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月圆(1 / 2)

加入书签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瞧见浩铭了。

是一天,二天,一周还是二周,我已不甚明了。日升日落,昼夜更迭,时间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没有丝毫的意义。每天在这个空荡荡的房子里漫无目的地游走,我只不过是在重复的过着一如既往浑浑噩噩的生活。只知每日里,一次一次,提起那双略显斑驳的手,一遍一遍,机械的去做些琐碎的活计,眼神空洞、神色呆滞。

即便心里再难受,再悲伤,但我明白,生活毕竟还是要继续下去,隔壁的中央医院也终是要迁走的。人员开始调度,车旅开始运作。那些大型的医疗器械现在多数无法撤走,众多患者的档案资料也会被就地销毁。

看着眼前那些不断忙碌的,奔波的身影,我努力试图抛开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咬咬牙,紧了紧垂在身侧的双手,甩甩脑袋,强迫自己露出一丝难看的笑容。上前,佯装如常的加入这群不断奔走的人们中间。

我最终还是在那样的一个日子里,跟随中央医院的同事,离开了南京,离开了我们那个家,也离开了他。只记得,那天开始下起了冬日里的第一场雪。雪,白茫茫的,路上都是些零零碎碎的车辙和脚印,慌乱的人群在这大雪天里竞相奔走,风也刮的凛冽。在彻底少了那个温暖的怀抱后,这个冬天最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

一路匆匆忙忙,踉踉跄跄,兜兜转转,我们终在重庆落下了脚。这时,已是1937年12月,我整整离开浩珉一个月有余。

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熬过那段时光的,想想我那时大抵算得上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整日里就知道拼命往医院跑,一刻也不得停歇,恨不得没日没夜的整天工作24小时。仿若不知冷暖,不明世事,不惧生死。

眼睁睁看着,一批又一批送进这些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的士兵、军官,我也不会害怕,感觉不到恐惧,体会不到胆怯。当时只知道,我唯一应该做的就是,没有一丝疑虑的冲上去,努力去抢救所有人,哪怕他们只剩最后一口呼吸,只余最后一丝生机。后来想想,大概这也许就是这个职业的天性使然。

我只是知道,他们需要治疗,需要先处理好这些血淋淋的伤口,再清理那些残断的肢体,不断地止血、包扎、固定。再看看手边有没有剩余的吗啡,也只能对着那些哀嚎不已的可怜人,来上一针。这些工作虽杂乱无章、凌乱无序,我们却处理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我们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试图拼尽全力去救治更可能多的伤员。

慢慢看着这一屋坚毅的面庞,残喘的身躯,淡漠的神色。我此刻才算真正接触到战争的残酷,直视战场的残忍。我没有时间哭泣,没有时间伤心,更没有时间再去想起那个人。因为,我现在真的很忙。忙于吊死问疾,治病救人。

对于那些小情小爱,儿女情长,在这些大是大非,生死存亡面前,总是无足轻重、不足挂齿的。

说到底,忙归忙,但一开始那通忙活劲,在我们这群合该劳碌命的一众人等身上,渐渐服帖起来。时间恐怕是最好的良药,这时间一长,我们也就都自然适应了这恐怖的节奏。忙还是忙活着,但心绪体态却日趋稳健,这日子也缓缓安定下来。

即使,现在每天啃着馒头就着咸菜,喝着掺了些个沙石的水,也并不觉着日子苦。心里那份踏实和满足是我原先从未有过的。比起现在这些赤着脚丫子,饿着肚子,衣着褴褛在我面前笑着跑开的孩子而言,我不知道幸福了多少倍。将一个还未吃上的白面馒头,顺手递给了眼前一个瘦弱的,看似只有垂髫之年的孩童。拍拍手,掸掸屁股上的尘土,欲起身转转。

今个儿,又到了十五的日头,还恰好是正月里头。按照南京的老传统,元宵节是一定要吃元宵和观灯猜谜的。元宵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的寓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