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本源?本源?(2 / 2)

加入书签

“冥雷,你要利用这昆虚界的本源创造一个世界吗?”肖毅有些疑惑的问道。

“本尊,你不觉得这样的一个文明很有意思吗?”

“生物电磁场技术主导的文明,那应该很有趣吧。”肖毅说道。

“本尊,生物电磁场技术,如果到深处,也就是宇宙法则。”

“之所以我对这昆虚界这么在意,其实就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盖亚有着相同等级的法则基础。”

“其有能力产生类盖亚能力。”

“那岂不是很强大?”肖毅惊讶的问道。

“本尊虽然是这么说,但要其达到盖亚的程度,恐怕要解决其智能问题。”

“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世界,是不可能利用单一意识来解决的。”

“以意识空间来说,这是一个单一意识的世界,如果本尊不运用意识锁定某些东西,其就会立刻不被主意识注意。”

“但本尊要想锁定多样事物的时候,其实其运转时,依然有先后之分。”

“但对于多个生命体而言,不同的事,却是可以同时执行的。”

“盖亚是一个生命体,但一个生命体,却集合多亿万万生命体同时进行计算的能力。”

“一个生命,但却拥有无数生命才有的智慧能力。”

听到这里,肖毅却是皱了皱眉头。

“冥雷,我到现在也无法理解,一个生命体要如何处理那么多的信息。”

“以本尊为例,本尊就只需要发送指令就可以了。”

“其他的事情就会有盖亚元素按照本尊的频率信号进行完成。”

“这也正是在我们的盖亚体系当中本尊的重要性所在。”

“那我岂不是成了核心任务发布系统?”

“本尊,其实这种一对多,你可以理解为宏观事物化作微观事物。”

“本尊相对盖亚而言,或许现在很渺小,但对于本尊的权限而言,本尊权限就是盖亚的一切。”

“权限在,盖亚在,权限不在,盖亚自然也就消失了。”

“这是存在的意义的问题。”

“常规人类一般都只能使用宏观思维进行运算进行思考。”

“却是很少有人能将思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这样然后同时去做一些事情。”

“你说的是多重人格吗?”

“本尊,你说的是人格分裂,这是不同的,这是一种思维协作模式。”

“可是精神力一分为二,我却只能操作一个啊。”肖毅皱眉说道。

“思维可以同步运行,就像人的双手可以进行协作运行。”

“思维也有并行与串行,一般而言我们的思维都是串行的,而并行思维却是需要开发的。”

“也就是先有前,后有后,如果是并行前后将一起出现。”

“听起来有点古怪啊。”

“本尊,在人的社会当中,信息一般而言是可以并行的,人生活在世界当中的事情一般都是串行的,它需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来。”

“但一个故事,却是可以直接呈现在你的面前。”

“那岂不是并行可以跨越时间?”

“本尊,并行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效率,将多个时间点完成的事,在一个时间点内分工完成。”

“最终也就会获得一个结果,未来提前到来。”

“这么说来,并行反而就是流水线了啊。”肖毅惊讶的说道。

“某种角度来说是的,但实际上并行运转其内依然需要遵循串行理论,否则就会失败。”

“那这两种情况,可以称作法则吗?比如并行法则和串行法则?”

“本尊,你这么称呼也没什么问题。”

“更多的情况下,一般都是点,线,面的关系,我们说的并行也好,串行也罢,其实都属于这三个法则当中延伸出来的的支线法则。”

“那岂不是想成并行思维习惯,就可以获得几何倍数的大脑速度了?”

“本尊,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这样要如何做呢?”肖毅疑惑的问道。

“本尊,其实这也简单,比如人类记忆数字,它的存储模式就是并行记录。”

“比如123456789,其数字本身是并行记录的,但这个从小到到的规律,却是串行记忆。”

“这么说来感觉好古怪,难道并行记忆也是用串行记忆的?”

“本尊,当然不是,而是一份记忆,有多个面,认知的纬度越多,你也就可以利用的纬度越多。”

“这也正是高纬生命与普通生命的不同。”

“高纬生命其运算的速度更快,低纬度生命却是并不具备这一属性。”

“是天生不具备,还没有开发出来?”肖毅有些惊讶的问道。

“本尊,开发思维高纬度,这需要非常深刻的认识记忆才能做到。”

“冥雷,你说的这个纬度,我感觉似乎与盖亚元素的分散计算很像啊?”肖毅惊讶的说道。

“以数学计算来说,其是将并行转换成穿行,继而获得结果。”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人的意识当中,其实有很多本能,人自身其实是无法具体描述的。”

“而这些无法具体描述的能力,也就是人体纬度的认知,一旦认知了,也就等于多了一个纬度的意识。”

“冥雷,是不是学习数学,更容易的开发这些纬度?”

“本尊,的确是这样,不过如果只是以数学的方式呈现,那这个人最多就是一台计算机。”

“冥雷,我突然有一个想法,知识本身是有现在过去和未来的,从简单到复杂,但其实没有学习之前,其就已经呈现在纸张面上了,理论上来说,这应该是并行的吧。”

“是的本尊。”

“那学习,岂不是就是串行记忆?”

“的确是这样,但如果想让其如臂使指,就必须经历多次并行重复记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