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希望循环(2 / 2)

加入书签

池书瑶立即问:“那刚才那场如梦境的经历中,你所说的那些是真的还是假的?”

秘爷说:“当然是真的,那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我说了,这就是个循环,也是我们现在的知识体系无法去理解。”

红山问:“那到底要怎么破解这种循环?”

秘爷说:“破解循环?不可能,循环是宇宙决定的,你想破解这种循环,首先就得搞清楚宇宙的秘密,但谁又知道宇宙的秘密是什么?”

安雅显得很淡然:“反正我没打算活着离开,我们的任务不是摧毁鬼墙吗?或者说不摧毁,永远被困在这里,对我来说无所谓,在这个地方活着和死亡似乎没有区别。”

秘爷看着安雅说:“你的感悟是对的,在这里生与死是没有界限的。”

生与死没有界限?秘爷所说的话其他人根本无法理解。

秘爷则是继续往下走:“走吧,经历了刚才那一切之后,相信你们已经选择相信了,要想到达鬼墙,你们首先就必须相信,要相信就必须亲身经历。”

红山遗迹,或者说这个地洞好像本身具有生命和思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进入这里的人来相信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

只有发自内心的相信,才能顺利抵达终点,也就是那面鬼墙。

走下阶梯,众人再次来到那颗枯树跟前,大家依旧是依照之前的步骤去做,依旧看到了那些曾经死在这里人。

应该说,那只是人死后留下的纯粹意识,而那些意识都在注视着那棵树。

秘爷说,在北欧神话中存在世界之树,传说世界就是由那棵树的枝干组成的,而在华夏神话之中,也有类似的树,被称为建木,乃至于希腊神话,埃及神话中都有类似的描述。

实际上,所有的传说都源自于他们现在看到的这颗枯树。

看起来是枯树,但实际上是树是活着的,刺破树干还会流出鲜血。

站在人类的认知角度,枯树就是死树,死树依旧在生存,其含义就是生死之间其实并没有界限。

当然,这并非是说活着就没有意义,恰恰是让人先去敬畏死亡,然后才会珍惜生命。

不过,对于复杂思维的人类来说,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对死亡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有人会敬畏,有人会逃避,有人会戏谑,还有人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采取同样的方式后,他们再次来到第二个区域,也就是布满形状各异箱子的地方。

秘爷看着眼前的那些东西,笑着说:“这次我们不需要再重生了,因为你们已经相信了。”

说完,秘爷却是看向红山,因为眼下队伍中只有红山还带着疑问,并没有完全接受。

红山并不是鬼杀者,她虽然间接杀过人,但从来没有亲手创造过死亡,也没有真正亲历过死亡。

所以,之前秘爷才会亲自开枪杀了她,让她真切体会。

红山虽然体会到了死亡,可对她而言,只是一场梦,就是闭眼和睁眼罢了。

人死后到底会怎样?意识又会变成什么样?

秘爷说:“我以前很不理解,为什么在我家乡,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都会躺在棺材里。”

孕妇分娩之前,都会被小心翼翼放进棺材里,棺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总之都是与几何有关。

曾经有学者研究过,他们能立即几何与规则之间的关系,所以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习惯,这种习惯表示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就需要遵守规则。

这种理解虽然正确,却也很片面。

正如秘爷之前所说,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出生既死亡。

让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就真正去接受死亡,只有接受死亡,才可以开始自己的人生。

试想一下,当一个活着的人整日都在恐惧死亡,那会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而当一个人看淡生死,尊重死亡,却不惧怕死亡,将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着,当他第二天醒来发现看到了升起的太阳,只会更加乐观积极向上。

所以,秘爷的本名才会叫巴亚斯古朗,意为高兴。

人活着就应该高兴,高高兴兴活到死去的那天。

无论是什么时候死,无论是因何而死,他的亲人朋友都不会为他感觉到悲哀,而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原因在于,他再次进入了新的循环,即将开始新的人生。

池书瑶从秘爷的话里仿佛明白了什么。

池书瑶试探着问:“秘爷,您的意思是,那些所谓的鬼,实际上就是原本已经死掉的人?”

所有人都看向秘爷,期待着秘爷的答案。

秘爷说:“是的,答案就这么简单,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但鬼杀的出现,却让这些人不愿意接受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最震惊的莫过于红山。

原来所谓的鬼,就是他们民俗传说中所认为的那种鬼,只不过,秘爷结合了哲学和科学来解释这一切。

红山摇头:“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这太荒谬了,它们是高纬度生物!”

秘爷只是淡淡表示:“人死后的意识当然会进入更高的维度,你读书读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