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承筐是将(一)(2 / 2)

加入书签

“这个呀,昨日那,有几位夫人,说自家的姑娘整日以泪洗面,让我得空劝一劝。”左司学说着话,眼睛在堂中扫视了一圈。

堂中的八位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各异,张乐儿忍不住,第一个笑了出来。

杨芷瞪了她一眼,她就吓得把笑容憋了回去。

“我听说在坐的世家小姐,都不想进宫为妃?”

“皇上后宫的妃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司学出门到街上去问问,看看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入宫为妃的?”羊蓉儿委屈的说到。

“我们皇上,如今确实嫔妃众多,但几位小姐可听人说过年少时的皇上,是什么样子的吗?”

“曾听父亲提起过,说风度翩翩。”裴风谣接话到。

“恩,这个词到也合适。”左司学点了点头道。

“风度翩翩?风谣姐姐,您父亲怕不是记错了人?”杨芷一脸惊讶的说到。

“是啊,我们这里,也就左司学和杨妹妹曾有幸见过当今皇上。”胡若羽微笑的说到。

“我是见过,可怎么也和风度翩翩没有关系。”杨芷回话到。

陆汀兰和左绵绵都颇有兴致的看着左司学。

“我们说的是年少时的皇上,可不是现在的皇上。”左司学摇着扇子说到。

“那人的体型会变,长相也会变吗?”杨芷辩解到。

“当然会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只长相和体型会变,连思想都是会变的。”

“司学的意思是,少年的皇上和如今的皇上有很大的不同?”陆汀兰接话到。

“确实不同,而且非常不同。”左司学停顿了一下问到:“你们觉得在世的,已故的,在你们心中,谁最配得上风度翩翩这四个字?”

八位姑娘,听完左司学的问题,都一脸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我最喜欢东吴的周瑜了,不仅风度翩翩而且能征善战。”张乐儿第一个开口说到。

“堂中可有谁觉得,东吴的周瑜,配不上风度翩翩这四个字的吗?”

大家一起摇了摇头,虽说东吴的周瑜,已经离世很久了,但关于他和小乔的故事一直在坊间流传,画馆里也有好些周瑜的画像,自是配的上风度翩翩这四个字的。

“当今皇上年轻时比起东吴的周瑜更胜一筹。”

左司学此话一出,堂中的八位姑娘,脸上都漏出了一副我不信,你胡说的表情。

“看你们一个个的这幅表情,皇后娘娘当年出嫁的时候,可是整个洛阳城的姑娘们羡慕的对象,当时我们的皇上还没有称帝,穿着大红的喜服,骑着高头大马,一路走过去,街道两旁,都是姑娘们的尖叫声。”

“这个到是听堂姐提起过。”杨芷幽幽的说。

“你们现在去洛阳城里的任何一个茶馆,让说书先生讲讲帝后大婚的故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皇上风度翩翩的。”

“即便司学说的都是真的,那也是年少时的皇上了啊,现在的皇上,哪有什么风度翩翩,我看倒可以说是大腹便便。”左绵绵的一句话,把堂中所有的人都逗笑了。

“此时的皇上确实没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那你们就不想知道,是什么改变了皇上吗?”

“是什么?”陆汀兰回话到。

“我们先来讲一讲蓉儿的父亲吧,你们都喜欢东吴的周瑜,可这东吴啊,最后就是败在了蓉儿的父亲羊祜的手上。”左司学摇着扇子说到。

“我父亲?”羊蓉儿指了指自己。

“是啊,你父亲,你父亲的将军之位,就是灭了东吴之后,才得来的,不过时日久远,好些事,都被人们忘记了。”

“那就请司学给我们讲一讲吧。”羊蓉儿一脸期待的说。

“我们呢,即是讲羊将军,也是讲当今皇上,听的时候,你们可要注意了哦。”

左司学顺手把手中的折扇合上了,接着说到:“这个故事要从晋国成立之初讲起,当今皇上称帝不久,便大封功臣,短短几年时间,许多大家族都被封为公侯,此时蜀汉以灭,皇上为了稳定巴蜀人心,重用了一批原在蜀汉供职的官吏为朝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