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惊鸿(1 / 2)

加入书签

窗外的天空渐渐有深蓝变成浅蓝,傅晓晓在太阳未升起时才终于回过神轻轻将桌上的财物收起来,大约动静有些大或者乳母到了醒转的时候,她披衣来到外间。

“夫人?”她走上前,揉揉眼睛,“您这是一夜没睡?”

傅晓晓叹息一声,没有回应。

乳母看到了包裹里露出的一锭马蹄银,她脸上带笑道:“这是贵人赏的银子?”

“若是赏银就好了。”她不欲让人知道,只挥挥手道:“这些财物且先收起来。”

将银子交给乳母,乳母手中一沉,这重量让她嘴角带笑,道:“无论谁给的,倒是大手笔。”

“……”傅晓晓却觉得这银子给少了,因为那姓赵的是要她叛国。

叛国,这种事若是被人知道,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的。傅晓晓蹙眉,身体明明困倦到站起身都要摇晃,精神压力下她却没法让自己休息。

“夫人去哪里?”乳母放好银子回来见傅晓晓出了门。

“你且帮我看着阿黛,我要送一送慧聪小和尚。”

“小师傅要去哪里?”

“去宫里为太后娘娘读经。”

乳母满脸堆笑,“那真是大造化。”

傅晓晓苦笑,“是啊,大造化。”

离开自己居住的院子,傅晓晓踏着苍白地黎色一路往院子更深处走。穿过一片竹林,碧翠而坚韧的竹竿间,薄雾游荡带着几分凉意,让人不觉叹息,住在这里的人会不会觉得寂寞?

从没在这个时间来见过什么人,傅晓晓到时,慧聪正着一身单薄僧衣背手而立于房门前,年轻地脸庞扬高,双眸紧闭,似在冥想似在吸纳万物。这一刻没人敢把他视作少年和尚,光洁地脖颈,细致地皮肤,浮动地喉结让人忍不住恍惚……

同人逼死官方大约能解释傅晓晓此时的心情,《寺院惊鸿》里的开篇就是这样一幕场景,大宅里的小姐,(为跟现实里大宅姑娘区别,戏里的千金贵女统称为小姐)她跟着长辈去寺院里进香,古代车马行程缓慢又赶上前夜下雨无法回程便在寺院住了一晚。

新环境里,小姐睡得不踏实便早早起身,她起身时天将明未明便在寺院无人处闲逛。本意是不惊扰他人,不想却看到了一个她惊为天人的少年和尚,从此失了一颗芳心,入魔一般的想要他还俗娶她,为此她不惜顶撞长辈,寻死觅活……

这台戏是她根据《女儿国》的故事开的一个脑洞,过程有多离经叛道,结局就有多让人唏嘘难平,看过这戏的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可怜小和尚以及那名少女,曾有人想让她改了结局,就连执笔的李泽许也提议过修改结局,她一直坚持不改,因为有些人就是注定永远都不可能在一起的。

这个故事被很多人说,慧聪将戏本里的小和尚演活了,傅晓晓一直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不是这张脸,这家伙只演出了剧本里那个和尚的五分,另五分扣在他表达隐忍,不可宣之于口的感情时,眼里没有情。他像一个过客,嘴里说着另一人的词,只是转述,他不是他。

可在这个普普通通的一个早晨,傅晓晓好像见到了那个戏本里的小和尚,那个心中有佛,眼中有情的小和尚。尤其他看向她时,眼神里的不舍,让人不由得又想起戏本里最后一幕。

那个大宅里的小姐穿着一身嫁衣,披着一件喜鹊登枝的红色披风,踩着晨露而来。她当日就要嫁作他人妇,来向这个她心仪许久,纠缠许久的男人告别。

她嘴角带着笑,远远地站在身穿僧袍的小和尚面前,张开手转了一圈。

“小师傅,我来给你看看。”

“女施主……”小和尚向她行了一礼,规规矩矩,一如最初。

“我明日就要成婚了,以后同他人生儿育女,同他人白头偕老。这里向小师傅告别。

“愿女施主此生平安顺遂,子孙满堂。”

女子笑了,她笑得如花般娇美,然后转身跑走了。小和尚就那样,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目光放肆地一直看着那女子的背影,然后躬身跪在地上痛哭出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