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2)

加入书签

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刘云并没有什么出现其他的问题,医生宣布刘云可以出院了。

刘贵修就去办出院手续,杨持勤就在病房里收拾东西。住院的时候就一个人,出院了一大包东西。很快刘贵修办了出院手续就回来了,就这样刘云一家人走了。

到医院门口,刘贵修叫了一辆三轮车,把他们送到公交车站,然后他们再坐公交车到镇上,然后要走七八里地才能到家。镇上单数是背集,没有买东西的,双数是红集,家里面种的菜,养的鸡都可以拿到集上卖。而且要是红集就有从村里载客到镇上的车。刘云运气不错,今天正好是双数,可以不用走路回家了。

坐在三轮车上,刘云回头看了一眼,住进来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单纯的小女孩。出院了,虽然身体还是那个身体,可是灵魂已经变成了经历过一世的刘云了。

从县城到镇上用了半个小时,镇上到家用了十几分钟,再加上办出院的时间,刘云一家到家的时候都下午了,爷爷刘得柱和奶奶孙西荣都吃过饭了。刘贵修和杨持勤把东西拿到房间里,让刘云坐在板凳上和爷爷奶奶说话,他们放好东西就去做饭。

“云云,回来了!你都瘦了,在医院肯定没有吃好,你想吃什么告诉奶奶,等晚上奶奶再给你做”奶奶边说,手里还不停地做鞋,刘爷爷在旁边抽烟袋。

刘云看着奶奶和爷爷,脑海里浮现上一世的事。

刘云的爷爷出生在1945年,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经历过现代化的生活,在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因为摔倒大出血,就这么去了。这个老人一生也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

刘云的爷爷兄弟姐妹有四个,刘爷爷是老大叫刘得柱,娶了同村的孙西荣。刘云的爸爸刘贵修是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都已经结婚的结婚嫁人的嫁人,孙子辈的都已经快结婚了。也是满满当当的一大家子了,可是刘云的爷爷却没有享福,在刘云二十八岁的就去了。

相比于刘奶奶,刘爷爷算是幸运的了,刘爷爷走的比较急,没受多大的罪。刘云的爷爷奶奶一样大,刘爷爷经历过的,刘奶奶同样经历过,甚至刘奶奶比刘爷爷要辛苦的多。在农村,女人天生就比男人弱,因为农村很多体力活都需要男去做。女人也同样要下地干活,回家还要做饭,怀孕生小孩。所以刘奶奶身上有很多病,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还有那个年代条件不好,落下的月子病。到了后期,刘奶奶就把药当饭吃,也没有多大的用了,所以刘爷爷走了没几年,刘奶奶也撑不下去了,幸亏那时候国家发展的比较好,农村的户口看病都给报销一部分,不然的话,早就不治了,对农村人来说,真是不能生病,一生病就是倾家荡产。这一世,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孝顺爷爷奶奶,让他们不要这么辛苦,还落下一身的病,也让他们享受一下生活。

刘云想着这些的时候,刘奶奶很快就把鞋做好了,又拿了另一只做。现在地里的活都忙完了,所以刘爷爷和刘爷爷才能一个做鞋,一个在抽烟袋。等地里有活了,他们就要下地干活了。

“奶奶,这鞋是给谁做的?你眼睛不好,以后就不要做鞋了”刘云关心的说道。

“给你做的,你前面没有住院的时候,不是跟奶奶说买的鞋子没有做的鞋子舒服吗?你住院这几天,奶奶抽空做一下,很快就做好了,等你上学就带到学校里穿”

“奶奶,你真好!以前是我不懂事,你眼睛不好还让你帮我做鞋,你以后就不要做了”刘云甜甜的笑道。

以前刘云从来不肯说这些肉麻的话,觉得好假。真的关心是在心里的,不是嘴上说说,却从来不做实际行动的。长大之后才知道你不说出来别人怎么知道呢?只要你嘴上说的能做到不就可以了,没必要不是黑就是白。

虽然上一奶奶比较疼刘云的弟弟,但是对刘云也不差。所以刘云也愿意说点好听的话哄刘奶奶开心,但这也是刘云的真心话,她确实比较心疼奶奶那么辛苦,还要给她做鞋。

“没事,做鞋也不要多久的”

刘奶奶固执的非要把鞋做完,刘云怎么说也不听,转眼一想,如果我让奶奶教自己做鞋不就好了,这样以后也可以给自己和家里人做鞋。刘云把这个决定给奶奶一说,刘奶奶很高兴的同意了。

刘奶奶开始给刘云说怎么做鞋,做布鞋之前,先把布弄湿,铺平,晒平后,用浆糊抹在布上,晒干,使布更硬挺,做布鞋更方便扎针。浆糊要用面粉加水熬,注意不能太稀,要稠一些。布是自己家一些不穿的衣服,剪成一片一片,最好是用棉布。

根据脚的尺寸画出图样,剪下来。把图样放在布上,用剪刀剪出鞋面、鞋底。再剪几条细细的布条,把每一个鞋底包上边,因为鞋底比较容易磨损,所以一只鞋要四五层鞋底。每几层鞋底叠在一起,用锥子和针线开始纳鞋底。针线的密度见下图,是交错着扎每一针,形成规则的图案。鞋底做成后,把鞋面也用布条包上边,和鞋底缝在一起,鞋面的边缘与鞋底的边缘要吻合,最后才能正好把鞋面缝在鞋底上。一又布鞋就完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