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2 / 2)

加入书签

亮点:春秋定位为霸主政治;失蜡法;

景点:燕长城;越王勾践剑;三孔;孟子;湖北博物馆;

学者:陈相灵;吉琨璋;万全文;杨朝明;钱逊;方克文;邵蓓;蒋重跃;

017:秦国崛起+018秦始皇统一中国+019楚汉战争

旁白:秦的崛起与失败

亮点:贵族土地等级占有制-二十等爵制名田制;重点讲商鞅变法;

景点:秦始皇兵马俑;张家山汉简;荆州博物馆;秦直道;秦刻石;乌江

学者:杨振红;臧知非;李开元;徐卫民;卜宪群;程芳银;彭卫;

020:郡国并行+021文景之治+022汉武帝+023两汉经学+024昭宣政治+025王莽改制

旁白:西汉时期

亮点:确认了汉初的“后战国时代”特征;桑弘羊;盐铁会议;没提海昏侯墓;

景点:赵王城遗址;马王堆汉墓;徐州汉墓画像;茂陵;上博王莽铜镜;

学者:卜宪群;申有顺;张小峰;熊传薪;杨振红;陈新岗;孙晓;宋艳萍;杜维明;李开元;晋文;刘振东;周亚;

026:光武中兴+027丝绸之路+028清议与党锢+029黄巾起义

旁白:东汉时期

亮点:一般(跟东汉研究薄弱有关);道教的兴起

景点:武威汉简;南阳画像石;北京石景山宦官博物馆;

学者:邬文玲;赵凯;张小峰;卜宪群;张忠炜;

030:三国鼎立+031诸葛亮治蜀

旁白:三国时期

亮点:单给丞相一集。突出《出师表》

景点:赤壁;武侯祠;都江堰;

学者:梁满仓;刘驰;沈伯俊;余大吉;楼劲;

032:西晋统一+033魏晋风度+034门阀政治

旁白:两晋时期

亮点:客家人;嵇康;东晋用田余庆观点定名门阀政治;

景点:洛阳丽景门;

学者:胡阿祥;沈伯俊;楼劲;徐金星;傅刚;李中华;梁满仓;刘驰;陈苏镇;

035:梁武帝治国+036孝文帝改革+037北周武帝+038陈朝兴亡+039魏晋佛教

旁白:南北朝时期;

亮点:北周武帝的突出;

景点:龙门石窟;南京博物馆;

学者:楼劲;梁满仓;楼宇烈;魏道儒;

040:再造统一+041炀帝功过

旁白:隋朝

亮点:为隋炀帝翻案

景点:

学者:楼劲;黄正建;雷闻;吴宗国;刘后滨;

042:贞观之治+043武则天+044开元盛世+045安史之乱+046中晚唐的困局+047世界都会长安+048吐蕃兴衰+049敦煌+050唐朝的对外关系+051唐代宗教

旁白:大唐

亮点:介绍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景点:大昭寺;泰山;长安城遗址;敦煌;西安碑林博物馆;

学者:吴宗国;宁欣;刘后滨;黄正建;雷闻;徐龙国;齐东方;赵声良;沙武田;柴剑虹;

052:五代十国

旁白:五代十国时期

亮点:南唐;突出五代时期的亮点,不用黑暗来定性;

景点:合乐图;韩熙载夜宴图;

学者:李晓;游彪;邓小南;

053:宋太祖+054澶渊之盟+055与士大夫共治天下+056王安石变法+057靖康之难+058宋金和战+059偏安东南+060东京梦华+061宋代新儒学+062宋代文化

旁白:两宋时期

亮点:泉州;没提积贫积弱

景点:汴绣;朱仙镇木板年画;清明上河园;岳阳楼;王安石纪念馆;岳王墓;

学者:李晓;邓小南;张希清;赵冬梅;刘浦江;李良学;包伟民;范国强;李勇先;游彪;程民生;郑永晓;

063:契丹兴起+064西辽建国+065完颜阿骨打+066金朝兴亡+067辽金文化+068西夏兴亡

旁白:辽金夏

亮点:西辽;契丹文字;

景点:金上京遗址;辽宁博物馆;独乐寺;大同善化寺;西夏王陵

学者:刘浦江;康鹏;关树东;贾丛江;钱伯泉;李桂芝;齐心;郭长海;郭黛媛;林鹄;史金波;白滨;

069:蒙古兴起+070忽必烈大帝+071两都巡幸+072八思巴+073海上丝绸之路+074马可波罗与中国+075元顺帝

旁白:蒙元时期

亮点:金莲川幕府;凉州会盟;海外贸易;北元;

景点:成吉思汗陵;元上都遗址;钓鱼城遗址;南海一号;

学者:张帆;刘晓;陈高华;魏坚;池开智;王岗;陈庆英;张云;李治安;叶新民

076:明太祖朱元璋+077永乐迁都+078郑和下西洋+079内阁制度+080土木堡之变+081王阳明心学+082海疆互市+083张居正改革+084耶稣会士来华+085江南市镇+086白银资本+087崇祯帝

旁白:明朝时期

亮点:晚明

景点:凤阳明皇陵;凤画;杨柳青年画;北京故宫;于谦墓;俺答汗;南浔古镇;

学者:商传;陈梧桐;毛佩琦;王子林;李燮平;范金民;张宪博;杜维明;陈时龙;彭勇;曹永年;赵现海;林金水;汤开建;王家范;朱小田;万明;李国平;周卫荣;

088:入主中原+089王朝的稳固+090收复台湾+091统一大业+092军机处+093摊丁入亩+094文治与文字狱+095被动的自强+096鸦片战争+097太平天国+098甲午战争+099微新与革命+100帝制的终结

旁白:清朝时期

亮点:多伦会盟;

景点: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鸡鸣驿;傅山;北京孔庙;对于一部普及中国历史的纪录片,我觉得这部纪录片的撰稿在历史严谨性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每个国家都会或多或少褒奖自己的历史,欧洲人也是。对于人类起源,东非单一起源学说现在还别当成是绝对的真理,它只是目前受认可的学说而已,我想大概终其人类一生也对于人类起源大概没法说清楚,而这部纪录片对许多国际不同的学说方面,都介绍了,比如人类起源、夏朝存在说及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至于该相信哪个,留给观众自己去选择吧!

在我看来,别说百万年前的事情,就近代一百年内的历史也大多扑朔迷离!原因很简单,真正的历史没几人知道,知道真相的人要么不说,即使说出来外人也难辨真假,能知道的也就是前人的记载和留下来的口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看所谓历史,大概多是帝王将相史,在我而言,帝王将相史除了人名和时间是对的,其他事都没有完全可靠的东西,非历史学者的老百姓读史就当是一件乐事,帝王将相史也就是了解一个国家大体的发展时间轨,我更感兴趣的是在这条轨道上发展起来的灿烂的生活和文化,那些唐诗宋词元曲,倒大多都是真的,美的。歪个楼,建议看傅乐成或许倬云的中国通史图书入门。

1,

《中国通史》傅乐成版本。以下摘自网络:

各种版本的通史著作,为什么选择傅乐成版《中国通史》(上下册)?

各种通史版本进行对比

史学界认为,20世纪写作的中国通史主要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和范文澜的长部头《中国通史简编》,张荫麟未全部完成的《中国史纲》。但这几部通史,对于一般的史学爱好者都不够通俗晓畅,读起来有些难度。

然而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上下册)无论内容、质量和篇幅,都有突出的价值和地位,在台湾史学界影响颇大。该部史著文笔俱佳,学、才、识足备。书成之后,在学术圈里影响巨大,既是史学爱好者的案头书,也是大学的常用教材,甚至史学研究者也能从中得到教益。

三、《中国通史》(上下册)获得学界、著名史学家们一致好评、赞誉如潮

历史学家黄仁宇求助本书——在研究中国历史遇到诸如“辽金关系之改变”、“金国侵宋的原因”等问题搞不清时,就去读傅乐成的《中国通史》。

史学家许倬云为本书写序——盛赞《中国通史》堪比钱穆《国史大纲》。

日本史学界评价傅乐成——“为一不可忽视的史学家。”

2许倬云的《万古江河》、《说中国》

葛兆光: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学者:黄一农;潘振平;朱诚如;李治亭;杨珍;阎崇年;吴伯娅;马大正;成崇德;李国荣;郭松义;杨艳秋;陈晓华;袁立泽;陈连营;雷颐;张鸣;马勇;鱼宏亮;陈悦;王开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