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电子计算机的时代(第三更,求(2 / 2)

加入书签

其实楚泽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他同样擅长经营,在另一个世界,他创办的楚泽电子计算机公司,曾经一度发展为数千员工的企业,销售了近300台各类计算机。直到后来公司被西门子公司收购。

很快楚泽电子计算机公司就挂牌成立了,在多个工程部门采购计算机的同时,南洋大学也成立了自己的电子计算机项目组,至于永宁大学则直接成立了十字星电子计算机公司。

什么是风口?

对于48年的南洋来说,电子计算机似乎就是风口,在新的计算机没有造出来之前,许多工程领域工程师们甚至排着队在太平大学进行工程数据的计算,而楚泽发明这种可编程的二进制电子计算机,因其编程的简单、具有异常处理能力的强大算术单元,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工程界的工程师们无不是争先恐后的利用这一最先进的人类科学,以摆脱工程领域最繁琐的同样也是最耗费时间的数学计算,一开始的时候,这似乎是电子计算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但这只是似乎而已,得益于Z5计算强大且可编程的特性,很快研究人员就开始研究电子计算机在其它领域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就是在这样不断尝试之中不断的扩大,并最终一点点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而宛如奇迹般的Z5电子计算器同样也让外界注意到了“晶体管”这种划时代的电子元器件。而几乎与此同时,由李毅安提出的三层结构的新型晶体管模型,自然而然的也受到了外界的关注,毕竟,这是一位国王提出来的的晶体管模型,甚至就连同“晶体管”这个词汇都是他提出来的。

只不过,虽然理论提了出来,而且专利也申请了,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把它制造出来,正如同历史上肖克利面对的困境一样,李毅安的这个“发明”也被认为是不现实的,不切实际的,甚至在欧美科学界有人用“国王的突发奇想”来形容三层结构的新型晶体管。

总之一句话,没有人相信一个国王会是一名物理学家,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研究出新型的晶体管结构,人们仍然沉迷于点接触式晶体管所显示出来的优越性中。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们对贵族们的印象根深蒂固的,甚至在他们看来,贵族嘛,吃喝玩乐还行,至于想要在其它科学领域取得成就,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不仅如此,甚至有人将这当成了一个笑话,或许在南洋,没有人会把这当成笑话,但是在欧美,却有一些科学家将这视为一个笑话,这天,袁家骝是怒气冲冲回的家,他一回到家,妻子就发现他似乎非常生气了,还不等她询问。

“歧视!”

袁家骝大声嚷喊道。

“他们骨子里歧视我们中国人!太平大学发明的晶体管,是德国人的南洋大学制造出了晶体管计算机,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还是德国人主持的,但是……致远,他的研究结果,在很多人眼里,不过只是“皇帝的游戏”,是骗人的玩意,因为没有办法实现的它……”

看着丈夫怒气冲冲的模样,吴健雄问道。

“你是为致远打抱不平吗?”

袁家骝点了点,说道。

“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致远在物理学上的造诣非常高,他……”

顿了顿,袁家骝说道。

“如果他愿意从事物理学研究,甚至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丈夫对李毅安的推崇,吴健雄是非常认同的,在她受伤期间,曾经和李毅安一同讨论过物理问题,李毅安曾经提出过一些非常新意的观点,确实像袁家骝说的那样,如果他愿意继续深入研究下去,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只可惜,作为国王以及总统,他现在大多数时间都已经被繁琐的事务所牵绊,其实在美国也是如此,如果一名物理学家成为学院或者研究所主管,那么科研成果就会直线下降。

“所以呢?”

看着愤愤不平的丈夫,吴健雄问道。

“我……”

抬头看着妻子,袁家骝认真道。

“我,我想去南洋,你觉得怎么样?”

看着满面期待的袁家骝,吴健雄答的倒也是非常爽快。

“行啊,那伱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去南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