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典籍修订(1 / 1)
而蒋琬就向我说道,这里有六名经过挑选的士兵,经过数日的实际操作和木匠的指导,已经是熟练掌握了雕版印刷的操作技巧。
到了现在,这套雕版印刷的操作基本都交予这些士兵负责了,那些木匠全部都去做雕版去了,按照蒋琬的说法,全套《三字经》的雕版已经是完成了三分之二,那班木匠正在加紧完成剩下的雕版。
蒋琬跟着就与我商议,说其计划让这些木匠完成《三字经》的雕版后,还要再做两套《三字经》的雕版,因为这是开蒙的重要书籍,蒋琬打算做三套雕版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蒋琬这个提议,我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反正现时木匠们手上就只有这个任务而已,至于之后还要雕刻哪本书籍的雕版,我还没和诸葛老大商量好呢。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大量印刷某本书籍,可是一件大事,若然不小心挑选了一本朝廷或是当权者不满意的书籍印刷,很可能会就此惹祸的。
而汉代先是崇尚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后来又“独尊儒术”,以“仁孝”立国,要说的话,其实《道德经》和《论语》这两部典籍,如果付诸印刷的话也无不妥的。
但是由于古代书籍只靠抄写流传,如《道德经》和《论语》这种典籍,都有多个版本,连注释都多有不同。
我可没胆量将后世的版本拿来这个时代印刷啊,如这种典籍的印刷,还要诸葛老大这种重量级人马出动,命人组织一些大学者商定版本,方能编写成册,再让工匠雕版,最后才能印刷呢。
要知道当年汉灵帝就做过一件大事,让蔡邕主持修订、刻写《熹平石经》,共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
由此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世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自此之后,汉代儒学都以《熹平石经》为正朔。
而后来著名的大儒卢植(这个确实是牛人,明明是大儒,却以领军征讨黄巾的军事才能闻名天下,后世知道其人普遍却是因为他的门下弟子公孙瓒和刘备了)所教授门下弟子的,也是《熹平石经》内所载内容了。
只可惜蔡邕之女蔡琰(蔡文姬)自被曹操用重金从匈奴赎回后,在归途中创作了《胡笳十八拍》之后,就再无音讯传于世,而按理推断,这个时候就算还在世也已经垂垂老矣,断无可能再作学术研究了。
不然以蔡文姬能够背诵其父藏书四百余卷,还能一一默写出来毫无错漏的记忆力,凭其父声望,应可以在重订典籍的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而大儒卢植的儿子卢毓,又在曹魏那边效力,不然凭着其父的荫庇以及卢植与刘备先主的关系,卢毓不失为一个修订典籍的理想人选。
这两个我所知道最适合修订典籍的人,都不在大汉这边,就不知道诸葛老大最后会怎么处理了,不过这事其实也不由我考虑,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还是交给诸葛老大去思考好了。
我就安心当一个技术后勤支援就足够了,而且此事真的计较起来,还涉及到一国的治国政治思想等诸多问题,以我的小身板还真的扛不住啊。
等到我与诸葛果的婚礼结束,这边估计也完成了《三字经》的雕版工作,那么正好向诸葛老大汇报,让他决定之后还要雕刻那些典籍的雕版就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