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陈老板的蓝海(第二更,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其实这就是南洋,南洋的公屋制度是承托这个国家“居者有其屋”的愿景。让千百万一穷二白的唐山移民,能够住条件良好的房子里,而不是居住在贫民窟和棚户区。

甚至现在南洋的公屋也成为了“南洋式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电影、杂志甚至小说之中,那些别致的两层小洋楼,就是南洋人的生活,而且南洋的官方也卖力的向外界炫耀南洋社会的繁荣,并宣称每一个南洋家庭,都会住进那些别致的小洋楼里。

而这种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另一个收获——即便是那些曾经有些激进的青年到了南洋之后,也会迅速融入其中,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正是他们追求的社会。

虽然南洋式的生活一直都是南洋最骄傲且最是卖力炫耀的,也是对抗其它风潮的资本。但是却给很多富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比如,豪宅的数量稀缺不说,而且还无法雇佣佣人。

其实,南洋官方早就知道到了这些问题,之所以没有着手去处理,说白了,就是通过人为调整的方式,消除表面上的贫富差距离。甚至就连同那些售价几千元的私人住宅,从表面上看起来也和公屋没有多大的差别。

而且因为富人需要负担高房租,且只能租住公寓楼,甚至有人称南洋是在“劫富济贫”,这自然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毕竟,“劫富济贫”嘛,大家都喜欢。

其实,让富人住公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佣人挤占劳动力。没有足够的房间,富人自然也就不能雇佣佣人,从而保证人力可以尽可能的投入到劳动市场上。

“可真奇了怪了,居然没有人投资盖房子。”

在回家的路上,陈良这位在沪市搜刮了大笔财富的末代市长,心这么寻思着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自言自语道。

“这可不就是市场嘛,逃到南洋的富人可不少啊,他们和自己一样,肯定也想住大房子,过着和过去一样的日子啊!”

想到这么大的商机,陈良激动的简直不能自己。

“要是抓住这个机会的话,那咱可就发达了!”

激动不已的陈良,并因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乘公共汽车,去了另一个小区。很快他就到了一栋房门前,接连敲了敲门。

门刚一打开,陈良就激动的说道。

“孙秘书,我有一个主意,”

不等孙秘书开口,陈良就走进房间,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打算投资房地产,专门盖供有钱人住的别墅,现在来南洋的移民们里有不少都是有钱人,肯定会有不少人愿意买豪华别墅的……”

听着市长,不对现在应该是叫老板了。听着老板激动的讲述着他眼里的大生意。

孙一凡一直都没有说话,他曾是老板的秘书和老板一起来到了南洋,虽然在这里这他政法大学的毕业证。只要愿意就可以找到一份工作。

但是孙一凡一直跟着老板,现在也是靠着老板给他发薪水。这一点上来说老板还是非常厚道的。

把他和全家人都带到了南洋,而且还必须给他发着薪水。

“孙秘书,你看我的这个想法怎么样?这个可是一个大生意,南洋的有钱人这么多,想住大别墅的肯定不仅仅只有我自己,只要抓住这个机会,你我到时候,肯定是能够挣一大笔钱的,还能成为地产大亨。”

当然这个房地产大亨肯定指的是自己了,至于孙秘书……还是孙秘书。

孙一凡想了想,提醒到。

“你要知道这个地方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这个生意要是好干的话,恐怕早就有人干了,为什么一直没人干呢?”

虽然并不清楚为什么没人干这个生意,但是孙一凡还是意识到了这件事儿并不简单,他的提醒让陈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

“孙秘书你提醒的对。这件事儿肯定没有我说的那么简单。不过,肯定有搞头。”

来来回回的在房间里度着步子,想了想,陈良又对孙一凡说道。

“没有,你先去查一下,调查一下,为什么没有人做这个买卖,然后咱们再想办法。无论如何,这个生意咱们是做定了!”

说话的时候,陈良有些激动的搓了一下手。这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一个词——蓝海!

可不就是南洋的报纸上经常提到的那个“蓝海”嘛。

发达的机会就在眼前,可一定要抓住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