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后方震惊,苏曜速推无惧兵粮寸断((1 / 2)

加入书签

“什么?”

    “一天,他一天就打下了乐成?!”

    左军的曹操在行军路上得到消息后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远超预期的战报使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手中的马鞭差点脱手。

    乐成那可是河间国的国都啊,那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如今又有大量贼兵加入,怎么可能在一天之内就被攻陷?

    夏侯惇对此也是深有同感,他急切的追问斥候道:

    “你确定消息无误,这不是那苏君侯放风出来误导贼兵的假情报?”

    “消息千真万确。”

    斥候低头回答道,他的眼中也是充满了震惊和敬畏:

    “苏君侯的先锋军真是势如破竹,先是在城外大破反贼的近万伏兵,然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乐成。

    可笑那伪帝的郡守还想以王柔国相去要挟苏君侯退兵,结果兵败身死不说,他全族都被苏君侯屠尽,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还在那乐成门外筑起了京观”

    “他把.那张郡守家夷族了?”

    “是啊,这城里面沾亲带故的都给砍了。”

    斥候的手微微颤抖:

    “还有那些据传有参与叛乱,协助作乱的人们,不管是你贩夫走卒还是名门世家,全都被拖走砍头。”

    “那家伙,他城中捕杀叛逆比攻城花的时间还要多.”

    斥候的话像重锤一样击在曹操和夏侯惇的心头,两人面面相觑,久久无言。

    这是个什么狠人啊。

    这皇帝和朝廷大员们可都在后面跟着呢。

    最多几天的行程,你都不等请示,自己就砍了,还是夷族这种极刑?

    实在是太肆无忌惮了吧。

    这可是真是.

    “这真乃是旌旗所指,所向披靡啊!”

    就在左军的曹操等人收到快报的时候,皇帝的中军队伍也收到了苏曜的战报。

    面对苏曜如此惊人的战绩,皇帝刘宏和卢植等将领都感到无比震惊与振奋。

    尤其是得知苏曜是利用降兵以及敌军内部的矛盾赚开城门,旦夕而下时,众人的评价就更加高了。

    显然,这位苏君侯不只是靠着蛮力在战场上逞一时英雄,在面对不同对手和局势时,他也同样会审时度势的采取不同对策,以达到最高效克敌制胜的结果。

    “怪不得并州胡乱被那么快平定,看来此人确实是有些真本事的啊。”

    不管是皇帝还是何进卢植,甚至是这些参战的诸侯们。

    如今,哪怕最苛刻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若是没有苏曜的先锋开路,他们的大军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推进。

    苏曜的每一次胜利,都为整个北伐行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那个他们起初认为会构成重大麻烦的乐成城被一鼓而下不说,通往中山卢奴路上那散布的众多贼兵据点也都被苏曜摧枯拉朽般的各个击破。

    中军队伍甚至到现在还没有爆发一场与贼兵的正面冲突,他们跟在后面所需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扫尾安抚,收拢降兵,以及重建当地的秩序。

    如此顺利的进展让皇帝和朝堂众人都是颇感欣慰。

    唯一的争议就是苏曜如此擅用刑法,尤其是对那些世家大族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

    不过这种杂音在眼下辉煌的胜利面前不值一提。

    甚至皇帝刘宏也就是嘴上表示了两句批评,心里反而是乐开了花。

    这些反贼叛逆人人该杀。

    但要是真等到他过去处置,怕就是做不出如此重的惩罚了。

    对这些通过姻亲,门第,以及师生关系等各种复杂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世家大族们,有的是大臣们会找各种理由给他们脱罪。

    现在这么趁着战乱,一刀刀下去实在是令人大感快慰。

    而对大臣们来说,斯人已逝,他们也没必要为此再多生争端。

    毕竟北伐胜利的越快,花费的资金就越少,他们也能越早回到洛阳。

    但,到底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兴奋的。

    看着乐成门外那骇人的京观,负责统筹后勤粮草的袁术在亲信们面前气的咬牙跺脚:

    “离谱,太离谱了!”

    “他这也太顺利了吧!”

    “这根本不讲道理啊!”

    “这姓苏的,他的部队都不用吃饭的吗?!”

    上回且说道,他作为后勤总兵官,有着统筹粮草供给的大权。

    原本他是计划通过逐步削减苏曜前锋部队的粮草供给来削弱其战斗力,进而达到制衡苏曜,甚至迫使其失败。

    或者说,至少也要拖慢他的脚步,让他无法再有那些显眼的表现。

    然而,苏曜却好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似地,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和效率一路推进。

    真就是战必胜,攻必克,一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这一切对于袁术来说,无疑是一個巨大的打击。

    他的计划落空不说,苏曜的成功反而进一步提升了他在皇帝和众人心中的地位,成为了北伐行动中的关键人物。

    袁术原本希望通过后勤手段来影响战局,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利益,但现在看来,这一切似乎都在向着与他意愿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让袁术如何能不着急,如何能不愤怒呢。

    你苏曜自己强也就罢了,难道你的兵也都成了铁人不成?!

    不过,这当然是没有的了,苏曜只不过是很清楚袁术会做这些事情,除了提前多带了一些干粮外,在出发后便已经提前开始了有限配给策略。

    同时,利用甄家在河北的商号和情报网络,苏曜不但能得到商队的补给,也能很轻易的得到一些沿途贼兵小型的据点的信息。

    如此,一方面通过商队补充,一方面就粮于敌,再加上苏曜的快速推进,相当程度的缓解了粮草问题。

    而当攻下乐成后,得到了王柔协助,后勤困扰顷刻间便迎刃而解。

    也就是正所谓的,只要我推的够快,就粮于敌后,就永远不用担心肚子问题。

    不过嘛,要说一点影响也没有那也是不客观的。

    比如他们的战马损耗就为数不少。

    人可以吃各种食物来解决肚子问题,但高强度作战对马匹草料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此时又时值初冬时节,战马的食料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

    导致目前为止他们非战斗减员的马匹就有百分之二三十之多。

    这一笔笔债苏曜就且先记着,暂时丢给了卫明和王凌等人和袁术去打嘴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