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访仙问道(2 / 2)

加入书签

其他的几个僧人都暗自附和道。

说完这几句之后,这几个和尚各自掏出一封书信交给润知。

开始以兄弟一般的语气共同商议其诸多的复兴九州的大计。

三人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之间,学问得以逐步增长。

确实,许多时候,学问并不仅仅只是从私塾先生们的口耳相传中得到,也不仅仅只是从这众多的书本中得到。

但凡学问,几乎可以从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就可以得到,万事万物,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世间的许多事物,很是神奇。

这些事物只要是能够给人以启迪的,启发人思考的,让人产生新的想法的,让人从中学到新的信息、知识,为人处事的经验,乃至一次同情,一次感动,乃至能够触动人的悲欢离合的情绪变化的,都可以说是一门学问。

所以人生而在世,生命不息,学问不止,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凡是真理。

润知回到京城才发现,实际上许多事情都是瞬息的事情,瞬息之间就可能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可以在会收获无限,例如润资在京城府邸的价格暴涨了三四倍,虽然这在润知看来也不过如此。

润知喜欢防微杜渐,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得到什么就必须失去什么,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须失去更多,几乎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润知回来京城时候,田文镜与晴儿特意带着家人前来城外迎接。

这次不如上次回来时候那般特闹。

看到晴儿时候,润知开始反问自己,这一年时间都在干什么,这一年时间是否有意义?

在这一年的时光中,是否已经忘记自己的初心,是否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这其实是墨家的一种情怀。

就是在告诉我们一定要求真务实,就是做事追求合理的好处,没有好处的事情,一般需要看情况。

对百姓有利的,就去做,如果相反,那就不能去做。

只有合理的有利的事情才可以去做,只有对百姓有利的话才可以去听,只有对百姓有利的话才能说,只有符合对百姓有利的东西才能动。

墨家认为,天下之大,有利必有义,这是为了更大的对百姓有利的,更好将利益与爱两者相辅相成。

在墨家看来,有些人可以假扮君子,但只要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那么也算不上是坏人。

即便有些人有时候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只要不违反大家的利益,那就不鞥轻易下定论。

崇尚贤人,这才是君子态度。

因此回到京城之后,润知一直四处邀请燕京的名士前来府邸做客。

润知发现,燕京之中,有浩然之大气者不在少数。

回到燕京,立即就开始将晴儿可接到府邸,两人终于有了更多的互相吐露思念的时间和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