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计算机之父(第三更,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当然,楚泽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面包才来到这里,面包只是促使他离开欧洲来到这片土地的一个因素,而真正驱使他来到这里的,是对方的承诺。

“你可以获得优先的资源,继续从事你的研究!”

这是楚泽来到这里的原因,因为即便是在德国,他的研究也从来没有被重视过,即使是在德国的航空试验室里,他也只是一个人在工作,顶多就是有两个助手协助他建造而已。

和很多工程师一样,楚泽和家人一同住进了山打根西南的云海高原,1500米左右的海拔,让这里全年气温都只有二十二三度,这里不仅山峦重叠,林木苍翠,还有广袤连片的高山草甸。

这片面积300平方公里的高原,就是李毅安规划中的科学城,规划中的科学城的中心地区作为“研究学园地区”,有计划地布置实验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商业和服务设施、住宅等,而且婆罗洲的最高学府,南洋大学也设立在这里,为的是就近利用研究机构的智力。

两天后,在12月的最后一周,楚泽就随同助理张天奇,一同来到了他的试验室,试验室就设立在南洋大学内,虽然南洋大学还没有招生,但事实上,已经有多达3000名研究生跟随着导师从事各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生都是毕业自国内的大学,有一多半都出身于盟军特遣队,现在,他们脱下了军装,跟随着那些德裔学者科学家学习。

或许,婆罗洲现在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供那些德国科学家发挥他们的长处,但是他们却可以在教育一展所学,也算是人尽其用。

不过,对于工程师出身的楚泽来说,他无疑是有些陌生的。

一进入试验室,看着面前的十几名年青的学生,有些茫然的问道。

“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楚泽先生,和您在德国的工作一样,继续从事你的研究,当然,并不仅仅只是把它制造出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伱的理论,毕竟,缺乏理论基础是走不了多远的。”

作他的助理,毕业国内大学的张天奇学习的是数学。而现在他将会协助楚泽继续进行计算机的研究。

“楚泽先生,你曾经为德国航空实验室建造过计算机器,你可以在这里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当然,并不仅仅只是你一个人孤军奋战,你将会得到我们所有人的协助,作为你的学生,当然,也是你的同事。”

面对着试验室里的这些青年,楚泽并不知道,这些人中有学习数学的,有学习物理学、电子学的,他们或许年青,但绝对是一群非常优秀的青年学者,仅仅只是这样的团队,都是他不曾拥有过的,毕竟,过去他一直都是在单打独斗,即使是在德国航空试验室,也就是给他划拨了一万多马克的经费,然后自己动手,手搓计算机了。其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已经接连手搓了V1、V2、V3三台计算机,从V1的电动机械式的,到采用600多个继电器的V2,再到采用2000多个继器的V3计算机。几乎都是他独立手搓的。

现在,突然拥有一群助手的楚泽,内心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毕竟,助手的存在可以帮助他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几乎是下意识的,楚泽就说道。

“好的,先生们,那就让我们开始工作吧,也许……”

看着试验室里的助手们,楚泽显得有些激动。

“不,我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可以复制出V3计算机,很可惜,它被我留在了德国,,它是一台基于二进制浮点数和交换系统的计算机,它采用2000多个电磁继电器……它每秒可以进行3~4次加法运算,而且可以在5秒钟之内完成一次乘法运算。”

简单的介绍过自己的发明之后,楚泽想了想说道。

“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用电子真空管替代电磁继电器,只是电子真空管太过昂贵了,但我相信用它我可以设计出比V3更先进的计算机……”

说出这番话之后,楚泽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激动了。

电子真空管……那可是非常贵的,尽管他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这种想法,但是……钱。

钱真的可以决定一切。

“当然了,考虑到成本的关系,我们可以继续用继电器,毕竟,它的价格更低,”

尽管楚泽的有些无奈,但是还是想到了自己的这个构想,在德国遭到其他人拒绝的时候,退而求其次居其次的选择。

“其实继电器也是挺不错的,它非常的可靠。”

“先生,大概需要多少电子管?”

张天奇直接问道。

“需要多少经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