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加速,加速!(第四更,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面对保罗的回答,李毅安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他真的非常渴望跃进一下嘛。

“这个嘛……”

沉思片刻,想到后世工业园区的运行模式,李毅安说道。

“我们可不可以先建工厂?对,就是先把工厂的厂房建起来,大多数工厂的厂房,其实是通用的,只要厂房建好了,剩下的就是设备安装了,至于设备,我们在北非还有几万台设备,而且等日本投降后,还可以到日本去拆,这样的话建工厂与设备的拆迁运输都可以同时进行,这样的话,应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后世工业园区是什么模式?

不就是先建厂房嘛,先把厂房建起来,然后再招商,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在现有厂房里安装设备,从而节省了许多基建时间。

随后,李毅安又继续说道。

“当然了,有些专业性的大工厂,比如冶金、水泥之类的企业,肯定还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专业厂房,我们也可以先根据工厂的类形,开始先期工厂,这些工厂的主体都差不多,也可以先完成大部分基础建设,等到设备到来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嘛……”

随后,李毅安又解释道。

“现在战争即将结束,在战争结束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搞经济了,如果我们的工厂能够提前一个月建成,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一个月进入市场,这个市场并不仅仅只是婆罗洲的,而是整个世界的,所以,我希望能够提前一些,问题是,如何把这817个工业项目,统筹有序的推进!”

817个工业项目中重点项目有179个,从数量上比唐山一五计划要多,多出来的是什么?只是一些重点民生项目,毕竟,现在婆罗洲只有一座纺织厂,总不能连布都要依赖进口吧。

事实上,重工业项目比一五计划要少,比如没有重型拖拉机厂,没有坦克工厂,这些项目被放到了长期规划之中,因为婆罗洲并没有太过迫切的国防需求。

但是规划中的造船厂却有两家,而且规模极大,相比于坦克,远洋商船对婆罗洲更重要,那怕是战争结束之后,会有采购大量的自由轮,婆罗洲也必须要建立起庞大的造船工业,这是一个海岛国家的必然,这就是因地制宜。

至于坦克……反而真的很不重要。

这些德国的专家们都因地制宜的制定了建设方案,当然李毅安也参与到其中,指导一下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就是“贸易立国”,就是对外贸易。

思索片刻,保罗说道。

“这需要重新调整计划,我们必须要列入提前的项目,尽可能的把整体规划变成递进式的实施,嗯,就是基础性的项目先行开展,一部分项目到年底或者明年推行,我们恐怕只能做到这么多!”

作为曾经主管德国四年计划的主管,保罗非常清楚什么是领袖的意志,而他所需要的就是必须实现领袖的意志,这关系到是否能够获得领袖的信任。

“但是我会尽可能的推进这一切。”

“嗯,很好!”

李毅安说到。

“那就这么干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