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舍利子(2 / 2)

加入书签

令润知感到很吃惊的是,在少林寺内,竟然也种植着好多好多的桃树,在那桃树林中,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灿烂地盛开着,吸引了大批的蜜蜂和蝴蝶,无比地热闹,简直就是令人目不暇接。

看来少林寺中也有如此懂得美、会培养美的人才,倒是难能可贵啊,润知在内心默默地想到,内心已经感到十分感慨了。

沿着一条一米多宽的小路静静地往前走着,然后道路逐渐变宽,出现了一座座的高高的石塔,大约有几百个。

“到了,就是此地了,此地名为塔林,这里面装着佛祖乔达摩·悉达多的金身舍利子,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本无物,何处惹尘埃,相传在这些宝塔之下,都埋着佛祖的亲身舍利,也有一些高僧圆寂后的舍利,阿弥托福”

老和尚引着众人来到一片宝塔之处,这里的宝塔手来也是奇怪,有大有小,有高有底,甚是不同,各种宝塔根据规模大小,大的和大的一处,越有几十座,小的和小的一座,约有大约三百多座,最多的是那些不大不小的塔,大约有不下一千座。

“舍利子,我在书上曾经见到过,所是那些得道高僧圆寂后,他们的全身的尸体被涂上泥巴,然后再这些泥土的外面,逐渐建成一座宝塔,而这些高僧的肉身化为泥土后,他们的白骨就是舍利,方丈说的佛祖的舍利,应该就是释迦摩尼的圆寂后的尸骨吧”

晴儿为自己的机制似乎感到非常得意,言语间带着一种轻松和愉悦之情,确实来到少林寺就会给人以一种很高的放松的效果,那些扎牙舞爪的各类佛像,那些贴着的各类的佛经和关于佛的传说,那些还在燃烧着的一缕缕的香烟。都会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

“女施主所言非虚吗,确实如此,舍利乃是我佛门之下,各代得道高僧们圆寂后,灵魂离开了肉身,进入到这个舍利当中,可以免除四道轮回的痛苦,待到一定时候就可以化身为金身罗汉,从而实现飞天,羽化成佛”

老方丈继续说着,语气之间带着一种特殊的悲天悯人的感觉,令人十分感慨,似乎浸透着一种十分古老的学问,竟然是那样的深奥而充满隐隐的神秘的感觉。

在儒释道中,佛家独有的一种虚幻与神秘。

难怪自古许多优秀的人才,老了后竟然会选择皈依佛家,遁入空门,想来和佛家这些充满一种悲天悯人的气息实际上是息息相关的。

“那什么样的和尚才算得上是得到高僧呢?”

晴儿对于这些还是很有一番兴趣的,这是因为佛家的那种充满神秘感与一些夹杂着悲天悯人情怀的佛经最是容易吸引女子的目光了,所以女子中选择出家的自古就不在少数。

“阿弥托福,我佛慈悲,凡真正见到苦,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之道的,那些能够超越十一种苦楚,超越俗世诸多乐趣,明白乐本是苦,苦本是苦,一切皆苦,众生皆苦,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我之无我者,方为我佛得道高僧”

方丈细微思索了一会,然后手中转着一串佛珠,似乎是在念佛经上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的言语,又似乎是自己的对于得到高僧的一种理解,总是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的。

确实人世间,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因七情六欲未得到满足,必然产生世界一切的苦,于是众生皆是苦。

所以有人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所以婴儿一出生是哭着到这个世间的,这样的言语其实就是方丈口中那些话的通俗版罢了。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其实也不尽然,世间万事万物,自有其规律性,一切违背其规律的行为必然会产生大自然的惩罚,譬如下雨不带伞就会被雨淋湿,冬季下雪不穿厚厚的棉袄在冰雪之地就有冻死的危险,最通俗的不吃饭肯定就会饿死。

自然认识到这些规律,才可以更好地遵守这些规律,才会有人世间真正的幸福,这世间人们在探索这个世界时候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认识的误区,这些误区就是世间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