司马的意思就是入其幕府为都督的同时还保有独领部曲的权利。

    这便是他在得知苏曜为郡守客将后立刻想到的一个新法子。

    这个新出的英雄给你臧旻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可是能领汉胡联军的稀有人才,那简直就是为我使匈奴中郎将王柔量身定制的大才啊。

    呃.就是这个脾气,还需要调教调教,为人太过轻佻,不够庄重!当然这话他是不会在这说的。

    而那边理解了现状后,苏曜眨了眨眼,没想到这人竟是来给他升官发财的?

    倒也对,之前跳过剧情,杀了那个小黄门后,等于他活动任务的奖励一直都没领,敢情在这等着呢啊。

    但是苏曜马上就又想到了,这个使匈奴中郎将的都督说着好像很厉害,很威风,但是……

    “不知将军帐下还有何部将啊?”

    果然这一句话就戳到了王柔的痛处,他搓了搓手:

    “仅贤侄一部……”

    你这给我算进来了啊喂!

    这位老将军如此搞事,在座在站的各位全都无语了。

    “敢情将军这是空手套白狼来了啊!”

    王凌身为祁县王家子,对这隔壁晋阳王家不但不存在什么特别的敬畏,甚至还有一种竞争意识,所以说起话来也是毫不留情。

    “王贤侄此言差矣”

    王柔捋了捋胡子,胸有成竹:

    “某闻苏贤侄杀了那洛阳城来的阉竖,正需有人联名作保。

    而老夫此次正自幽州刘虞处来。

    入老夫帐下,随我一同去幽州立功,一可得那刘虞支持,二也可庇护各位免遭各处敌视,这三嘛……

    日后真跟那些阉竖打起嘴仗,想来老夫这位北方督帅的名字还是有些说服力的吧。”

    “这,王将军的意思是也可为我等保名?”王凌惊了,这才是真正的利好啊。

    王柔这使匈奴中郎将虽然是光杆司令了,但他兄弟还担任着代郡太守。

    晋阳王氏长期经营在士族中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他祁县王氏虽然族叔王允现在糟了难,但也还有位族叔在弘农任太守。

    若是大家真的能统一战线,加上幽州牧刘虞和并州刺史丁原,可以说大汉半个北方边境都站在他们一边。

    这别说那小黄门赵常本就有过,不辨是非,乱用圣旨。

    就是他真的是奉圣旨来抓人的,怕皇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个亏了吧。

    是的,在这次小黄门赵常的事件后,王凌也在不知不觉间,对洛阳失去了敬意。

    见众人不说话,王柔笑道:

    “故此,我等利害一致,正该精诚合作才是啊。”

    此话说的冠冕堂皇但苏曜却听出来很大漏洞,这位使匈奴中郎将现在丢了所有兵马,自己怕都是戴罪之身。

    他的庇护能有多大效果?又真的能在刘虞那说上话吗?

    这都要打上个问号。

    况且刘虞,他真的要把主线偏离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吗?

    放弃前期一切在并州的经营?

    但苏曜倒不打算马上拒绝或者接受。

    这位中郎将是他得到郡守认可后主动上门的客人,想来正是受他名望影响,苏曜决定先看看后续发展情况:

    “王将军既然如此慷慨,那不知究竟是想要在下做什么呢?”

    “很简单。

    本将军曾经带的一支由于夫罗率领的匈奴部队叛逃了,听闻此时正在雁门。

    只要你杀了于夫罗,拿到此獠的头颅,加上你这次的取得的龙纹宝玉,再有老夫的说请,必可取得刘虞的认可。”

    王柔抚须点头道:

    “有功不赏,乃自绝于天下人之道也。

    有项王和太祖的故事在前,皇帝不会不懂。

    故此只要有天下闻名的刘虞作保,我等军方再联合大将军一同发力。

    贤侄定能取回属于自己的荣耀。”

    对此苏曜悄悄的扬起了嘴角。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在这里听到了于夫罗的名字后,苏曜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