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北京之旅2(2 / 2)

加入书签

同行的人对展厅内的剪纸低声品头论足,“这一幅宋氏剪纸《鹤魂》采用桦树皮材料以及剪纸元素,朝阳、云卷、青松、梅花、莲藕等,生动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的发现,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由心而生,因剪而活。不错,非常不错。”

“·····”

宋清秋认真听着众人的评价,便于及时改进。

从美术馆里出来,已是傍晚,微风中飘散着那带着凉意的雨丝,细细的雨点落在身上,宋清秋顿感凉爽。

等车的时候,雨突然大了起来,从美术馆里陆陆续续出来的众人一哄而散,各自寻找避雨的地方。

宋清秋的手伸向包里摸索半天,没带伞。

何明远脱下西服外套,然后举在头顶,一起在下面躲雨。

这时一辆夏利面的驶过来,不少人蜂拥而上,钻进车里,车满快速离开。

在这等下去,肯定打不到车子。

何明远拉着宋清秋在雨中顶着衣服奔跑了一段距离,一辆皇冠

面驶过来降下车速,面的司机摇下车窗,冲外他们大喊,“搭车吗?我的车恰好还能坐两人。”

宋清秋和何明远上了车,询问怎么收费?

“每公里三块。”

何明远立即抱上宾馆的名字,幸运的是同车的人都顺路。

司机踩下油门,车子飞驰在路上。

属他们的路程最远,行驶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宾馆门口。

何明远付了钱,与宋清秋一前一后下了车。

一进房间,何明远立马脱下身上湿哒哒的白衬衣,那明亮的六块腹肌实在令人目不转睛。

他缓缓靠近她,“我这几天没跑步锻炼,是不是胖了?”

宋清秋扶额,他矫健有力的肌肉都当作搓衣板在在上面洗衣服了。

“这都算是胖,猪得跳墙。”

何明远拉过她的小手,“我后背痒,帮我挠挠。”

就是你事多!

宋清秋没好气地在他后背抓了抓,只听他说,“肩膀左边点。”

她又用手挠了几下,见他没完没了,让他学小猪蹭树,自己解决。

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玻璃窗,透过窗子不远处烟筒里冒起炊烟。

“这里的人烧煤球,煤球都是自己制作。”他拉着她,聊着如何自制制作煤球,然后又研究起生炉子、掏炉膛·····

宋清秋腰酸得要命,用力推开他,摆脱他的纠缠,趴在床上,看着今天的笔记。

夜深,雨大,她涨奶涨得厉害,勾起心中最深的牵挂,无尽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不由得落泪。

何明远好脾

气地轻声哄着,“儿子有咱妈看着,肯定好好的。再有几天,咱们就回去了。”

“现在奶下来了,他又没法吃。”宋清秋哽咽着,怕堵塞引发炎症,只能挤出来扔掉。

何明远帮她按摩排空,但渐渐地,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她疲惫地睡着了。

天不亮,两人不约而同地醒来。

雨不知何时停了。

推开窗,空气很湿润。

宋清秋换了一身运动服,跟何明远没来得及吃饭,便赶去潘家园。

孙毅临时有事并没有陪同前往,两人一路打听去的。

这里很荒凉,人们无论在哪里交易东西,都是拿在手里,或者包里交易。来这里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手电筒,寻找着自己心仪的东西。

宋清秋也不例外,在偏僻的角落里,寻到一本传统刺绣雕刻图样。纸张发黄不堪,图样薄薄的十几页,没有封面明显少页,但刺绣雕刻图案精美,采用古法浮雕工艺,清晰可见。

她依稀记得,金漆木雕与潮州刺绣有异曲同工之妙,多层镂雕工艺与金绣垫高技艺如出一辙,充分体现出传统工艺间的相互借鉴与影响。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三十八块的价格买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