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第二次反清高潮(2 / 2)

加入书签

众人一听,议论纷纷,纷纷说出诸多不利因素。

流寇盘踞四(川)数年,前年虽将其驱逐出省城,但去年初清军入川烧杀抢掠,很多地方人丁稀少,经济凋敝。

过去李占春于大海各霸一方,在地方作威作福,劫掠百姓,今年初平定其叛乱,但地方经济仍然破败不堪。

义勇军虽然号称有三个支队水军,一个协骑兵,12镇步兵,但根本没有满编,很多补兵镇多为两个主力团(标),另有一定数量补充标。

.......

杨轩默默听着,不是转身盯着眼前地图道:“严尚书,我军遵守圣旨出征,即便一路势如破竹,兵临武昌城下,逼迫清军退兵,但结局不外乎如下几种:

在四(川),由于我军主力东征,留在川内的必然是一些老弱残兵,看到我军东征之后,云楠的孙可望、李定国,关中的吴三桂必然尽起精锐入川,如此后方基地肯定保不住了。

那看看湖广战事,我军即便百战百胜,长驱直入逼近武昌,其效果也要看金声桓、堵胤锡、何腾蛟等人能否挺得到那个时候啊。

如果金声桓、堵胤锡、何腾蛟不能挺过那个时候,我义勇军将陷入敌军合围之中,如此定然全军覆灭。

如果金声桓、堵胤锡、何腾蛟能够挺到义勇军逼近武昌之际,如此清军必然北撤,我义勇军也将陷入清军合围之中,稍稍有点变化的时候有赖金声桓是否率部前来救援,何腾蛟、堵胤锡是否前来救援?

金声桓、何腾蛟、堵胤锡即便有心来援,还要看对方有没有这个实力?

严起恒站起来,脸色严峻道:“杨轩,老夫知道你本来见死不救,但不要找这么多借口啊。”

杨轩笑道:“俗话说庙算多者胜,大军出动关乎国运,如果明知道没有胜算还强行出征,那是愚忠。

轩死不足惜,轩的名声不足惜,但如果要我断送汉家几百年国运,恕难从命。”

严起恒冷笑道:“抗旨不遵,还有道理?”

见严起恒公开侮辱侯爷,周围众将颇为愤怒,一个个大骂不已。

钱邦芑满脸忧色,跪下道:“侯爷,严尚书代替皇帝传达圣旨,我等执行虽然颇有困难,但还望侯爷看在大家共同抗击鞑子的情分上,想办法扭转前方形势啊。”

杨轩想了想,突然起身将钱邦芑扶起道:“按察使老臣谋国,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真的是我等学习楷模啊。

钱监军,各位将领,本候说不倾巢而出救援湖光、江(西),而不是坐视不管,不救援啊?”

众人眼睛一亮,纷纷齐声追问。

杨轩笑了笑,片刻有了主意:

让冉麟代写奏疏,请求朝廷委任为云贵川陕甘湖广六省总督,以率领义勇军东征北伐,与鞑子决一死战。

委任第10镇副将冯有庆为东征开路先锋官,会同第7镇靳统武一道率领所部兵出三峡,控制夔州府,逼近荆州。

令第8镇总兵贺珍为北伐开路先锋官,率领所部控制郧阳,逼近襄阳。

而杨轩则以云贵川陕甘湖广六省总督名义坐镇中路,待兵马粮草齐备之后,再出师东征。

众人一听士气大旺,看来大人不会真的坐视其他明军覆灭而不顾。

兵部尚书严起恒看出其中问题,急切问道:“侯爷,如此虽然能够牵制一二,但如果旷日持久,恐为鞑子所察啊。”

杨轩笑了笑:“本候会令冯有庆、贺珍等人会假戏真做,打出威风打出气势,会让鞑子感觉畏惧。

只要我义勇军实力犹在,威胁犹在,如此清军即便发觉有诈,要想改变战术防范定然难上加难。

只要一年半载的,只要我能平定流寇,解决后方隐患,随时可以率部出征。”

严起恒没有办法,只得应允。

而周围众将也显得兴高采烈,一个个说侯爷足智多谋,不但声明大义,而且还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